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便于向存储箱内罐液,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盖,加强密封,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膜和密封膜,进一步加强密封和隔热效果,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上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螺旋搅拌轴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搅拌轴接触箱体的一端连接,对干膜润滑剂进行搅拌,所述箱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阀门,便于液体流出,同时有保证密封性,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便于存储箱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料存储
,具体是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干膜润滑剂是一种液态特种润滑剂,内含的固体润滑剂和特殊溶剂油均匀散布于不可燃溶剂中。使用后,会形成一薄层类脂状白色半透明润滑薄膜,低负荷润滑剂适用于潮湿及粉尘环境。干性保护膜可以抵抗灰尘和泥土,使设备运转时保持清洁,并且不会滴落或聚集而造成污染。干膜润滑剂干燥后会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润滑薄膜,具有高清洁性、低扭矩润滑、消音、防静电、不淅油的特性,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油性润滑剂的扩散、污染等问题。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相机、光学产品、精密仪器、汽车附件等产品的塑胶、金属、橡胶部件上,干膜润滑剂在存储过程中要注意阴凉通风,因成分比重不一致,有分层,必须充分摇晃或搅拌均匀再使用,使用后应快速密封保存,以免介质挥发,在一些小体积的存储装置中可以通过手摇或者用手搅拌来实现搅拌均匀,但是干膜润滑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批量生产作业当中,存储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手摇难以实现,用手搅拌耗费人工,且难以搅拌均匀,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干膜润滑剂的挥发,使得润滑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膜和密封膜,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上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螺旋搅拌轴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搅拌轴接触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连接板、防护壳、转轴和转轮,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个角上,所述防护壳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且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轮位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转轴由一个连接板的外侧依次穿过防护壳和转轮延伸至连接板的另一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轮组件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的底端四个角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的靠外的侧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接近转轮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固定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柱的远离转轮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口远离箱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与进液口之间为螺纹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有电机和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上包括有螺旋叶片,可以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对分层的干膜润滑剂进行搅拌,相比于手动搅拌和晃动搅拌,搅拌效率更高,且搅拌效果更好,同时节省人力成本,本技术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膜和密封膜,保证存储箱的密封性,防止干膜润滑剂的挥发,影响润滑效果,本技术在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和密封盖,便于干膜润滑剂灌装进存储箱内,同时本技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阀门,在使用时可以不用打开开密封盖,直接打开阀门使得干膜润滑液直接从出液口流出,进一步提高使用时存储箱的密封性,避免使用过程中不断开启密封盖导致的干膜润滑剂的挥发,本技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便于存储箱的移动和固定,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储箱;2、箱体;3、进液口;4、密封盖;5、隔热膜;6、密封膜;7、螺旋搅拌轴;8、旋转叶片;9、密封轴承;10、电机;11、出液口;12、阀门;13、连接板;14、防护壳;15、转轴;16、转轮;17、螺纹孔;18、螺纹柱;19、防滑固定塞;20、转动把手;21、防滑纹;22、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包括存储箱1,所述存储箱1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进液口3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膜5和密封膜6,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轴7,所述螺旋搅拌轴7上设置有旋转叶片8,所述螺旋搅拌轴7与箱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9,所述箱体2的外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搅拌轴7接触箱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2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设置有阀门12,所述箱体2的底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连接板13、防护壳14、转轴15和转轮16,所述连接板13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个角上,所述防护壳14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3的中间,且与所述连接板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轮16位于防护壳14的内部,所述转轴15由一个连接板13的外侧依次穿过防护壳14和转轮16延伸至连接板13的另一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轮组件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2的底端四个角上,可以使得存储箱1移动和固定更加稳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14的靠外的侧端设置有螺纹孔17,所述螺纹孔17内设置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接近转轮16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固定塞19,可以对转轮16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存储箱1的固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柱18的远离转轮1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20,便于螺纹柱18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把手20上设置有防滑纹21,防止拧动转动把手20时打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11远离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22,便于出液口11与外部取液设备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4与进液口3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拆卸。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箱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膜5和密封膜6,保证存储箱1的密封性和耐热性,防止干膜润滑剂的挥发,影响润滑效果,使用时,启动电机10,通过电机10带动螺旋搅拌轴7转动,从而使得旋转叶片8对分层的干膜润滑剂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拧开阀门12进行取液,当需要与外部取液设备连接时,通过连接法兰22与外部设备连接固定,当搅拌均匀后,打开阀门12,通过外部取液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包括存储箱(1),所述存储箱(1)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进液口(3)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膜(5)和密封膜(6),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轴(7),所述螺旋搅拌轴(7)上设置有旋转叶片(8),所述螺旋搅拌轴(7)与箱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9),所述箱体(2)的外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搅拌轴(7)接触箱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2)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设置有阀门(12),所述箱体(2)的底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连接板(13)、防护壳(14)、转轴(15)和转轮(16),所述连接板(13)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个角上,所述防护壳(14)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3)的中间,且与所述连接板(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轮(16)位于防护壳(14)的内部,所述转轴(15)由一个连接板(13)的外侧依次穿过防护壳(14)和转轮(16)延伸至连接板(13)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膜润滑原料储存装置,包括存储箱(1),所述存储箱(1)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进液口(3)上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膜(5)和密封膜(6),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轴(7),所述螺旋搅拌轴(7)上设置有旋转叶片(8),所述螺旋搅拌轴(7)与箱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9),所述箱体(2)的外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搅拌轴(7)接触箱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2)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设置有阀门(12),所述箱体(2)的底端设置有转向轮组件,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连接板(13)、防护壳(14)、转轴(15)和转轮(16),所述连接板(13)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个角上,所述防护壳(14)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3)的中间,且与所述连接板(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轮(16)位于防护壳(14)的内部,所述转轴(15)由一个连接板(13)的外侧依次穿过防护壳(14)和转轮(16)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水峰,汪鸿涛,许新花,李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