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胜喜专利>正文

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18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涉及茶叶保鲜技术领域。包括呈柱状结构的箱体和位于箱体顶部设置的盖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放置腔和装配腔,且述放置腔和装配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放置腔的顶部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放置腔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中空结构的锥形筒,所述隔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冷气输出管,且冷气管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冷气喷嘴,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蓄电池和制冷器,且制冷器的出气端和冷气输出管的底部通过导冷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对鲜茶叶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冷藏保鲜处理,保证了鲜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作为人们常用的饮品之一,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具有保健和助消化等功能,常被人们在饭后饮用。茶叶采摘后会由茶农倒入运输箱或者运输袋中运输下山最后进入茶厂进行加工。刚采摘的鲜茶叶具有较高的湿度,要及时运送到加工地点,以保持鲜叶状态,由于茶叶种植地和茶叶加工厂相隔较远,鲜茶叶采摘下来后还会进行呼吸作用,如果运输的时候,茶叶堆积较厚,内部的茶叶无法进行散热,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内部热量积聚,会造成堆积在内部的茶叶变质甚至腐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对鲜茶叶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进行冷藏保鲜处理,保证了鲜茶叶的质量。(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包括呈柱状结构的箱体(1)和位于箱体(1)顶部设置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放置腔(100)和装配腔(200),且所述放置腔(100)和装配腔(200)之间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安装在位于箱体(1)两侧内壁设置的第二卡槽(14)内,所述放置腔(100)的顶部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5)和氧气浓度传感器(6),所述放置腔(100)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中空结构的锥形筒(7),且锥形筒(7)的底部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环形翻边(25),所述环形翻边(25)安装在位于箱体(1)两侧内壁设置的第一卡槽(8)内,所述锥形筒(7)的顶部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茶叶保鲜运输装置,包括呈柱状结构的箱体(1)和位于箱体(1)顶部设置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放置腔(100)和装配腔(200),且所述放置腔(100)和装配腔(200)之间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安装在位于箱体(1)两侧内壁设置的第二卡槽(14)内,所述放置腔(100)的顶部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5)和氧气浓度传感器(6),所述放置腔(100)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中空结构的锥形筒(7),且锥形筒(7)的底部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环形翻边(25),所述环形翻边(25)安装在位于箱体(1)两侧内壁设置的第一卡槽(8)内,所述锥形筒(7)的顶部形成有上中心孔(9),所述锥形筒(7)的底部形成有下中心孔(10),且下中心孔(10)大于上中心孔(9),所述隔板(13)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卡槽(21),所述环形卡槽(21)上卡接有柱状结构的通风管(20),且通风管(20)穿过所有上中心孔(9)和下中心孔(10),所述通风管(20)内设置有冷气输出管(18),且冷气管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冷气喷嘴(19),所述装配腔(200)内设置有蓄电池(15)和制冷器(16),且制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胜喜
申请(专利权)人:秦胜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