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ogo自动贴附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包括模切机架,模切机架上安装有模切刀座,模切刀座上安装有底辊和胶辊,底辊和胶辊之间形成压合输送的空间;模切机架上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和若干第二输送辊,第一输送辊上安装有泡棉卷,第二输送辊上分别安装有logo纸卷,logo纸卷上的logo纸通过第一限位辊和导向辊分离为衬纸和logo贴纸,衬纸缠绕于废料收集辊上,logo贴纸通过第二限位辊输入至底辊和胶辊之间,泡棉卷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也输入至底辊与胶辊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圆刀模切机上生产的电极片大都不带有公司的logo,需要在电极片单品上手动贴上公司的logo,由此造成工作量大,浪费公司人力和财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logo自动贴附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
技术介绍
电极片种类繁多,包括一次性按摩电极片、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一次性导电电极片、一次性自粘式电极片、一次性粘胶电极片、一次性无纺布电极片、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一次性医用电极片、一次性硅胶电极片、一次性发热电极片等,电极片按照外观形状可以分为方形、圆形、纽扣形等。电极片因其工艺的要求,目前大都采用圆刀模切机进行生产,通过圆刀模切机生产的电极片具有成品率高、生产质量稳定等优点,此外,电极片在出厂之前,大都在电极片上粘贴上公司的logo,以便于辨识,但是目前圆刀模切机上生产的电极片大都不带有公司的logo,需要在电极片单品生产完成之后,通过人工手动贴上公司的logo,由于电极片单品较小,且需求量较大,因此,手动贴附公司logo工作量大,且浪费公司人力和财力。因此,开发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以解决目前圆刀模切机上生产的电极片大都不带有公司的logo,需要在电极片单品上手动贴上公司的logo,由此造成工作量大,浪费公司人力和财力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包括模切机架,所述模切机架上安装有模切刀座,所述模切刀座上转动安装有底辊和胶辊,所述底辊和胶辊之间形成压合输送的空间;所述模切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和若干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安装有电极片生产用泡棉卷,若干所述第二输送辊上分别安装有logo纸卷,所述logo纸卷上的logo纸通过第一限位辊和导向辊分离为衬纸和logo贴纸,所述衬纸分别缠绕于废料收集辊上,所述logo贴纸通过第二限位辊输入至所述底辊和所述胶辊之间,所述泡棉卷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也输入至底辊与胶辊之间,且所述logo贴纸位于泡棉的底部。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限位辊与所述第三限位辊均通过连接调节机构安装于模切刀座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限位辊和所述第三限位辊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调整块上,所述调整块分别转动安装于连接柱上,并通过所述调整块上设置的锁紧螺栓固定,所述连接柱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模切刀座两侧的立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限位辊上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环,一对所述第一限位环之间形成限位泡棉的空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辊和所述第二限位辊上分别至少设有一对第二限位环,一对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形成限位所述logo贴纸的空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辊位于所述导向辊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辊和所述导向辊均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撑轴上,所述第二支撑轴靠近所述模切机架上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模切机架的安装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废料收集辊均采用膨胀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辊和导向辊将logo纸分离为衬纸和logo贴纸,衬纸通过废料收集辊收集,logo贴纸通过第二限位辊输入至底辊和胶辊之间,泡棉卷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与logo贴纸同步输入至底辊和胶辊之间,通过底辊与胶辊之间的缝隙进行压合输送,使logo贴纸贴附于泡棉上,之后一同进入后续的加工工序,无需生产完成之后手动贴附公司的logo,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公司的人力和财力;通过设置连接调节机构可以调整第二限位辊和第三限位辊的角度和位置,使第二限位辊对logo贴纸起到限位作用,第三限位辊对泡棉也起到限位作用,保证logo贴纸与泡棉贴合时的位置关系及精度;第三限位辊上设置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上均设置第二限位环,通过设置限位环对泡棉和logo贴纸起到了限位作用。综上,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圆刀模切机上生产的电极片大都不带有公司的logo,需要在电极片单品上手动贴上公司的logo,由此造成工作量大,浪费公司人力和财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连接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图中:1、模切机架,2、模切刀座,3、底辊,4、胶辊,5、第一输送辊,6、第二输送辊,7、泡棉卷,8、logo纸卷,9、第一限位辊,10、导向辊,11、衬纸,12、logo贴纸,13、废料收集辊,14、第二限位辊,15、第三限位辊,16、连接调节机构,1601、第一支撑轴,1602、调整块,1603、连接柱,17、第一限位环,18、第二限位环,19、第二支撑轴,20、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包括模切机架1,模切机架1上螺栓安装有模切刀座2,模切刀座2的底部与模切机架1之间设置有滑轨,便于调整模切刀座2的位置,模切刀座2上转动安装有底辊3和胶辊4,底辊3与电机驱动的驱动辊之间通过齿轮连接,底辊3与胶辊4之间也通过齿轮连接,底辊3和胶辊4之间形成压合、输送泡棉和logo贴纸12的空间;模切机架1上还安装有第一输送辊5和若干第二输送辊6,第一输送辊5和第二输送辊6均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第一输送辊5上安装有电极片生产用泡棉卷7,若干第二输送辊6上分别安装有logo纸卷8,logo纸卷8上的logo纸通过第一限位辊9和导向辊10分离为衬纸11和logo贴纸12,衬纸11分别缠绕于废料收集辊13上,logo贴纸12通过第二限位辊14输入至底辊3和胶辊4之间,泡棉卷7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15也输入至底辊3与胶辊4之间,且logo贴纸12位于泡棉的底部,通过底辊3与胶辊4之间形成的压合输送空间对泡棉和logo贴纸12进行压合贴附,之后一同进入后续的加工工序,无需生产完成之后手动贴附公司的logo,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公司的人力和财力;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辊6设置有两个,由此可以同时放置两个logo纸卷8,且两个第二输送辊6分别位于模切刀座2的底部,第一输送辊5设置有一个,位于模切机架1工序运行方向的首端位置,废料收集辊13设置有两个,可以分别收集logo纸分离出的衬纸11,其中一个废料收集辊13设置于第一输送辊5的底部,另一废料收集辊13设置于第二输送辊6的下游方向。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限位辊14与第三限位辊15均通过连接调节机构16安装于模切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机架,所述模切机架上安装有模切刀座,所述模切刀座上转动安装有底辊和胶辊,所述底辊和胶辊之间形成压合输送的空间;/n所述模切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和若干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安装有电极片生产用泡棉卷,若干所述第二输送辊上分别安装有logo纸卷,所述logo纸卷上的logo纸通过第一限位辊和导向辊分离为衬纸和logo贴纸,所述衬纸分别缠绕于废料收集辊上,所述logo贴纸通过第二限位辊输入至所述底辊和所述胶辊之间,所述泡棉卷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也输入至底辊与胶辊之间,且所述logo贴纸位于泡棉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机架,所述模切机架上安装有模切刀座,所述模切刀座上转动安装有底辊和胶辊,所述底辊和胶辊之间形成压合输送的空间;
所述模切机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和若干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安装有电极片生产用泡棉卷,若干所述第二输送辊上分别安装有logo纸卷,所述logo纸卷上的logo纸通过第一限位辊和导向辊分离为衬纸和logo贴纸,所述衬纸分别缠绕于废料收集辊上,所述logo贴纸通过第二限位辊输入至所述底辊和所述胶辊之间,所述泡棉卷上的泡棉通过第三限位辊也输入至底辊与胶辊之间,且所述logo贴纸位于泡棉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辊与所述第三限位辊均通过连接调节机构安装于模切刀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片生产用logo自动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限位辊和所述第三限位辊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调整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辉,赵长喜,王玉亮,宋信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