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140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包括分装罐和定量杯。分装罐的底部与定量杯的顶部通过灌装管路相连;分装罐的底部设置有分装罐底阀,顶部设置有分装罐呼吸口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内部安装有搅拌器;定量杯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感应器、反冲压缩空气入口、定量杯呼吸口和注射水入口,下方安装有出口阀和灌装头。如此设置,利用压缩空气将与水混匀的吸附剂压到定量杯内进行定量灌装,然后用注射水清洗定量杯及出口阀,再利用压缩空气反冲将罐底及灌装管路内的吸附剂压入分装罐,防止吸附剂在分装罐底部或灌装管路内沉积。该方案吸附剂颗粒不易破损,无菌无可见异物,能实现密度小于水的吸附剂颗粒的分装,且分装过程定量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血液净化吸附剂为吸附剂与水的混合物,灌装时要求微生物、内毒素均有严格控制,无可见异物,无微小颗粒。血液净化吸附剂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破损产生微小颗粒,因此灌装时无法采用机械灌装方式,多采用手动灌装。手动方式的优点是保证吸附剂颗粒不会破损、无微小颗粒;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长,且无法微生物、内毒素和可见异物等容易超标。现有的片剂无损分装,因为片剂直径在10mm左右远远大于吸附剂颗粒尺寸,所以包装方式不适用于直径在微米级的吸附剂灌装。现有的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技术有颗粒无损定量分装装置,可实现颗粒物的无损定量分装。优点是能保持颗粒的完整性,微生物、内毒素等有一定的控制。缺点是只能实现分装密度比水大的颗粒,且颗粒为树脂硬质颗粒,对于琼脂糖凝胶软质颗粒无法使用。通过加入注射水挤压出树脂颗粒的方式,罐装定量无法实现精确控制。因此,如何保持灌流器中吸附剂的灌装量基本一致并避免吸附剂颗粒破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将与水混匀的吸附剂压到定量杯内,达到一定体积后进行灌装,灌装结束后用注射水清洗定量杯及出口阀,压缩空气反冲将罐底的吸附剂压入分装罐防止吸附剂堵塞阀门及管路。完美解决吸附剂颗粒受外力截断容易破损产生微小颗粒的问题,实现了定量灌装;同时解决了容易污染微生物、内毒素、可见异物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包括:分装罐和定量杯,所述分装罐的底部与所述定量杯的顶部通过灌装管路相连;所述灌装管路上设置有分装罐底阀;所述分装罐的顶部开设有分装罐呼吸口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内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定量杯的入口端设置有反冲压缩空气入口、定量杯呼吸口、注射水入口以及连接前述三者与所述定量杯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定量杯的出口端设置有灌装头和控制所述灌装头与所述定量杯的连通状态的出口阀。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定量杯呼吸口以及注射水入口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与前述三者连通的汇合管路以及连接所述定量杯顶部与所述汇合管路的总管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分装罐呼吸口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与所述分装罐的顶部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的,在靠近所述第一管路的汇合管路上设置有疏水过滤器,用于阻止所述注射水入口处的水流入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总管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总管路与所述灌装管路通过三通管路与所述定量杯的顶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路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分装罐顶部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灌装头安装于所述出口阀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分装罐底阀设置在靠近所述分装罐底部的所述灌装管路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为桨式搅拌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利用压缩空气将与水混匀的吸附剂压到定量杯内进行定量灌装,然后用注射水清洗定量杯及出口阀,再利用压缩空气反冲将罐底的吸附剂压入分装罐,防止吸附剂在分装罐底部或灌装管路内沉积。如此设置,吸附剂颗粒不易破损,微生物、内毒素、可见异物等不易超标,能实现密度小于水的吸附剂颗粒的分装,且不局限于树脂硬质颗粒的分装,分装过程定量更加准确。(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反冲压缩空气入口、定量杯呼吸口和注射水入口通过连接管路与定量杯的顶部相连,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定量杯呼吸口以及注射水入口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与前述三者连通的汇合管路以及连接所述定量杯顶部与所述汇合管路的总管路。如此设置,使得灌装管路与反冲压缩空气入口直接相通,便于从反冲压缩空气入口通入压缩空气,从而将灌装管路中沉积的混合物反冲至分装罐内,防止吸附剂在分装罐底部或灌装管路内沉积,造成管路堵塞无法灌装和灌装量不准确的问题。(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在靠近所述第一管路的汇合管路上设置有疏水过滤器,从而在允许压缩空气通过反冲压缩空气入口进入定量杯内的情况下,阻止注射水入口处的水流入反冲压缩空气入口,有助于整个定量灌装过程的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分装罐;11-搅拌器;12-分装罐呼吸口;13-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4-分装罐底阀;15-灌装管路;20-定量杯;21-压力感应器;22-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3-定量杯呼吸口;24-注射水入口;25-疏水过滤器;26-出口阀;27-灌装头;28-总管路;29-三通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包括:分装罐10和定量杯20,所述分装罐10的底部与所述定量杯20的顶部通过灌装管路15相连;所述灌装管路15上设置有分装罐底阀14,且分装罐底阀14设置在靠近所述分装罐10底部的所述灌装管路15上。所述三通管路29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分装罐10顶部的高度。如此设置,便于对从分装罐10流入定量杯20内的吸附剂与水混合物的量进行控制,且有助于将灌装管路15中沉积的混合物反冲至分装罐10内,防止吸附剂在分装罐10底部或灌装管路11内沉积,造成管路堵塞无法灌装和灌装量不准确的问题。其中,所述分装罐10的顶部开设有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1。所述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与所述分装罐10的顶部之间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分别用于控制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的开启和关闭。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的控制阀开启时,向分装罐10内充入压缩空气,能够将分装罐10内的混合物挤压至定量杯2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11为桨式搅拌器。应当理解,所述搅拌器11也可以为涡轮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等,具体不以此为限。所述定量杯20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感应器21、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杯呼吸口23和注射水入口24,下方安装有出口阀26和与所述出口阀26连通的灌装头27。其中,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杯呼吸口23和注射水入口24通过四通管路与所述定量杯20的顶部相连;具体来讲,所述四通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装罐(10)和定量杯(20),所述分装罐(10)的底部与所述定量杯(20)的顶部通过灌装管路(15)相连;所述灌装管路(15)上设置有分装罐底阀(14);所述分装罐(10)的顶部开设有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1);所述定量杯(20)的入口端设置有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杯呼吸口(23)、注射水入口(24)以及连接前述三者与所述定量杯(20)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1),所述定量杯(20)的出口端设置有灌装头(27)和控制所述灌装头(27)与所述定量杯(20)的连通状态的出口阀(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装罐(10)和定量杯(20),所述分装罐(10)的底部与所述定量杯(20)的顶部通过灌装管路(15)相连;所述灌装管路(15)上设置有分装罐底阀(14);所述分装罐(10)的顶部开设有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1);所述定量杯(20)的入口端设置有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杯呼吸口(23)、注射水入口(24)以及连接前述三者与所述定量杯(20)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1),所述定量杯(20)的出口端设置有灌装头(27)和控制所述灌装头(27)与所述定量杯(20)的连通状态的出口阀(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冲压缩空气入口(22)、定量杯呼吸口(23)以及注射水入口(24)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与前述三者连通的汇合管路以及连接所述定量杯(20)顶部与所述汇合管路的总管路(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吸附剂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分装罐呼吸口(12)和分装罐压缩空气入口(13)与所述分装罐(10)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欢王业富张磊沈乔皮云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