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涉及行李箱领域,包括底板、输送装置、打磨装置与折弯装置,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折弯装置,折弯装置与打磨装置之前通过输送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批量化的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减少人工的参与度,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二次处理,通过打磨装置将行李箱组件打磨平整,进一步的保证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李箱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其主要是通过拉杆、滚轮与箱子的本体组成,行李箱的本体是由上壳、下壳和铝合金边框组成,行李箱是日常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行李箱凭借其在移动和使用时方便省力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将行李箱所需的各种组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制造出符合要求的行李箱,在这其中行李箱的铝合金边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铝合金边框是连接行李箱上壳和下壳的组件,通过铝合金边框保证箱体整体的密封性和完整性,行李箱的铝合金边框的制造加工主要是通过人工将一条笔直状态的铝合金折叠成方形状态,随后通过人工在将其组装在一起,现有的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使用非常的普遍,但是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1)传统的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操作效率低,并且铝合金边框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处理,通过人工进行边角打磨,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2)传统的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人工介入其中,这样操作缓慢,并且现有的工艺不能够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产能较小。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所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包括底板、输送装置、打磨装置与折弯装置,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折弯装置,折弯装置与打磨装置之前通过输送装置相连。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折弯作业框、垂直板、弧形槽、折弯柱、方形块、转动板、转动齿轮、二号齿轮、主动齿轮、折弯电机、模具块、工作台与驱动机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折弯作业框,折弯作业框的上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板,垂直板上贯穿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折弯柱,折弯柱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块,方形块滑动嵌设在转动板上,转动板远离方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垂直板上,转动齿轮上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相同的结构,转动齿轮的下方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垂直板上,且主动齿轮与折弯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折弯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折弯作业框上,垂直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块,模具块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与折弯作业框的上端相连且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有放置槽,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匚形块、导向轮、连接杆、弹簧杆、打磨带、打磨电机与移动模块,匚形块的表面均匀的铰接设置有导向轮,且匚形块的两端铰接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匚形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上设置有打磨带,且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弹簧杆,弹簧杆与匚形块相连,匚形块左端的导向轮与打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打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匚形块上,方形块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模块。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时包括如下步骤: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S2、产品固定:将待加工的铝合金板放置到打磨机构中通过固定支链进行固定;S3、产品加工:通过打磨机构对加工之前的铝合金板材的拐角进行打磨,随后通过折弯装置对打磨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折弯,使其与行李箱外壳相互契合;S4、产品收集:对折弯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检查,对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框进行统一收集,随后将铝合金边框与行李箱其他零件共同组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辊,所述工作台为空心结构,工作台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的表面设置有均匀的摩擦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模块包括打磨作业框、滑动丝杆、滑动块、移动电机与固定支链,打磨作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动丝杆,滑动丝杆上螺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侧端与匚形块固定相连,滑动丝杆与移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移动电机固定在打磨作业框的侧端,打磨作业框上设置有固定支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固定板、链条、固定块、移动板、固定柱、支撑柱与输送电机,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端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固定板的侧端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位于从动链轮的上端,且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链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滑动嵌设在移动板上,移动板的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固定柱,且移动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柱上,固定块的侧壁上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打磨作业框的左端滑动贯穿设置有放置槽,折弯作业框的右端位置处贯穿开设有支撑槽,主动链轮与输送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输送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链包括双向伸缩气缸与夹持块,打磨作业框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双向伸缩气缸,双向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夹持块,夹持块滑动贯穿打磨作业框的上端设置,通过双向伸缩气缸的收缩实现夹持块对铝合金板材的夹持,保证铝合金板材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弯装置位于打磨装置的左方,且折弯装置与打磨装置在同一平面上,采用流水线一样的形式,从右开始一次进行操作,能够起到保证操作通畅性的作用,同时提高制造加工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弯柱上套设有防滑套,折弯柱在折弯的过程中通过防滑套能够有效的增加折弯柱表面与铝合金板材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折弯柱折弯的效率,同时折弯柱在折弯的时候也能够防止折弯柱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留下划痕,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折弯机构通过折弯柱的转动挤压铝合金板材使其紧密的贴附在磨具快的表面,从而使铝合金板框能够快速成型,模具块是固定的尺寸,其大小与真实的行李箱的内部大小相同,并且需要进行不同尺寸的铝合金边框折弯时,只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模具块和挤压柱,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折弯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折弯柱在折弯的过程中通过防滑套能够有效的增加折弯柱表面与铝合金板材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折弯柱折弯的效率,同时折弯柱在折弯的时候也能够防止折弯柱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留下划痕,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打磨装置通过打磨带的高速转动,并且通过推动,能够有效的清除铝合金板材两端的毛刺,保证打磨的效率,同时打磨装置中的连接杆和弹簧杆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张紧的作用,当打磨带打磨的时候,连接杆和弹簧杆张紧打磨带,使其紧密的贴合在铝合金板材的端面,提高打磨的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输送装置主要启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输送装置能够带动打磨装置中的铝合金板材进行运送,并且将其运送至折弯装置中进行折弯,这样能够防止两者之间出现误碰的现象,同时能够保证整个设备分工明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2)、打磨装置(3)与折弯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装置(4),折弯装置(4)与打磨装置(3)之前通过输送装置(2)相连;/n所述折弯装置(4)包括折弯作业框(41)、垂直板(42)、弧形槽(43)、折弯柱(44)、方形块(45)、转动板(46)、转动齿轮(47)、二号齿轮(48)、主动齿轮(49)、折弯电机(50)、模具块(51)、工作台(52)与驱动机构(5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作业框(41),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板(42),垂直板(42)上贯穿开设有弧形槽(43),弧形槽(43)内滑动设置有折弯柱(44),折弯柱(4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块(45),方形块(45)滑动嵌设在转动板(46)上,转动板(46)远离方形块(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7),转动齿轮(47)转动连接在垂直板(42)上,转动齿轮(47)上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48),二号齿轮(48)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47)相同的结构,转动齿轮(47)的下方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49),主动齿轮(49)转动安装在垂直板(42)上,且主动齿轮(49)与折弯电机(50)的输出端相连,折弯电机(50)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折弯作业框(41)上,垂直板(4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块(51),模具块(5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工作台(52),工作台(52)与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相连且工作台(52)上对称设置有放置槽,工作台(5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3);/n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匚形块(31)、导向轮(32)、连接杆(33)、弹簧杆(34)、打磨带(35)、打磨电机(36)与移动模块(37),匚形块(31)的表面均匀的铰接有导向轮(32),且匚形块(31)的两端铰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远离匚形杆的一端铰接有导向轮(32),导向轮(32)上设置有打磨带(35),且连接杆(33)的中部设置有弹簧杆(34),弹簧杆(34)与匚形块(31)相连,匚形块(31)左端的导向轮(32)与打磨电机(36)的输出端相连,打磨电机(36)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匚形块(31)上,方形块(45)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模块(37);/n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时包括如下步骤:/n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nS2、产品固定:将待加工的铝合金板放置到打磨装置(3)中通过固定支链(375)进行固定;/nS3、产品加工:通过打磨装置(3)对加工之前的铝合金板材的拐角进行打磨,随后通过折弯装置(4)对打磨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折弯,使其与行李箱外壳相互契合;/nS4、产品收集:对折弯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检查,对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框进行统一收集,随后将铝合金边框与行李箱其他零件共同组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2)、打磨装置(3)与折弯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装置(4),折弯装置(4)与打磨装置(3)之前通过输送装置(2)相连;
所述折弯装置(4)包括折弯作业框(41)、垂直板(42)、弧形槽(43)、折弯柱(44)、方形块(45)、转动板(46)、转动齿轮(47)、二号齿轮(48)、主动齿轮(49)、折弯电机(50)、模具块(51)、工作台(52)与驱动机构(5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作业框(41),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板(42),垂直板(42)上贯穿开设有弧形槽(43),弧形槽(43)内滑动设置有折弯柱(44),折弯柱(4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块(45),方形块(45)滑动嵌设在转动板(46)上,转动板(46)远离方形块(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7),转动齿轮(47)转动连接在垂直板(42)上,转动齿轮(47)上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48),二号齿轮(48)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47)相同的结构,转动齿轮(47)的下方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49),主动齿轮(49)转动安装在垂直板(42)上,且主动齿轮(49)与折弯电机(50)的输出端相连,折弯电机(50)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折弯作业框(41)上,垂直板(4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块(51),模具块(5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工作台(52),工作台(52)与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相连且工作台(52)上对称设置有放置槽,工作台(5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3);
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匚形块(31)、导向轮(32)、连接杆(33)、弹簧杆(34)、打磨带(35)、打磨电机(36)与移动模块(37),匚形块(31)的表面均匀的铰接有导向轮(32),且匚形块(31)的两端铰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远离匚形杆的一端铰接有导向轮(32),导向轮(32)上设置有打磨带(35),且连接杆(33)的中部设置有弹簧杆(34),弹簧杆(34)与匚形块(31)相连,匚形块(31)左端的导向轮(32)与打磨电机(36)的输出端相连,打磨电机(36)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匚形块(31)上,方形块(45)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模块(37);
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产品固定:将待加工的铝合金板放置到打磨装置(3)中通过固定支链(375)进行固定;
S3、产品加工:通过打磨装置(3)对加工之前的铝合金板材的拐角进行打磨,随后通过折弯装置(4)对打磨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折弯,使其与行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见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