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杆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成了大部分电线杆的制作材料。现有的电线杆均通过大型货车运输,而短途的运输使用货车则显得极为不方便和大材小用,因此需要一种能短途运输电线杆的简易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货车短途运输电线杆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有转轴,位于同侧的所述转轴的端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滚轮上,所述转辊顶端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横杆,所述横杆底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固定安装在转辊上,所述支撑柱两侧均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底部和转辊上,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横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板顶部为凹弧面,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横杆上,所述横杆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螺纹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延伸至套管外,所述活动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横杆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固定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滚轮(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轮(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1)之间设有转辊(2),所述转辊(2)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有转轴(3),位于同侧的所述转轴(3)的端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滚轮(1)上,所述转辊(2)顶端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横杆(4),所述横杆(4)底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下端固定安装在转辊(2)上,所述支撑柱(5)两侧均设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4)底部和转辊(2)上,两个所述横杆(4)之间设有两块支撑板(7),两块所述支撑板(7)分别设置在横杆(4)的两端,所述支撑板(7)顶部为凹弧面,所述支撑板(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横杆(4)上,所述横杆(4)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8),所述套管(8)内螺纹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一端延伸至套管(8)外,所述活动杆(9)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11),所述横杆(4)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滚轮(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轮(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1)之间设有转辊(2),所述转辊(2)两端均可转动的安装有转轴(3),位于同侧的所述转轴(3)的端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滚轮(1)上,所述转辊(2)顶端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横杆(4),所述横杆(4)底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下端固定安装在转辊(2)上,所述支撑柱(5)两侧均设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4)底部和转辊(2)上,两个所述横杆(4)之间设有两块支撑板(7),两块所述支撑板(7)分别设置在横杆(4)的两端,所述支撑板(7)顶部为凹弧面,所述支撑板(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横杆(4)上,所述横杆(4)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8),所述套管(8)内螺纹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一端延伸至套管(8)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学华,田艳波,汪华,徐祥秀,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宏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