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05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根据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根据出口厚度、入口厚度以及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根据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获得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扎件上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定位,保证扎件缺陷的及时处理,不会产生额外设备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轧过程中,轧材表面的二次氧化铁皮会随着轧辊的挤压而脱离轧材表面,并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皮粉尘。粉尘粒径范围为0.62μm~117.13μm,粒径中位数约为21.73μm。粉尘在空气热对流的作用下,会在轧机周围及厂内进行尘化扩散。在热轧轧机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较高,将进一步促进粉尘在轧机牌坊、导位等轧机构件上结垢,当金属粉尘、水、油等物质的混合物在机架间堆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掉落至轧件表面,经过后续轧制碾压嵌入轧件表面,形成钢带表面缺陷。为了保证扎件轧制的最终质量,就需要对这些扎件上的表面缺陷进行快速清除,清除之前需要对缺陷进行准确的定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对扎件表面的缺陷进行识别和定位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能够对扎件上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定位,保证扎件缺陷的及时处理,不会产生额外设备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根据所述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获得所述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可选的,所述尺寸数据包括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所述缺陷长度为所述缺陷在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缺陷宽度为垂直于所述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缺陷长度和所述缺陷宽度,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缺陷长度和所述缺陷宽度,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其中,a为缺陷长度,b为缺陷宽度。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包括:根据所述出口厚度、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以及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获得第一识别边界值;所述第一识别边界值为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边界值;若所述目标轧机为首个轧机,则根据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边界值,获得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区间;若所述目标轧机为首个轧机之后的轧机,则根据第一识别边界值和第二识别边界值,获得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区间;所述第二识别边界值为所述目标轧机的前一轧机的识别边界值。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以及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获得第一识别边界值,包括:根据所述出口厚度和所述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获得厚度变化比;根据所述厚度变化比与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获得所述第一识别边界值。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以及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获得第一识别边界值,包括:根据公式获得第一识别边界值;其中,n为第n个目标轧机,hn入为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h出为末尾轧机的出口厚度,δn为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获得所述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可选的,所述尺寸数据包括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所述缺陷长度为所述缺陷在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缺陷宽度为垂直于所述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缺陷长度和所述缺陷宽度,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公式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其中,a为缺陷长度,b为缺陷宽度。第三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然后,根据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通过识别参数可以将缺陷与所经过的轧机进行关联。进一步的,再根据出口厚度、入口厚度以及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从而通过识别区间来表征轧制区间,实现轧制区间的数据表征。最后,根据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就可获得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从而实现缺陷的准确定位。因此,本实施例方法能够对扎件上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定位,保证扎件缺陷的及时处理。并且该方法无需在轧机之间安装额外的图像或视觉识别设备,不会产生设备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扎件在轧制时接触角θ处的带钢厚度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第一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步骤S10: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在步骤S10中,扎件可为需要进行轧制的板坯,例如,各种类型的板材,带钢,等等。缺陷是指在轧制过程中掉落到扎件上的杂质异物,例如,机架上掉落的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n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n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n根据所述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获得所述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扎件表面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扎件上缺陷的尺寸数据,扎件分别在多个轧机入口的入口厚度,扎件在末尾轧机出口的出口厚度,以及每个轧机的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
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其中,当前轧机的识别区间对应于当前轧机入口与前一轧机出口之间的轧制区间;
根据所述识别参数所位于的识别区间,获得所述缺陷所在的轧制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数据包括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所述缺陷长度为所述缺陷在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缺陷宽度为垂直于所述扎件轧制方向的尺寸;所述根据所述尺寸数据,获得识别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缺陷长度和所述缺陷宽度,获得所述识别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缺陷长度和所述缺陷宽度,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包括:
根据公式获得所述识别参数;其中,a为缺陷长度,b为缺陷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补偿系数,获得每个轧机的识别区间,包括:
根据所述出口厚度、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以及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获得第一识别边界值;所述第一识别边界值为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边界值;
若所述目标轧机为首个轧机,则根据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边界值,获得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区间;
若所述目标轧机为首个轧机之后的轧机,则根据第一识别边界值和第二识别边界值,获得所述目标轧机的识别区间;所述第二识别边界值为所述目标轧机的前一轧机的识别边界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出口厚度、目标轧机的入口厚度以及所述目标轧机的补偿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雯徐希义蔡海斌王喆赵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