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4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牵引挂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杆;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本体,所述牵引杆本体一端设有一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内插设有可移动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以通过缓冲杆的移动压缩第一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牵引杆本体的一端与牵引车的牵引座连接、将缓冲杆远离牵引杆杆本体的一端与拖车的牵引座连接。当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缓冲杆与缓冲筒相对移动,从而压缩第一缓冲弹簧,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的冲击,以防止牵引杆撞击牵引座而损坏牵引座,从而避免因牵引座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杆
本技术涉及牵引挂接
,具体涉及一种牵引杆。
技术介绍
在牵引挂接领域,牵引车(提供牵引力的车辆)与拖车(无动力的车辆)之间目前多采用牵引杆连接,而牵引杆多为刚性连接牵引杆。若牵引车在突然加速或者减速时,采用刚性牵引杆连接,由于无法提供缓冲,一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噪声,造成噪音污染,另一方面后端拖车的动能全部作用于牵引杆,并传递到前端牵引车的牵引座,形成刚性冲击,造成牵引座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且存在牵引车与拖车失去连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牵引车采用刚性连接杆,存在噪音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杆,能够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的冲击,以防止牵引杆撞击牵引座而损坏牵引座,从而避免因牵引座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本体,所述牵引杆本体一端设有一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内插设有可移动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以通过缓冲杆的移动压缩第一缓冲弹簧。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牵引杆本体的一端与牵引车的牵引座连接、将缓冲杆远离牵引杆本体的一端与拖车的牵引座连接。当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缓冲杆与缓冲筒相对移动,从而压缩第一缓冲弹簧,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的冲击。因此本技术能够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的冲击,以防止牵引杆撞击牵引座而损坏牵引座,从而避免因牵引座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还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间隔设置,以通过缓冲杆的移动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进而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的冲击,进一步的保护牵引座。具体而言,所述缓冲杆为杆径从牵引杆本体头部到中部依次缩小的三级阶梯轴状;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在缓冲杆的第二级阶梯段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通过第四挡环和第五挡环限位,所述第四挡板和第五挡环可沿缓冲杆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缓冲杆的第三级阶梯段外固定有阶梯套筒,以通过阶梯套筒和缓冲筒将第四挡环和第五挡环限制在缓冲杆的第二级阶梯段处;所述阶梯套筒为三级阶梯状,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阶梯套筒的中部,所述第二缓冲弹簧通过第二挡环和第三挡环限位,所述第二挡环和第三挡环可沿阶梯套筒长度方滑动;所述阶梯套筒的第三级阶梯段外固定有限位筒,以通过限位筒和缓冲筒将第二挡环和第三挡环限制在阶梯套筒的第二级阶梯段处;所述缓冲杆、阶梯套筒和限位筒均与缓冲筒滑动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缓冲筒内中部固定有第三固定筒,所述阶梯套筒的一级阶梯段插设在第三固定筒内,以通过第三固定筒对第三挡环和第四挡环限位。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本体另一端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牵引杆本体内的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货物长度的牵引需求,提高牵引杆的通用性。具体而言,所述牵引杆本体插设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侧壁插设有可调弹簧销和限转销;所述连接杆侧壁设有多个容纳可调弹簧销端部的限位凹缺,所述限位凹缺沿连接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限转销的端部,所述限位槽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延伸。作为可调弹簧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可调弹簧销包括螺纹轴和球头销;所述球头销一端设有限位凸肩,所述球头销的插设在螺纹轴内并通过限位凸肩限位;所述螺纹轴远离球头销球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头,所调节头与限位凸肩之间设有顶紧弹簧。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和调节杆;所述牵引杆本体中部与支撑架铰接,所述调节杆一端与支撑架铰接,所述调节杆另一端与牵引杆本体杆部铰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变,以通过改变调节杆的长度调节连接杆连接端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的牵引座连接需求,进一步提高牵引杆的通用性。作为调节杆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杆包括插接部和壳体,所述插接部插设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和插接部均设有若干销接孔,所述销接孔沿调节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通过锁紧插销插入不同的销接孔内改变调节杆的长度。为便于牵引杆的移动和安装,所述支撑架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缓冲筒下端设有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缓冲杆与缓冲筒可相对移动,并且在缓冲杆移动时压缩多个缓冲弹簧,以通过缓冲弹簧吸收牵引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的冲击,以防止牵引杆撞击牵引座而损坏牵引座,从而避免因牵引座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2、本技术的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货物长度的牵引需求;3、本技术的高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牵引座的连接需求,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杆与牵引杆本体限位连接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可调弹簧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连接杆设有限位凹缺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牵引杆本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牵引杆本体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调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牵引车加速时缓冲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牵引车减速时缓冲组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连接杆,101-限位凹缺,102-限位槽,103-第一限位孔,104-牵引对接孔,2-连接头,201-螺纹通孔,3-牵引杆本体,301-第一限位通孔,4-缓冲组件,401-缓冲筒,402-开口销,403-六角开槽螺母,404-第一挡环,405-第一固定筒,406-六角头螺钉,407-堵油嘴,408-限位筒,409-第二挡环,410-第二缓冲弹簧,411-缓冲杆,412-第三挡环,413-阶梯套筒,414-第四挡环,415-第一缓冲弹簧,416-第五挡环,417-端面套筒,418-第三固定筒,5-调节杆,501-滚轮,502-支撑架,503-固定件,504-第一固定片,505-壳体,506-锁紧插销,507-第二固定片,508-第三固定片,509-插接部,6-锁紧插销,7-万向轮,8-可调弹簧销,801-调节头,802-顶紧弹簧,803-螺纹轴,804-球头销,9-限转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本体3,所述牵引杆本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本体(3)一端设有一缓冲组件(4);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缓冲筒(401),所述缓冲筒(401)内插设有可移动的缓冲杆(411),所述缓冲杆(411)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415),以通过缓冲杆(411)的移动压缩第一缓冲弹簧(4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本体(3)一端设有一缓冲组件(4);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缓冲筒(401),所述缓冲筒(401)内插设有可移动的缓冲杆(411),所述缓冲杆(411)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415),以通过缓冲杆(411)的移动压缩第一缓冲弹簧(4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411)还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41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5)和第二缓冲弹簧(410)间隔设置,以通过缓冲杆(411)的移动同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415)和第二缓冲弹簧(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411)为杆径从牵引杆本体(3)头部到中部依次缩小的三级阶梯轴状;
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5)套设在缓冲杆(411)的第二级阶梯段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5)通过第四挡环(414)和第五挡环(416)限位,所述第四挡板和第五挡环(416)可沿缓冲杆(411)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缓冲杆(411)的第三级阶梯段外固定有阶梯套筒(413),以通过阶梯套筒(413)和缓冲筒(401)将第四挡环(414)和第五挡环(416)限制在缓冲杆(411)的第二级阶梯段处;
所述阶梯套筒(413)为三级阶梯状,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10)套设在阶梯套筒(413)的中部,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10)通过第二挡环(409)和第三挡环(412)限位,所述第二挡环(409)和第三挡环(412)可沿阶梯套筒(413)长度方滑动;
所述阶梯套筒(413)的第三级阶梯段外固定有限位筒(408),以通过限位筒(408)和缓冲筒(401)将第二挡环(409)和第三挡环(412)限制在阶梯套筒(413)的第二级阶梯段处;
所述缓冲杆(411)、阶梯套筒(413)和限位筒(408)均与缓冲筒(40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401)内中部固定有第三固定筒(418),所述阶梯套筒(413)的一级阶梯段插设在第三固定筒(418)内,以通过第三固定筒(418)对第三挡环(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勇张玉杰张安宋颖慧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