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76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其固定支撑板上表面螺装前、后侧定位块,前侧定位块开设前侧定位槽,后侧定位块开设后侧定位槽,前、后侧定位块之间的左右卡持组件包括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左、右侧驱动丝杆,左、右侧驱动丝杆分别通过丝杆轴承座安装于固定支撑板,左侧活动块通过左侧丝杆螺母与左侧驱动丝杆配合,右侧活动块通过右侧丝杆螺母与右侧驱动丝杆配合,前侧定位槽底面开设前侧通槽,后侧定位槽底面开设后侧通槽;左、右侧活动块分别螺装卡持件,各卡持件的各卡持部分别伸入至相应侧的前、后侧定位槽内;固定支撑板还装设前、后侧压持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适应性强、装夹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装夹治具
本技术涉及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夹治具。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机加工或者组装作业都需要利用到装夹治具,装夹治具用于对产品进行装夹定位,以保证机加工或者组装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定位装夹治具;然而,现有的定位装夹治具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适应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定位装夹治具,该定位装夹治具结构设计新颖、适应性强、装夹稳定可靠性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下表面的前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支撑竖板,固定支撑板下表面的后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支撑竖板,前侧支撑竖板、后侧支撑竖板的下端部分别与机架螺接;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螺装有前侧定位块、位于前侧定位块后端侧且与前侧定位块间隔布置的后侧定位块,前侧定位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前侧定位槽,后侧定位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后侧定位槽;固定支撑板于前侧定位块与后侧定位块之间装设有左右卡持组件,左右卡持组件包括有左侧驱动丝杆、与左侧驱动丝杆螺旋方向相反的右侧驱动丝杆,左侧驱动丝杆位于右侧驱动丝杆左端侧且左侧驱动丝杆与右侧驱动丝杆轴向对齐布置,左侧驱动丝杆的右端部与右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支撑板对应左侧驱动丝杆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左侧丝杆轴承座,左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左侧丝杆轴承座,两个左侧丝杆轴承座之间装设有左侧活动块,左侧活动块对应左侧驱动丝杆螺装有左侧丝杆螺母,左侧丝杆螺母与左侧驱动丝杆相配合;固定支撑板对应右侧驱动丝杆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右侧丝杆轴承座,右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右侧丝杆轴承座,两个右侧丝杆轴承座之间装设有右侧活动块,右侧活动块对应右侧驱动丝杆螺装有右侧丝杆螺母,右侧丝杆螺母与右侧驱动丝杆相配合;前侧定位块于前侧定位槽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侧通槽,后侧定位块于后侧定位槽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侧通槽;左侧活动块螺装有左侧卡持件,左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内的左侧前端卡持部,左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内的左侧后端卡持部;右侧活动块螺装有右侧卡持件,右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内的右侧前端卡持部,右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内的右侧后端卡持部;固定支撑板于前侧定位块的旁侧装设有前侧压持组件,固定支撑板于后侧定位块的旁侧装设有后侧压持组件。其中,所述前侧压持组件包括有螺装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前侧定位块前端侧的前侧压持安装座,前侧压持安装座螺装有前后水平动作的前侧压持驱动气缸,前侧压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装设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前侧活动压持杆。其中,所述后侧压持组件包括有螺装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后侧定位块后端侧的后侧压持安装座,后侧压持安装座螺装有前后水平动作的后侧压持驱动气缸,后侧压持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装设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后侧活动压持杆。其中,所述右侧驱动丝杆的右端部装设有驱动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其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下表面的前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支撑竖板,固定支撑板下表面的后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支撑竖板,前侧支撑竖板、后侧支撑竖板的下端部分别与机架螺接;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螺装有前侧定位块、位于前侧定位块后端侧且与前侧定位块间隔布置的后侧定位块,前侧定位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前侧定位槽,后侧定位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后侧定位槽;固定支撑板于前侧定位块与后侧定位块之间装设有左右卡持组件,左右卡持组件包括有左侧驱动丝杆、与左侧驱动丝杆螺旋方向相反的右侧驱动丝杆,左侧驱动丝杆位于右侧驱动丝杆左端侧且左侧驱动丝杆与右侧驱动丝杆轴向对齐布置,左侧驱动丝杆的右端部与右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支撑板对应左侧驱动丝杆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左侧丝杆轴承座,左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左侧丝杆轴承座,两个左侧丝杆轴承座之间装设有左侧活动块,左侧活动块对应左侧驱动丝杆螺装有左侧丝杆螺母,左侧丝杆螺母与左侧驱动丝杆相配合;固定支撑板对应右侧驱动丝杆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右侧丝杆轴承座,右侧驱动丝杆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右侧丝杆轴承座,两个右侧丝杆轴承座之间装设有右侧活动块,右侧活动块对应右侧驱动丝杆螺装有右侧丝杆螺母,右侧丝杆螺母与右侧驱动丝杆相配合;前侧定位块于前侧定位槽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侧通槽,后侧定位块于后侧定位槽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侧通槽;左侧活动块螺装有左侧卡持件,左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内的左侧前端卡持部,左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内的左侧后端卡持部;右侧活动块螺装有右侧卡持件,右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内的右侧前端卡持部,右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内的右侧后端卡持部;固定支撑板于前侧定位块的旁侧装设有前侧压持组件,固定支撑板于后侧定位块的旁侧装设有后侧压持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适应性强、装夹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1——固定支撑板12——前侧支撑竖板13——后侧支撑竖板21——前侧定位块211——前侧定位槽212——前侧通槽22——后侧定位块221——后侧定位槽222——后侧通槽3——左右卡持组件311——左侧驱动丝杆312——右侧驱动丝杆32——联轴器331——左侧丝杆轴承座332——右侧丝杆轴承座341——左侧活动块342——右侧活动块3511——左侧前端卡持部3512——左侧后端卡持部3521——右侧前端卡持部3522——右侧后端卡持部36——驱动手轮41——前侧压持组件411——前侧压持安装座412——前侧压持驱动气缸413——前侧活动压持杆42——后侧压持组件421——后侧压持安装座422——后侧压持驱动气缸423——后侧活动压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11),固定支撑板(11)下表面的前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支撑竖板(12),固定支撑板(11)下表面的后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支撑竖板(13),前侧支撑竖板(12)、后侧支撑竖板(13)的下端部分别与机架螺接;/n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螺装有前侧定位块(21)、位于前侧定位块(21)后端侧且与前侧定位块(21)间隔布置的后侧定位块(22),前侧定位块(2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前侧定位槽(211),后侧定位块(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后侧定位槽(221);/n固定支撑板(11)于前侧定位块(21)与后侧定位块(22)之间装设有左右卡持组件(3),左右卡持组件(3)包括有左侧驱动丝杆(311)、与左侧驱动丝杆(311)螺旋方向相反的右侧驱动丝杆(312),左侧驱动丝杆(311)位于右侧驱动丝杆(312)左端侧且左侧驱动丝杆(311)与右侧驱动丝杆(312)轴向对齐布置,左侧驱动丝杆(311)的右端部与右侧驱动丝杆(312)的左端部通过联轴器(32)连接;固定支撑板(11)对应左侧驱动丝杆(311)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左侧丝杆轴承座(331),左侧驱动丝杆(311)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左侧丝杆轴承座(331),两个左侧丝杆轴承座(331)之间装设有左侧活动块(341),左侧活动块(341)对应左侧驱动丝杆(311)螺装有左侧丝杆螺母,左侧丝杆螺母与左侧驱动丝杆(311)相配合;固定支撑板(11)对应右侧驱动丝杆(312)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右侧丝杆轴承座(332),右侧驱动丝杆(312)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右侧丝杆轴承座(332),两个右侧丝杆轴承座(332)之间装设有右侧活动块(342),右侧活动块(342)对应右侧驱动丝杆(312)螺装有右侧丝杆螺母,右侧丝杆螺母与右侧驱动丝杆(312)相配合;/n前侧定位块(21)于前侧定位槽(211)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侧通槽(212),后侧定位块(22)于后侧定位槽(221)的底面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侧通槽(222);左侧活动块(341)螺装有左侧卡持件,左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212)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211)内的左侧前端卡持部(3511),左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222)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221)内的左侧后端卡持部(3512);右侧活动块(342)螺装有右侧卡持件,右侧卡持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穿过前侧通槽(212)并伸入至前侧定位槽(211)内的右侧前端卡持部(3521),右侧卡持件的后端部设置有穿过后侧通槽(222)并伸入至后侧定位槽(221)内的右侧后端卡持部(3522);/n固定支撑板(11)于前侧定位块(21)的旁侧装设有前侧压持组件(41),固定支撑板(11)于后侧定位块(22)的旁侧装设有后侧压持组件(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11),固定支撑板(11)下表面的前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支撑竖板(12),固定支撑板(11)下表面的后端边缘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支撑竖板(13),前侧支撑竖板(12)、后侧支撑竖板(13)的下端部分别与机架螺接;
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螺装有前侧定位块(21)、位于前侧定位块(21)后端侧且与前侧定位块(21)间隔布置的后侧定位块(22),前侧定位块(2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前侧定位槽(211),后侧定位块(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朝上开口且沿着左右方向直线延伸的后侧定位槽(221);
固定支撑板(11)于前侧定位块(21)与后侧定位块(22)之间装设有左右卡持组件(3),左右卡持组件(3)包括有左侧驱动丝杆(311)、与左侧驱动丝杆(311)螺旋方向相反的右侧驱动丝杆(312),左侧驱动丝杆(311)位于右侧驱动丝杆(312)左端侧且左侧驱动丝杆(311)与右侧驱动丝杆(312)轴向对齐布置,左侧驱动丝杆(311)的右端部与右侧驱动丝杆(312)的左端部通过联轴器(32)连接;固定支撑板(11)对应左侧驱动丝杆(311)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左侧丝杆轴承座(331),左侧驱动丝杆(311)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左侧丝杆轴承座(331),两个左侧丝杆轴承座(331)之间装设有左侧活动块(341),左侧活动块(341)对应左侧驱动丝杆(311)螺装有左侧丝杆螺母,左侧丝杆螺母与左侧驱动丝杆(311)相配合;固定支撑板(11)对应右侧驱动丝杆(312)螺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右侧丝杆轴承座(332),右侧驱动丝杆(312)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右侧丝杆轴承座(332),两个右侧丝杆轴承座(332)之间装设有右侧活动块(342),右侧活动块(342)对应右侧驱动丝杆(312)螺装有右侧丝杆螺母,右侧丝杆螺母与右侧驱动丝杆(312)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国高彩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