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6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其包括喷雾管本体以及均布在喷雾管本体侧壁上的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包括防冻套筒和滑移连接在防冻套筒内侧壁上的喷头,所述防冻套筒的一端与喷雾管本体的侧壁连通,所述防冻套筒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所述防冻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喷头往复滑移的收放件。本申请中的喷头在水压的作用下,滑出防冻套筒外进行喷洒,此时,防护板抵接在喷头的侧壁上,喷水车完成工作后,喷雾管本体内停止供水,在收放件的作用下,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当喷头完全滑移进防冻套筒内后,防护板复位至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从而对喷头起到良好的防冻堵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水车用下喷雾管
本申请涉及喷水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
技术介绍
喷水车又称为洒水车,适用于各种路面冲洗,具有洒水、压尘、高低位喷洒、应急消防等功能。喷水车上部安装有上喷水管,可对道路两旁的绿植进行喷灌,喷水车的底部安装有下喷水管,用于对道路表面进行冲洗,从而响应提升市容市貌的建设号召。授权公告号为CN20238042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环境空间降尘功能的洒水车,包括机动车车体、储水罐、水路与喷洒系统以及电力系统,储水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水路与喷洒系统包括水泵、与储水罐连通的供水管、布水管以及底部喷雾管,底部喷雾管为直线型喷雾管,底部喷雾管通过第一支管与布水管连接,布水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喷嘴,喷嘴指向洒水车的后侧;该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冲刷时,利用储水罐和水泵的配合,向布水管内供水,使得喷嘴喷射出一定压力的水流,从而实现对路面的清洗。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天气寒冷时,喷嘴出口处残留的水珠会凝结成小冰块,导致喷嘴的出口出现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寒冷天气下喷嘴出口易结冰而造成喷嘴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包括喷雾管本体以及均布在喷雾管本体侧壁上的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包括防冻套筒和滑移连接在防冻套筒内侧壁上的喷头,所述防冻套筒的一端与喷雾管本体的侧壁连通,所述防冻套筒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所述防冻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喷头往复滑移的收放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路面进行清洗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喷头滑出防冻套筒外进行喷洒,此时,防护板抵接在喷头的侧壁上,喷水车完成工作后,喷雾管本体内停止供水,在收放件的作用下,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当喷头完全滑移进防冻套筒内后,防护板复位至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从而对喷头起到良好的防冻堵保护作用。可选的,所述防冻套筒的内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喷头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移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滑槽内的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万向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对喷头的滑移过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万向滚珠,有利于减小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从而提升导向块往复滑移时的顺畅性。可选的,所述收放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槽的槽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块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头在工作时,喷头会一直受到水压的影响,复位弹簧一直处于形变的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当喷雾管本体内停止供水时,喷头内的水压消失,在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至收纳在防冻套筒内;通过复位弹簧帮助喷头收放,简单方便。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槽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移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缓冲槽的一端与导向块的侧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对复位弹簧的伸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减少复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因水压过大产生的非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复位弹簧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防冻套筒的内侧壁与喷头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喷雾管本体内的水压消失时,喷头能顺利收纳在防冻套筒内,设置弹性拉绳,当喷头伸出防冻套筒时,弹性拉绳处于拉伸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力,当水压减小时,弹性拉绳配合复位弹簧,使喷头在两者的弹性恢复力下,稳定收纳在防冻套筒内。可选的,所述防护板包括若干防护分板,所述防护分板通过扭簧与防冻套筒出口的口壁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头在水压的作用下冲出防冻套筒时,如果防冻套筒的口径较大,喷头不易冲出防冻套筒,将防护板分成若干防护分板,有利于提升喷头冲出防冻套筒时的顺畅性。可选的,所述防护分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防护分板的一端延伸至喷头的外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头在水压的作用下冲出防冻套筒时,牵引绳跟随喷头同步运动,当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时,牵引绳跟随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当喷头收纳在防冻套筒内时,牵引绳带动防护分板朝防冻套筒一侧滑移,有助于提升防护分板复位时的顺畅性。可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侧壁上设有隔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温层,在防护板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时,能进一步提升防冻套筒的防冻性能,使得喷头收纳在防冻套筒内时,喷头的出水口不易结冰,进一步对喷头起到良好的防冻堵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水压的作用下,喷头冲出防冻套筒外进行喷洒,且防护板抵接在喷头的侧壁上,喷洒完成后,喷雾管本体内停止供水,在收放件的作用下,喷头朝防冻套筒内滑移,当喷头完全滑移进防冻套筒内后,防护板复位至与防冻套筒的开口闭合,从而对喷头起到良好的防冻堵保护作用;2.当喷头冲出防冻套筒时,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以及在万向滚珠的作用下,有助于提升喷头滑移时的顺畅性和稳定性;3.通过导向杆,对复位弹簧的伸缩过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利用缓冲槽,对导向杆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从而保证复位弹簧的使用寿命;4.当喷雾管本体停止向喷头供水时,弹性拉绳配合复位弹簧,进一步提升喷头复位至防冻套筒内的顺畅性;5.通过若干防护分板的配合,对防冻套筒的开口起到良好的遮挡作用,且方便喷头在水压的作用下顺利冲出防冻套筒。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防冻套筒、喷头、喷嘴座、防护分板、隔温层、牵引绳以及喷雾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喷雾管本体;11、喷嘴座;2、喷嘴;21、防冻套筒;211、滑槽;212、缓冲槽;22、喷头;221、导向块;222、万向滚珠;3、防护板;31、防护分板;311、扭簧;4、复位弹簧;5、导向杆;6、弹性拉绳;7、牵引绳;8、隔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参照图1和图2,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包括喷雾管本体1,喷雾管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喷嘴座11,喷嘴座11与喷雾管本体1一体成型,喷嘴座11的外侧壁上环设有螺纹,喷雾管本体1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喷嘴2,喷嘴2包括防冻套筒21和喷头22,防冻套筒21的一端与喷嘴座11螺纹连接且与喷嘴座11连通,防冻套筒21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3,防护板3包括若干防护分板31,本申请中的防护分板31有两块,两防护分板31的一端均通过扭簧311与防冻套筒21开口的口壁铰接,两防护分板31的另一端相互抵接,起始状态下,防护板3与防冻套筒21的开口闭合,防冻套筒21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喷头22往复滑移的收放件。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包括喷雾管本体(1)以及均布在喷雾管本体(1)侧壁上的若干喷嘴(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包括防冻套筒(21)和滑移连接在防冻套筒(21)内侧壁上的喷头(22),所述防冻套筒(21)的一端与喷雾管本体(1)的侧壁连通,所述防冻套筒(21)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与防冻套筒(21)的开口闭合,所述防冻套筒(21)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喷头(22)往复滑移的收放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包括喷雾管本体(1)以及均布在喷雾管本体(1)侧壁上的若干喷嘴(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包括防冻套筒(21)和滑移连接在防冻套筒(21)内侧壁上的喷头(22),所述防冻套筒(21)的一端与喷雾管本体(1)的侧壁连通,所述防冻套筒(21)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与防冻套筒(21)的开口闭合,所述防冻套筒(21)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喷头(22)往复滑移的收放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套筒(21)的内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211),所述喷头(2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滑槽(211)滑移配合的导向块(221),所述导向块(221)位于滑槽(211)内的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万向滚珠(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车用下喷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件包括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滑槽(211)的槽壁上,所述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向块(221)的侧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