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59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有本体与电池模块。本体具有电池槽及卡掣件,其中卡掣件用以将电池模块锁固于电池槽内,使电池模块位于电连接位置,当卡掣件由锁扣位置朝向释放位置移动时,卡掣件的第一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分别推抵电池模块的第二逆止件与第三逆止件,以将电池模块推离该电连接位置,当卡掣件未位于锁扣位置时,第一逆止件及第二逆止件彼此阻挡,且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彼此阻挡,以防止电池模块回到电连接位置,以确保正确地完成解锁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笔记本电脑,通常在其主机的底部或是后端会设置有收纳充电电池的电池槽,且电池槽的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卡钩。当将充电电池收纳于电池槽内时,使充电电池的电连接口对应且连接该电池槽内的电连接座,且同时电池槽的卡钩会勾扣住充电电池,用以将充电电池锁固于电池槽内并同时由充电电池给笔记本电脑提供电能,或是由笔记本电脑连接外接电源供应器来对充电电池充电。当欲拆下充电电池或是更换充电电池时,由使用者推动电池槽一侧的卡钩,使卡钩移动于一移动路径上,并脱离与充电电池的勾扣状态,使充电电池能由电池槽内拆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误触而推动卡钩移动,造成充电电池自电池槽拆下,此时使用者若将卡钩或是充电电池推回到容置槽内,往往无法使充电电池的电连接口与电池槽的电连接座正确地电连接,造成使用者因充电电池与电池槽的不正确的电连接关系而无法开机,或是造成当使用者以外接电源供应器对充电电池充电时,因充电电池与电池槽的不正确的电连接关系而使电池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在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电池由电池槽内解锁取出的过程中,因受外力等因素而退回电池槽中,导致充电电池没有正确地进行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保能确实完成正确地电连接关系的电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有本体与电池模块。该本体具有电池槽及卡掣件,其中卡掣件在释放位置及锁扣-->位置之间位移,且卡掣件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件、至少一第一逆止件与一第四逆止件。该电池模块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件、至少一第二逆止件与一开口。该开口形成于电池模块壳体上对应该卡掣件的一侧,且开口上具有第三逆止件。当电池模块置于电池槽内且位于电连接位置时,卡掣件位于锁扣位置,且第一结合件勾扣于第二结合件,以将电池模块锁固于电池槽内。当卡掣件由锁扣位置朝向释放位置移动时,第一逆止件推抵第二逆止件,且第四逆止件推抵第三逆止件,以将电池模块推离电连接位置。当卡掣件未位于锁扣位置时,第一逆止件及第二逆止件彼此阻挡,且该第三逆止件及该第四逆止件彼此阻挡,以防止电池模块回到电连接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通过第一逆止件、第二逆止件、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的设计,当电池模块在退出电子装置的电池槽时,在未确实完成退出电池模块的动作时,而又将电池模块置入该电池槽内,若卡掣件未位于锁扣位置,此时第一逆止件及第二逆止件彼此阻挡,且该第三逆止件及该第四逆止件彼此阻挡,以防止电池模块回到电连接位置,以确保电池模块能确实完成正确地电连接关系。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与实例,现配合附图以最佳实施例的形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掣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锁固于电池槽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退出电池槽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退出后再次置入电池槽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1 第二结合件          22 第三结合件           23 第二逆止件23a 侧面               23b 第二斜面            24 第二逆止件24a 侧面               24b 第二斜面            25 开口26 第三逆止件          26a 侧面                26b 第三斜面-->27 第一结合件           28 第一结合件          29 第一逆止件29a 侧面                29b 第一斜面           3 0第一逆止件30a 侧面                30b 第一斜面           31 第四逆止件31a 侧面                31b 第四斜面           32 电连接口33 电连接座             35 开口                44 电池槽45 弹性组件             100 电子装置           101 电池模块101a 一侧               102 卡掣件             102a 一侧103 本体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装置,为了不受到外部电源线供给电源的限制,通常都会装置一可替换式的充电电池模块作为供给电源的装置。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包括电池模块101与本体103。本体103具有电池槽44及卡掣件102。其中卡掣件102用以将电池模块101固定于电池槽44内,并使电池模块101位于电连接位置,同时由电池模块101给本体103提供电能。请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其中电池模块101(电池模块101中的电池单元与电路等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故未在图中示出)包括第二结合件21、第三结合件22、两个第二逆止件23与24、开口25与35、第三逆止件26与电连接口32。第二结合件21形成于电池模块101的一侧101a上,且第二结合件21的形状为拐杖状。两个第二逆止件23、24形成于电池模块101上并与第二结合件21位于同一侧101a上,且两个第二逆止件23、24各具有一垂直于该侧101a的侧面23a、24a,且两个第二逆止件23、24上相对该侧面23a、24a的另一侧面为第二斜面23b、24b。开口25、35也形成于该侧101a上,且开口25具有第三逆止件26,第三逆止件26具有一垂直于该开口35一侧的侧面26a,且第三逆止件26上相对该侧面26a的另一侧面为第三斜面26b。开口35的一侧边构成第三结合件2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第二结合件、第三结合件、开口与第二逆止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请参照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掣件的示意图。其中卡掣件102包括两个第一结合件27与28、两个第一逆止件29与30和第四逆止件31。两个第一结合件27、28为形成于卡掣件102上的卡钩。两个第一逆止件29、30也形成于卡掣件102上并与两个第一结合件27、28位于同一侧102a上,且两个第一逆止件29、30各具有一垂直于该侧102a的侧面29a、30a,且两个第一逆止件29、30上相对该侧面29a、30a的另一侧面为第一斜面29b、30b。第四逆止件31形成于卡掣件102的该侧102a上,且第四逆止件31用以垂直穿透该开口25。第四逆止件31具有一垂直于该侧102a的侧面31a,且第四逆止件31上相对该侧面31a的另一侧面为第四斜面31b。其中第一结合件与第一逆止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逆止件可以形成于第一结合件上。请参照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锁固于电池槽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包括电池模块101与本体103。本体103具有电池槽44及卡掣件102。其中电池槽44用以置入电池模块101,且在电池槽44的一侧设置可移动的卡掣件102,当卡掣件102位于锁扣位置时,用以使第二结合件21、第三结合件22与第一结合件27、28相互嵌扣,同时电池模块101的电连接口32对应且连接该电池槽4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电池槽及一卡掣件,该卡掣件在一释放位置及一锁扣位置之间位移,该卡掣件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件、至少一第一逆止件与一第四逆止件;以及 一电池模块,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件、至少一第二逆止件与一开口,该开口形成于该电池模块壳体上对应该卡掣件的一侧,且该开口上具有一第三逆止件,当该电池模块置于该电池槽内并位于一电连接位置,且该卡掣件位于该锁扣位置时,该第一结合件勾扣于该第二结合件,以将该电池模块锁固于该电池槽内,当该卡掣件由该锁扣位置朝向该释放位置移动时,该第一逆止件推抵该第二逆止件,且该第四逆止件推抵该第三逆止件,以将该电池模块推离该电连接位置,当该卡掣件未位于该锁扣位置时,该第一逆止件及该第二逆止件彼此阻挡,且该第三逆止件及该第四逆止件彼此阻挡,以防止该电池模块回到该电连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锁固电池模块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电池槽及一卡掣件,该卡掣件在一释放位置及一锁扣位置之间位移,该卡掣件上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件、至少一第一逆止件与一第四逆止件;以及一电池模块,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件、至少一第二逆止件与一开口,该开口形成于该电池模块壳体上对应该卡掣件的一侧,且该开口上具有一第三逆止件,当该电池模块置于该电池槽内并位于一电连接位置,且该卡掣件位于该锁扣位置时,该第一结合件勾扣于该第二结合件,以将该电池模块锁固于该电池槽内,当该卡掣件由该锁扣位置朝向该释放位置移动时,该第一逆止件推抵该第二逆止件,且该第四逆止件推抵该第三逆止件,以将该电池模块推离该电连接位置,当该卡掣件未位于该锁扣位置时,该第一逆止件及该第二逆止件彼此阻挡,且该第三逆止件及该第四逆止件彼此阻挡,以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儒林云棠游智钦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