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田专利>正文

真空调速焖烧套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0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调速焖烧套锅,由内锅、内锅盖和外锅、外锅盖组成,外锅为双层结构,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内锅为压力内锅,其内锅调节限压阀采取了可调节的结构形式,实现锅内不同压力的调节。本装置利用断热后真空保温焖煮食物,因而实现了烹调过程中的节能,提高热效率,并能根据食品特点和快慢要求及个人需要,可调节控制烹调速度,改善烹调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适用于家庭、野外使用,亦可作冰桶使用,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炊具。(*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热真空保温焖烧的真空调速焖烧套锅。现有的一种真空不锈钢焖烧套锅,如上海环洲(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BB5型焖烧套锅,由内锅(加热煮食用),外锅(真空保温用)以及内、外锅盖组成,外锅制作为双层不锈钢容器,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利用高真空方法,使热力长时间保存在内(保温),所以内锅中食物经短暂煮沸后,放入真空外锅中,毋须火力,电能也可以利用高温继续自动烹调。其不足之处在于,煮沸时内锅内为常压,其水温始终在常压沸点100℃,即将其放入真空外锅保温时的初始温度始终≤100℃,对食物保温焖烧时间要求较长,如牛肉,焖烧时间为120分钟;其二内锅放入真空外锅内进行保温焖烧所需的时间无法按要求调节。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且可调节焖烧时间的真空调速焖烧套锅。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由内锅、外锅以及内、外锅盖组成,外锅为双层结构,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内锅盖上设有调节限压阀、阀座、安全塞、密封胶圈以及活动把手,内锅盖与内锅为环状止口联结密封承压,构成压力内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把手6与内锅盖3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调节限压阀4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一);图4为调节限压阀4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二)。本技术是在真空不锈钢焖烧套锅即真空断热保温焖煮锅的基础上采用类似于普通压力锅的压力内锅,并装有经改制的新型可调节的调节限压阀装置而成。本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由内锅2、内锅盖3以及外锅1、外锅盖5组成,外锅1为双层结构,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内锅盖3上设有调节限压阀4、安全塞7、密封胶圈15以及活动把手6,内锅盖3与内锅2为环状止口联结密封承压,构成压力内锅。外锅盖5也为双层结构,可放置保温材料,或者抽成高真空,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调节限压阀4由阀外体17、调节栓9、压簧13以及止卡装置组成,阀外体17为内空的锥形体,其上瑞两侧开有排气孔18,顶端两侧开有台阶孔,孔内装有止卡装置,止卡装置由止卡10、止卡压簧11、压环8组成,止卡10顶端为半径R的半球面,末端设有台阶置于阀外体17顶端的台阶孔内,止卡10可在止卡压簧11的作用下能在其水平轴向左右移动,阀外体17内装有阀节栓9,其间为动配合,调节栓9为一台阶轴;上部设有一组轴环,相邻两轴环间形成环槽,齿卡10顶端半球面置于该环槽内,环槽深度略小于齿卡10顶端半球面的半径R,同时止卡压簧11要保证在自由重力的作用下止卡10不会自由下移,调节栓9下部为锥形插针,其上紧套一个密封环12,锥形插针置于阀座14导气孔内,阀外体17内空下部装有压簧13,压簧13上端接在阀外体17的内凸台上,下端经垫圈19置于阀座14的凸台上,阀外体17下端固定有压盖20,压盖20与阀外体17结合将压簧13及垫圈19固定于阀外体17内,压簧13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掉落。活动把手6前端为一叉状,卡住内锅盖3上的安全塞7,下端为一止口置于内锅盖3外边缘的凸台16上,活动把手6可自由卸下。本技术之所以能实现快速焖烧和调节焖烧时间是因为其一,内锅采用了类似于普通压力锅的压力内锅2。当调节限压阀4盖在阀座14导气孔上,内锅2内装含水食物在热源上加热到阀座14导气孔放汽时,内锅2内压力大于常压,其内温度大于常压水沸点温度100℃,此时停止加热,将内锅2放入外锅1内进行断热保温焖烧的初始温度大于100℃,断热焖烧是在初始温度大于100℃的高温下进行,焖烧速度快。断热时内锅2内压力越大,其内温度就越高,焖烧的初始温度也越高,焖烧速度相应越快;其二,采用了调节限压阀4,通过调节限压阀4调节阀座14中导气孔所承受的压力大小来调节内锅2内压力,即调节焖烧的初始温度,从而达到调节断热焖烧时间之目的。当调节限压阀4盖在阀座14导气孔上,内锅2内装含水物品在热源上加热时,内锅2为压力内锅,当锅内温度未达到其压在阀座14导气上的压力P(压强)所对应的水沸点温度前,其液态水不会沸腾,汽压小于内压力P,内锅2内气体不会从阀座14导气孔经调节限压阀14中排气孔18排出,处于完全密封状态,作用在阀体上有三个向上的力和一个向下的力,即三个向上的力为①阀座14对阀体的支承力F支;②导气孔内蒸汽作用在阀体上的汽压力F汽;③压簧13压缩时作用在阀体上的弹力F弹;一个向下的力是调节限压阀4阀体总重力G,当止卡10卡入调节栓9中的某一处环槽时压簧13被压缩,由于止卡10卡入调节栓9中环槽位置的不同,压簧13被压缩的程度亦不相同,相应作用在阀体上的弹力F弹也不相同。随着不断加热,锅内压力不断升高即P值不断增大,F支会逐渐减少,当P升到一定值时,F支为0,此时如果继续加热,则P继续升高,阀体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整个阀体将被阀座14导气孔内的汽压顶起,密封环12与阀座14上顶面产生间隙δ,气体从这间隙中排出,当蒸汽排出量达到使锅内总散热量等于总吸热量时(排放蒸汽会散出大量热量),锅内温度不再升高,锅内含水食品处于沸腾状态,P也不再增加,阀体达到新的平衡,这时G=F汽+F弹,由于δ值较小忽略不计,由此得出,F弹给定一个值,对应有一个P值,也就是止卡10止卡入调节栓9环槽中的一个位置时相应有一个P值,由于锅内P与水的沸点温度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通过调节压簧13被压缩量的大小来调节水的沸点温度。设止卡10分别卡入调节栓9不同的环槽时,压簧13对应长度分别为L初、L2、L3、L4,(这里设有四个环槽,也可根据需求设多个环槽),因为L初>L2>L3>L4,由上述分析出P初>P2>P3>P4,使P初等于内锅2内最大额定压力Pmax,P4最小为0,从而实现P值从0至Pmax的调节,最终完成锅内温度从100℃到Pmax对应沸点温度的调节,改变焖烧保温时的初始温度,实现对焖烧时间的调节控制,因为初始温度的提高可以相应减少焖烧时间。使用时首先取出压力内锅2,将食物及调料放入内锅2,加入适量水,用活动把手6将内锅盖3盖好,插上调节限压阀4,然后将内锅2放在热源上加热烧煮,直至煮沸排气孔放汽,便停止加热,将压力内锅2迅速放入真空外锅1内,盖上外锅盖5,内锅中的食物在高温下自动烹调。加热前可根据对焖烧速度的快慢要求调整调节栓9在调节限压阀4上的位置,当止卡10卡入调节栓9上端第一个环槽,加热煮沸时,内锅2内压力最大,其内温度最高,焖烧速度最快。当止卡10卡入调节栓9下端最末一个环槽,加热煮沸时,内锅2内压力最小,其内温度最低,焖烧速度最慢。本技术外锅1及外锅盖5具有极好保温隔热效果,可取出内锅2作保温桶及冰桶使用。由于内锅1内层由上至下缩成两格或多格缩颈,可配相应尺寸隔板,以叠放多个碗盘作保温用。另外本装置中的调节限压阀4亦可与现有的普通压力锅相配合使用,也可以达到调节限压阀的目的,实现对烹调食物的不同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装置采取压力内锅的结构,再加上真空外锅和保温外锅盖,烹调过程是断热后在高温下进行,因而能提高热效率。2、由于本装置压力内锅上的调节限压阀采用了可调节的结构形式,真空保温的初始温度得以提高和调节,因而可根据食品特点和快慢要求,以及个人需要,实现调节控制烹调速度,改善烹调质量,且操作简便。3、由于本装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调速焖烧套锅,由内锅2、内锅盖3及外锅1、外锅盖5组成,外锅1为双层结构,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其特征在于内锅盖3上设有调节限压阀4、阀座14、安全塞7、密封胶圈15以及活动把手6,内锅盖3与内锅2为环状止口联结,构成压力内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调速焖烧套锅,由内锅2、内锅盖3及外锅1、外锅盖5组成,外锅1为双层结构,内抽高真空并装有消气剂,其特征在于内锅盖3上设有调节限压阀4、阀座14、安全塞7、密封胶圈15以及活动把手6,内锅盖3与内锅2为环状止口联结,构成压力内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调速焖烧套锅,其特征在于,调节限压阀4由阀外体17、调节栓9、压簧13以及止卡装置组成,阀外体17为内空的锥形体,上端两侧开有排气孔18,顶端两侧开有台阶孔,孔内装有止卡装置,止卡装置由止卡10、止卡压簧11、压环8组成,止卡10顶端为半径R的半球面,末端设有台阶置于阀外体17顶端的台阶孔内,止卡10后接止卡压簧11、止卡压簧11由环状压环8固定,止卡10可在止卡压簧11的作用下能在其水平轴向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田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