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式自动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的自动饭煲,其由锅、锅盖,热交换煲、导热管,加热桶,隔热层、外壳,燃烧接口,自点火燃烧器和温控装置组成,所说的热交换煲内腔与锅的外壁间,有可储存导热介质的空间,其底部有导热管,所说的自点火燃烧器为燃油式燃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新的自动加热和控温饭煲,适于大量煮制食品和保温,比如可自动煮熟能供25~500人吃的米饭,并对其进行长时间保温。(*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电饭煲以其能自动煮沸、保温的特性深受欢迎。但由于饭锅容积的限制,现在还没有能供餐馆或单位食堂使用的自动饭煲。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的自动饭煲。本技术由锅、锅盖,热交换煲、导热管,加热桶,隔热层、外壳,燃烧接口,自点火燃烧器和温控装置组成,所说的锅是敞口容器,锅盖扣于锅上,锅放入热交换煲的敞口中,热交换煲内腔与锅的外壁间有可储存导热介质的空间,底部有导热管,热交换煲装在加热桶内,加热桶置于外壳内,加热桶与外壳之间隔有隔热层,燃烧接口装在加热桶下部,自点火燃烧器接在燃烧接口上,温控装置装在自点火燃烧器上。本技术所说的自点火燃烧器为燃油式燃烧器。本技术所说的加热桶,其内腔与热交换煲间装有螺旋烟道,上部装有排烟口。本技术实现了新的自动加热和控温饭煲,所说锅的容积可做大,甚至可以做得很大,燃油式燃烧器加热快,特别适于自动煮、蒸大量的食品,如可自动煮熟能供25~500人吃的米饭,并对其进行长时间保温。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2-锅盖,3-热交换煲,4-导热管,5-导热介质(油),6-加热桶,7-隔热层,8-外壳,9-燃烧接口,10-自点火燃烧器,11-温控装置,12-螺旋烟道,13-排烟口,14-脚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经燃烧接口(9)喷入加热桶(6)内的燃油(如重油、柴油等),被自点火燃烧器(10)点燃后烧热加热桶(6),储存于热交换煲(3)及其底部导热管(4)中的导热介质(5)-导热油,被加热桶(6)加热,并将热量传到置于热交换煲(3)内的锅(1)壁上,使锅(1)内的食品(如加了适量水的大米等)被煮沸、煮熟。在食品加热(煮熟)或保温过程中,热交换煲(3)和锅(1)内温度的高、低由温控装置(11)调节,在加热桶(6)内温度高到一定值时,温控装置(11)的温敏元件将此温度传至自点火燃烧器(10),燃烧器自动息火使锅(1)内的温度不至过高;同样地,加热桶(6)内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自点火燃烧器(10)根据来自温敏元件的低温信号自动点火点燃燃油,通过加热桶(6)对锅(1)内的食品进行保温。加热桶(6)与外壳(8)之间的隔热层(7),使加热桶(6)内的热量极少损失,保证了本技术的高热效率。燃油燃烧时,在加热桶(6)中产生的少量油烟,经螺旋烟道(12)被排烟口(13)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式自动饭煲,由锅(1)、锅盖(2)、外壳(8)和温控装置(11)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热交换煲(3)、导热管(4),加热桶(6),隔热层(7),燃烧接口(9)和自点火燃烧器(10),所说的锅(1)是敞口容器,锅盖(2)扣于锅(1)上,锅(1)放入热交换煲(3)的敞口中,热交换煲(3)内腔与锅(1)的外壁间,有可储存导热介质(5)的空间,其底部有导热管(4),热交换煲(3)装在加热桶(6)内,加热桶(6)置于外壳(8)内,加热桶(6)与外壳(8)之间隔有隔热层(7),燃烧接口(9)装在加热桶(6)下部,自点火燃烧器(10)接在燃烧接口(9)上,温控装置(11)装在自点火燃烧器(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式自动饭煲,由锅(1)、锅盖(2)、外壳(8)和温控装置(11)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热交换煲(3)、导热管(4),加热桶(6),隔热层(7),燃烧接口(9)和自点火燃烧器(10),所说的锅(1)是敞口容器,锅盖(2)扣于锅(1)上,锅(1)放入热交换煲(3)的敞口中,热交换煲(3)内腔与锅(1)的外壁间,有可储存导热介质(5)的空间,其底部有导热管(4),热交换煲(3)装在加热桶(6)内,加热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静烈骑士厨房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