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美建专利>正文

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7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包括筒段、气流驱动装置、横杆、实验模型,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所产生气流通往所述筒段,所述横杆与所述筒段固定连接,所述实验模型转动地连接于横杆。气流驱动装置所产生的气流吹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上产生的空气动力与重力相抵消,达到平飞状态。对实验模型的机翼形状或尾翼角度进行调整,实验模型将处于不同的平飞迎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演示飞机模型在流场中上升或下降,无法对比不同机翼形状或尾翼角度对飞行姿态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飞机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通过测量平飞迎角,可以对比不同构型下飞机模型所受的空气动力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学教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
技术介绍
飞机主要升力来源是机翼,而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对升力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在相同气流迎角和相同安装角下,上凸翼型升力大于平直翼型,而平直翼型升力大于下凹翼型。在航空科研领域,经常使用风洞来测量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完备的风洞通常使用高功率风扇或高压气罐产生稳定的气流,使用测力、测压等各类传感器测量实验模型,整个设备庞大,建造和使用成本高。在航空科普教学领域,也会使用一些简易风洞装置演示飞机升力原理,但是功能比较简单,只能演示飞机模型在流场中上升或下降,无法定量对比不同机翼形状或不同操作面角度对飞行姿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科普教学使用的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演示飞机模型上下升降,不能定量对比机翼形状和操作面角度与飞行姿态的关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包括筒段、气流驱动装置、横杆、实验模型,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筒段的一端,所述气流驱动装置所产生气流通往所述筒段内,所述筒段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杆,所述实验模型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上。优选地,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电源、马达和螺旋桨,所述电源为所述马达提供电能,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而形成气流。优选地,所述筒段内设置整流栅格,所述整流栅格位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的螺旋桨前方,所述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气流穿过所述整流栅格并通往所述筒段内。优选地,所述实验模型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设置机翼插槽,机翼穿进并卡接于机翼插槽。优选地,所述机身设置尾翼插槽,尾翼穿进并卡接于尾翼插槽。优选地,所述实验模型前部设置挂孔,通过所述挂孔安装于所述横杆,所述实验模型在气流的吹动下可绕横杆自由旋转。优选地,所述实验模型重心位于挂孔后方,在无气流吹动时,实验模型处于自然垂落状态,在有气流吹动时,实验模型处于平飞状态。优选地,所述横杆中间设置限位装置,限制实验模型沿横杆横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实验模型附近设置标尺。优选地,所述标尺设置于实验模型后方。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实验设备可以演示飞机平飞的状态,当机翼的形状或尾翼的角度发生变化时,飞机模型处于不同的平飞迎角,并可通过标尺测量飞机模型的平飞迎角,从而认识机翼形状或者尾翼角度对平飞迎角的影响。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气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实验模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实验模型组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实验模型自然垂落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实验模型平飞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的横杆限位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包括筒段1、气流驱动装置2、横杆3、实验模型4。气流驱动装置2安装设置于筒段1的一端,气流驱动装置2所产生气流通往筒段1内,横杆3固定连接在筒段1内,实验模型4转动地连接于横杆3上。如图3所示,气流驱动装置2包括螺旋桨21、马达22和电源23,电源23为马达22提供电能,马达22驱动螺旋桨21转动,从而形成气流。如图2所示,筒段1内设置整流栅格11,该整流栅格11位于气流驱动装置2的螺旋桨21的前方,螺旋桨21转动产生的气流穿过所述整流栅格11并通往所述筒段1内,用以提高气流流场品质。如图4和图5所示,实验模型4包括机身41和机翼42,机身41设置机翼插槽412,机翼42穿进并卡接于机翼插槽412。机身41设置尾翼插槽413,尾翼43穿进并卡接于尾翼插槽413。实验模型4前部设置挂孔411,通过挂孔411安装于横杆3,实验模型4在气流的吹动下可绕横杆3自由旋转。实验模型4重心位于挂孔411后方。如图6所示,在无气流吹动时,实验模型4处于自然垂落状态。如图7所示,在有气流吹动时,实验模型4处于平飞状态。优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横杆3中间设置限位装置31,限制实验模型4沿横杆3横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实验模型4附近设置标尺5,以便观察实验模型4旋转角度。优选地,所述标尺5设置于实验模型4后方。本技术的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变型,总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范围内的所有改进都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段、气流驱动装置、横杆、实验模型,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筒段的一端,所述气流驱动装置所产生气流通往所述筒段内,所述筒段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杆,所述实验模型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实验模型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设置机翼插槽,机翼穿进并卡接于机翼插槽,所述机身设置尾翼插槽,尾翼穿进并卡接于尾翼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段、气流驱动装置、横杆、实验模型,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筒段的一端,所述气流驱动装置所产生气流通往所述筒段内,所述筒段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杆,所述实验模型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实验模型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设置机翼插槽,机翼穿进并卡接于机翼插槽,所述机身设置尾翼插槽,尾翼穿进并卡接于尾翼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电源、马达和螺旋桨,所述电源为所述马达提供电能,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而形成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模型空气动力原理演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段内设置整流栅格,所述整流栅格位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的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建
申请(专利权)人:孙美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