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66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RFID识别装置、红外检测组件以及道闸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道闸组件的两侧,所述道闸组件包括机箱和位于机箱两侧的两个折叠格栅,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折叠格栅转动折叠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由驱动件和传动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比对进出人员人脸信息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比对,同时识别出厂车辆RFID标识,当两者都满足条件时,道闸抬杆,人车通过,且红外对射接收器感应到有阻挡时,道闸不落杆。节约了看车人员的成本。提高了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库人车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电子车辆车牌检测系统的出现,通过电子检测车牌和车主信息的方式代替人工的检测,增加了汽车行驶的便捷性,工作效率高,通行量大,大大降低了车库入口车辆拥堵的现象。常规的人车识别装置仍然存在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在车库的进出口仍然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消耗,降低了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RFID识别装置、红外检测组件以及道闸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道闸组件的两侧,所述道闸组件包括机箱和位于机箱两侧的两个折叠格栅,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折叠格栅转动折叠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由驱动件和传动件组成,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红外检测组件由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组成,所述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闸道口的两侧,位于闸道口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红外对射接收器固定在杆体上,并且分别位于盖杆体的上下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制装置由CPU模块、电源模块、数据库模块以及复位模块组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脸识别装置、RFID识别装置、红外对射接收器、伸缩杆和驱动件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杆采用电控的气动推杆或液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上具有环形的LED补光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传动件为皮带-皮带轮结构或齿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人车识别装置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RFID识别装置、红外对射接收器以及道闸组件,通过比对进出人员人脸信息和数据库中信息进行比对,同时识别出厂车辆RFID标识,当两者都满足条件时,道闸抬杆,人车通过,且红外对射接收器感应到有阻挡时,道闸不落杆。节约了看车人员的成本。提高了通行效率。2、本技术中,红外对射接收器工设置两组,分别位于道闸组件两侧,到这组件设置有两个折叠格栅,当闸道口发生车两个堵塞的问题,为防止后车违规跟车进入,位于外侧的红外对射接收器检测到车辆通过后立即关闭位于外侧的折叠格栅,进而阻止后车跟随进入。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车识别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车识别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人脸识别装置;2、RFID识别装置;3、红外对射接收器;4、折叠格栅;5、机箱;6、控制装置;7、伸缩杆;8、驱动件;9、传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1、RFID识别装置2、红外检测组件以及道闸组件,红外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道闸组件的两侧,道闸组件包括机箱5和位于机箱5两侧的两个折叠格栅4,机箱5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6以及用于驱动折叠格栅4转动折叠的驱动部,驱动部由驱动件8和传动件9组成,人脸识别装置1的底部设有伸缩杆7,红外检测组件由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组成,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闸道口的两侧,位于闸道口同一侧的两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固定在杆体上,并且分别位于盖杆体的上下两侧。位于机箱5一侧的红外检测组件和折叠格栅4构成一组,通过红外对射接收器3检测障碍物,当检测无障碍后,立即关闭同一侧的折叠格栅4,阻止后车跟随进入。具体的,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6由CPU模块、电源模块、数据库模块以及复位模块组成。具体的,如图2所示,人脸识别装置1、RFID识别装置2、红外对射接收器3、伸缩杆7和驱动件8均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伸缩杆7采用电控的气动推杆或液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如图2所示,人脸识别装置1上具有环形的LED补光灯。具体的,如图2所示,驱动件8为伺服电机,传动件9为皮带-皮带轮结构或齿轮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工作原理:车辆行驶至闸道口后,先通过RFID识别装置2识别车辆的RFID标识,同时位于折叠格栅4前的红外对射接收器3检测车辆的高度,当位于上端的红外对射接收器3检测无障碍时,控制装置6判断为轿车,控制伸缩杆7位于较低的位置,再通过人脸识别装置1对驾驶员进行过识别,与控制装置6中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当面部识别与RFID识别同时满足时,驱动件8启动带动传动件9使两个折叠格栅4向上转动,打开闸道口使车辆通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装置(1)、RFID识别装置(2)、红外检测组件以及道闸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道闸组件的两侧,所述道闸组件包括机箱(5)和位于机箱(5)两侧的两个折叠格栅(4),所述机箱(5)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6)以及用于驱动折叠格栅(4)转动折叠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由驱动件(8)和传动件(9)组成,所述人脸识别装置(1)的底部设有伸缩杆(7),所述红外检测组件由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组成,所述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闸道口的两侧,位于闸道口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红外对射接收器(3)固定在杆体上,并且分别位于盖杆体的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装置(1)、RFID识别装置(2)、红外检测组件以及道闸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道闸组件的两侧,所述道闸组件包括机箱(5)和位于机箱(5)两侧的两个折叠格栅(4),所述机箱(5)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6)以及用于驱动折叠格栅(4)转动折叠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由驱动件(8)和传动件(9)组成,所述人脸识别装置(1)的底部设有伸缩杆(7),所述红外检测组件由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组成,所述四个红外对射接收器(3)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闸道口的两侧,位于闸道口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红外对射接收器(3)固定在杆体上,并且分别位于盖杆体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车库进出口人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由C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一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