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出线孔防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42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带铠装,所述钢带铠装的内腔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带屏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的出线孔防漏组件主要包含不锈钢安装底座、不锈钢锥形密封套、弹性锥形橡胶塞和锁紧螺帽组成,根据出线数量的多少将不锈钢锥形密封套焊接与安装底座上,将安装底座焊接于汽轮机轴承箱上,将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穿过底座和锥形密封腔,再将轴承测温元件的阻油段穿过锥形橡胶塞和锁紧螺帽,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帽来使锥形橡胶塞受力,锥形橡胶塞受力后会向内向外扩张,从而利用卡套密封的原理达到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出线孔防漏组件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出线孔防漏组件。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以及其它旋转机械轴承温度测温元件不同程度存在渗油现象,严重影响现场文明生产,并在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同时影响温度元件的测量精度。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以及其它旋转机械轴承温度的渗漏治理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在出线孔处用密封胶封堵处理或普通胶塞进行密封,效果不理想,还会存在渗漏情况,同时因穿线胶塞孔径固定导致测量元件引线无法拉伸,通用性差;在轴承温度测量元件引出线出轴承箱的位置采用航空插头连接,让油渗漏到轴承箱内部,避免往外渗油,此方案容易导致信号干扰波动,不稳定;在轴承温度测量元件中部增加一段普通的阻油环结构,它的结构原理为阻油段将各线芯独立分开,将屏蔽层断开,中间充填环氧树脂,外加不锈钢保护管,从而达到阻断虹吸通道的目的,此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渗漏,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还会出现渗漏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出线孔防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出线孔防漏组件,具备在汽轮机以及其它旋转机械轴承温度测量可靠性的前提下彻底解决线芯毛细管虹吸导致的渗油现象和出线孔渗漏现象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带铠装,所述钢带铠装的内腔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带屏蔽,所述铜带屏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外半导电屏蔽,所述外半导电屏蔽的内腔设置有导体。优选的,所述导体与外半导电屏蔽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层,所述纳米材料填充层的厚度为铜带屏蔽半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铜带屏蔽与内护层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物。优选的,所述铜带屏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铜带屏蔽呈品字状排列。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的出线孔防漏组件,包括不锈钢安装底座,所述不锈钢安装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不锈钢锥形密封套,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内腔的顶部嵌设有弹性锥形橡胶塞,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表面的顶部栓接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的插接有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弹性锥形橡胶塞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弹性锥形橡胶塞位于凹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安装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通孔的内部与通孔的内壁焊接。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表面的顶部开设有与锁紧螺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锁紧螺帽通过外螺纹与不锈钢锥形密封套的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锁紧螺帽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孔,且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通过第一圆孔贯穿锁紧螺帽并延伸至锁紧螺帽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弹性锥形橡胶塞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且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通过第二圆孔贯穿弹性锥形橡胶塞并延伸至弹性锥形橡胶塞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优化的出线孔防漏组件主要包含不锈钢安装底座、不锈钢锥形密封套、弹性锥形橡胶塞和锁紧螺帽组成,根据出线数量的多少将不锈钢锥形密封套焊接与安装底座上,将安装底座焊接于汽轮机轴承箱上,将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穿过底座和锥形密封腔,再将轴承测温元件的阻油段穿过锥形橡胶塞和锁紧螺帽,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帽来使锥形橡胶塞受力,锥形橡胶塞受力后会向内向外扩张,从而利用卡套密封的原理达到密封的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改进后的带有阻油环的全不锈钢铠装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及配合使用出线孔防漏组件可以彻底解决汽轮机及其它旋转机械轴承测温元件渗油现象,且可以引申应用其它旋转机械轴承温度及其它参数的测量系统中,都可解决渗漏问题,而且改进后的全不锈钢铠装的测温元件在满足柔性布线的需求下具有更强的耐磨性和耐冲刷性,大大延长了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外护套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不锈钢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锈钢锥形密封套与安装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不锈钢锥形密封套与锁紧螺栓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凹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弹性锥形橡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护套;2、钢带铠装;3、内护层;4、铜带屏蔽;5、外半导电屏蔽;6、导体;7、纳米材料填充层;8、纳米材料填充物;9、不锈钢安装底座;10、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1、弹性锥形橡胶塞;12、锁紧螺帽;13、凹槽;14、通孔;15、第一圆孔;16、第二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带铠装2,钢带铠装2的内腔设置有内护层3,内护层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带屏蔽4,铜带屏蔽4与内护层3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物8,铜带屏蔽4的数量为三个,铜带屏蔽4呈品字状排列;铜带屏蔽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外半导电屏蔽5,外半导电屏蔽5的内腔设置有导体6,导体6与外半导电屏蔽5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层7,纳米材料填充层7的厚度为铜带屏蔽4半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铜带屏蔽4与内护层3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物8;请参阅图2-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出线孔防漏组件,包括不锈钢安装底座9,不锈钢安装底座9的顶部焊接有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不锈钢安装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的一端贯穿通孔14并延伸至通孔14的内部与通孔14的内壁焊接;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内腔的顶部嵌设有弹性锥形橡胶塞11,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弹性锥形橡胶塞11相适配的凹槽13,弹性锥形橡胶塞11位于凹槽13的内腔;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表面的顶部栓接有锁紧螺帽12,锁紧螺帽12的插接有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表面的顶部开设有与锁紧螺帽12相适配的外螺纹,锁紧螺帽12通过外螺纹与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的表面螺纹连接;锁紧螺帽1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孔15,且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通过第一圆孔15贯穿锁紧螺帽12并延伸至锁紧螺帽12的外部;弹性锥形橡胶塞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16,且轴承测温元件延伸线通过第二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带铠装(2),所述钢带铠装(2)的内腔设置有内护层(3),所述内护层(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带屏蔽(4),所述铜带屏蔽(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外半导电屏蔽(5),所述外半导电屏蔽(5)的内腔设置有导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带铠装(2),所述钢带铠装(2)的内腔设置有内护层(3),所述内护层(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带屏蔽(4),所述铜带屏蔽(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外半导电屏蔽(5),所述外半导电屏蔽(5)的内腔设置有导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6)与外半导电屏蔽(5)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层(7),所述纳米材料填充层(7)的厚度为铜带屏蔽(4)半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屏蔽(4)与内护层(3)之间填充有纳米材料填充物(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屏蔽(4)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铜带屏蔽(4)呈品字状排列。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进的汽轮机轴承测温元件的出线孔防漏组件,包括不锈钢安装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安装底座(9)的顶部焊接有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内腔的顶部嵌设有弹性锥形橡胶塞(11),所述不锈钢锥形密封套(10)表面的顶部栓接有锁紧螺帽(12),所述锁紧螺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杰李利明高洋李庭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