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36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中间穿设有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闸瓦片,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设置有气缸,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向背一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分为连接端和检测端,连接端与抱闸臂固定连接,距离检测端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支持件,触摸传感器与检测端的距离设置为闸瓦片的磨损最大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电梯主机闸瓦磨损程度进行检测,解决因电梯主机闸瓦磨损过多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梯在使用时也必须达到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乘坐舒适等要求,同时电梯还必须配备安全保护装置,以便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够紧急制停,其中,电梯主机闸瓦是电梯制停的重要部件,电梯能够安全停在轿门平层位置,保证乘客安全进出电梯轿厢,主要就是靠电梯主机闸瓦抱住主机曳引轮,致使曳引轮不能转动。在实际使用中,一般电梯并未对电梯主机闸瓦进行安全检测,当电梯使用年限过久时,电梯在停梯过程中或停梯后,因主机闸瓦磨损的原因而不能有效的制停电梯,导致乘客在进出电梯轿厢时,电梯轿厢会出现意外移动的情况,这会给乘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能够对电梯主机闸瓦磨损程度进行检测,解决因电梯主机闸瓦磨损过多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中间穿设有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闸瓦片,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的下部均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向背一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分为连接端和检测端,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均与检测杆的检测端固定连接,距离检测端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支持件,支持件靠近检测端的一端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触摸传感器电连接有信号发射器,触摸传感器与检测端的距离设置为闸瓦片的磨损最大值;在气缸的作用下,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抱住电梯的曳引轮,使得闸瓦片与曳引轮相互摩擦达到刹车的效果,当第一抱闸臂上的闸瓦片磨损到最大程度时,与第一抱闸臂固定连接的检测杆会触碰到触摸传感器,发出信号,工作人员接收到信号后能够及时对闸瓦片进行更换,防止因闸瓦片磨损过多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所述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均开设有条形通槽,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抱闸臂上的条形通槽和第二抱闸臂上的条形通槽,并固定连接在另一支撑架上,条形通槽的宽度与限位杆直径相等,条形通槽的高度是限位杆直径的若干倍;条形凹槽的便于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旋转,并且只能单方向旋转,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所述限位杆和气缸之间的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第二抱闸臂的一端设置有螺母,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片,挡片与第一抱闸臂之间的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片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抱闸臂上;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旋转抱住曳引轮的过程更加稳定,并且能够减轻气缸的作用力,增长气缸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支持件包括第一支持杆、第二支持杆和第三支持杆,触摸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持杆靠近检测端的一侧,第一支持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持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持杆远离第一支持杆的一侧与第三支持杆固定连接,第三支持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在气缸的作用下抱住电梯的曳引轮,使得闸瓦片与曳引轮相互摩擦达到刹车的效果,通过检测杆与触摸传感器的配合设置,当第一抱闸臂上的闸瓦片磨损到最大程度时,与第一抱闸臂或第二抱闸臂固定连接的检测杆会触碰到触摸传感器,发出信号,工作人员接收到信号后能够及时对闸瓦片进行更换,防止因闸瓦片磨损过多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均设置有检测杆和相应的触摸传感器,使得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闸瓦片的磨损都能被检测到,可以单独对其中先达到磨损最大值的闸瓦片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其中,底板1、曳引轮2、支撑架3、连接板4、螺栓5、限位杆6、第一抱闸臂701、第二抱闸臂702、条形通槽8、闸瓦片9、气缸10、连接杆11、螺母12、挡片13、弹簧14、检测杆15、第一支持杆161、第二支持杆162、第三支持杆163、触摸传感器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支撑架3,支撑架3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与底板1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限位杆6,限位杆6中间穿设有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上部均开设有条形通槽8,限位杆6一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架3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抱闸臂701上的条形通槽8和第二抱闸臂702上的条形通槽8,并螺纹连接在另一支撑架3上,条形通槽8的宽度与限位杆6直径相等,条形通槽8的高度是限位杆6直径的若干倍;条形凹槽的设置便于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旋转,并且只能单方向旋转,不会发生偏移。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闸瓦片9,电梯的曳引轮2设置在两个闸瓦片之间,曳引轮2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的下部均与底板1铰接,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上部设置有气缸10,气缸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铰接,限位杆6和气缸10之间的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上穿设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靠近第一抱闸臂70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2,另一端焊接有挡片13,挡片13与第一抱闸臂701之间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挡片13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抱闸臂701上;在弹簧14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旋转抱住曳引轮2的过程更加稳定,并且能够减轻气缸10的作用力,增加气缸10的使用寿命。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向背一侧的上部均焊接有检测杆15,检测杆15分为连接端和检测端,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均与检测杆15的连接端焊接,距离检测端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支持件,支持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持杆161、第二支持杆162和第三支持杆163,第一支持杆161靠近检测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摸传感器17,触摸传感器17电连接有信号发射器,触摸传感器17与检测端的距离设置为闸瓦片9的磨损最大值,第一支持杆161的下端与第二支持杆162连接,第二支持杆162远离第一支持杆161的一侧与第三支持杆163连接,第三支持杆16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上。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抱闸臂701和第二抱闸臂702在气缸10的作用下抱住曳引轮2,使得闸瓦片9与曳引轮2相互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中间穿设有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闸瓦片,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的下部均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向背一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分为连接端和检测端,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均与检测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距离检测端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支持件,支持件靠近检测端的一端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触摸传感器电连接有信号发射器,触摸传感器与检测端的距离设置为闸瓦片的磨损最大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中间穿设有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闸瓦片,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的下部均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转动连接,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向背一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检测杆分为连接端和检测端,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均与检测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距离检测端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支持件,支持件靠近检测端的一端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触摸传感器电连接有信号发射器,触摸传感器与检测端的距离设置为闸瓦片的磨损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主机闸瓦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闸臂和第二抱闸臂上部均开设有条形通槽,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抱闸臂上的条形通槽和第二抱闸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立邹瑜张雷张东平邹同锋吕潇邱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