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025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眼底二值图像;进行图像相减,得到患者眼底图像的变化结果。通过上述的方法实现了对患者眼底图像的跟踪观测,诊疗端能够获取显示患者眼底的变化的图像,具有使得眼底变化易读、便于医生进行诊断,且能够增强诊断结果可靠性的优点。果可靠性的优点。果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图像分割、图像二值化、图像相减的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眼底图像的长期跟踪观测是眼底疾病患者,或者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眼底异变的人群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医疗项目。近年来,随着眼底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眼底异变患者的眼底监测需求增加,对于长期跟踪观测某一患者的眼底图像变得更加迫切。长期跟踪观测同一患者的眼底图像,有利于医生或患者掌握患者自身眼底的变化,对其相关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及时做出有利于患者的诊疗方案,降低患者病情进一步加深的风险。
[0003]就目前来说,对于患者的眼底进行跟踪观测的方案基本上是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历本、或者电脑系统里存储的患者眼底图像进行分析参考,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简洁清晰的系统来辅助医生完成这一工作。然而,病例本缺乏规范性和可读性,医生电脑里存储的某一患者的眼底图像可能记录了患者长期的诊断结果,但是医生往往需要从头到尾通过肉眼观察进行主观判断,这种情况很容易判断不准确,甚至严重失误,因为医生的电脑存储的眼底图像往往很多很杂,不构成长期跟踪观察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获取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br/>[0007]进行图像分割;
[0008]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眼底二值图像;
[0009]进行图像相减,得到患者眼底图像的变化结果。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的方法为:
[0011]设定拍摄要求,拍摄要求包括眼底图像大小、拍摄视场以及位置要求;
[0012]采集患者眼底图像;
[0013]与拍摄要求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调整采集患者眼底图像的角度,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拍摄要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如下:
[0015]对眼底图像中的黄斑中心进行定位,确定黄斑中心在眼底图像中的坐标位置;
[0016]将坐标位置与坐标位置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调整采集患者眼底图像的角度,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要求包括黄斑中心与眼底图像中心重合、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左侧半幅图像的中心以及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右侧半幅图像的中心。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分割用于将眼底图像中眼底的黄斑和毛细血管分割开来。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二值化处理用于去除眼底图像中由于拍摄条件的变化产生的背景干扰。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相减的对象是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的眼底二值图像。
[0021]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系统,包括图片拍摄系统和诊疗端。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片拍摄系统包括眼底相机系统和眼底图像处理系统,所述眼底图像处理系统包括眼底图像对准模块和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4]眼底相机系统的拍摄角度可调节,用于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
[0025]眼底图像对准模块设置了拍摄要求,用于进行眼底黄斑中心的定位,确定眼底黄斑中心在眼底图像中的坐标位置,将坐标位置与拍摄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给眼底相机系统作为拍摄角度调节的依据;
[0026]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获取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并存储,进行图像分割、图像二值化处理以及图像相减,得到患者眼底图像的变化结果,并将结果传输给诊疗端。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的优点为:
[0028]该方法简化了患者的眼底图像数据,使得眼底变化的结果易读,其涉及的模块便于构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在先技术中采用医生主观判读的方式对患者眼底图像进行分析诊断,这样从本质上对医生的诊疗水平要求很高,诊断准确的难度大。本方法中采用图像分割、图像二值化、图像相减等技术对患者的眼底图像进行前期处理,使其成为具备满足一定判读标准规范的眼底图像数据,然后医生再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眼底图像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得出诊断结果,排除了可能的存在的眼底图像噪声干扰、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后的患者眼底图像直接反映出了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

患者,2

眼底相机系统,3

眼底图像处理系统,301

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2

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4

诊疗端,5

医生;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的实现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进一步清楚的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了简单易读的结构框架图,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真正目的。此外,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俗易懂,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细节表述并不严格追求专业性,只要彼此功能不冲突,相互结合即可。
[0033]结合图1所示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
的系统,其设置于患者1和医生5之间,包括图片拍摄系统和诊疗端4,图片拍摄系统包括眼底相机系统2和眼底图像处理系统3,眼底图像处理系统3包括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1和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302,其中
[0034]眼底相机系统2可以直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可以自动进行角度调节的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和自动调节拍摄角度的功能,眼底相机系统2拍摄角度的可调范围为竖直方向
±5°
和水平方向
±5°
并与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1连接;
[0035]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1设置了拍摄要求,拍摄要求包括:眼底图像大小、拍摄视场以及位置要求,比如:将眼底图像大小设定为500万像素,将拍摄视场设定为45
°
,位置要求包括包括黄斑中心与眼底图像中心重合、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左侧半幅图像的中心以及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右侧半幅图像的中心,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1可以完成眼底黄斑中心的定位及眼底黄斑中心在眼底图像中的坐标位置的提取,将该坐标位置与位置要求中的其中一项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给眼底相机系统2作为拍摄角度调节的依据,眼底相机系统2根据眼底图像对准模块301的反馈信号自动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并将该眼底图像传输给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30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眼底二值图像;进行图像相减,得到患者眼底图像的变化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不同时间点眼底图像的方法为:设定拍摄要求,拍摄要求包括眼底图像大小、拍摄视场以及位置要求;采集患者眼底图像;与拍摄要求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调整采集患者眼底图像的角度,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其中,与拍摄要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如下:对眼底图像中的黄斑中心进行定位,确定黄斑中心在眼底图像中的坐标位置;将坐标位置与坐标位置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调整采集患者眼底图像的角度,拍摄满足拍摄要求的眼底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要求包括黄斑中心与眼底图像中心重合、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左侧半幅图像的中心以及黄斑中心位于眼底图像右侧半幅图像的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跟踪观测患者眼底图像变化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分割用于将眼底图像中眼底的黄斑和毛细血管分割开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跟踪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吴春波张培茗曾祥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观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