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96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近视防控领域,具体公开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包括设置于平底镜片的中心区和渐进离焦区。渐进离焦区,环绕所述中心区设置;所述渐进离焦区由若干层微透镜阵列层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为8边形;其中,任一微透镜阵列层均由若干个等距的微透镜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的棱角均设有一个微透镜,所述渐进离焦区上下两侧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之间为像散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加工制造、易于镀膜、易于佩戴时的瞳孔校准。此外,每个微透镜均采用非球面设计,且每圈微透镜的设计不同,整体微透镜的非球面的包络面呈自由曲面分布,渐进离焦度精细。渐进离焦度精细。渐进离焦度精细。

Flat bottom progressive defocus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近视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底式的渐进离焦镜片。

技术介绍

[0002]近视是常见的人类视觉障碍,在我国有70%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近视的影响。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形象,还可能引起眼部疾病,所以延缓青少年眼睛近视的发展势在必行。目前,广泛运用于近视控制的方法有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和渐进离焦镜片。
[0003]渐进离焦镜片是由依视路在1959年专利技术的,依视路取名“万里路”。渐进离焦镜片专利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老年人看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不同光度,需要频繁更换镜片的问题,为老视患者提供自然、方便和舒适的矫正方式,戴上渐进镜就像是用摄像机摄像,一副镜片既可以看清远处,又可以看清近处,还可以看清中距离物体。这种特殊镜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象鼻子的形状。人们使镜片前表面曲率从顶部到底部连续地增加,可以使其屈光力相应变化,即屈光力从位于镜片上部的远用区,逐渐、连续地增加,直至在镜片底部的近用区达到所需近用屈光度数。随着“近视发展和调节理论”的研究,渐进多焦点镜片慢慢应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之中—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近视研究者所认同的事实,有关其发生和发展机理的学说很多,“调节理论”是其中之一。经典的调节理论认为,近距离阅读时使用了调节,长时间使用调节,将产生调节痉挛,引起眼轴增长,就使得近视发生,随着进一步长时间阅读工作,使得近视加深。基于调节和近视发生发展的理论,研究者使用近距离阅读附加方法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发展。
[0004]近几年,渐进多焦点镜片在国内呈现极快的发展和普及状态。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依视路、星趣控、新乐学等。但是,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针对的对象都是已经近视的人群,镜片都是在近视镜片的基础上附加渐进离焦的设计,以此来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加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没有考虑那些没有近视,但由于其视网膜并非完美成像,带有远视离焦,导致在成长过程中眼轴逐渐变长,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近视的青少年人群。显然,这类产品是不适用于这一类人群的,因为不管是依视路、星趣控还是新乐学本质上都是近视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底式的渐进离焦镜片,镜片基底为平片,中心区不带有屈光度调节功能,而离焦区采取渐进离焦的方式,适用于没近视但有近视趋势的人群的近视防控,填补了目前渐进离焦镜片行业的一个空白。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包括设置于平底镜片的
[0008]中心区,
[0009]渐进离焦区,环绕所述中心区设置;
[0010]所述渐进离焦区由若干层微透镜阵列层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为8边形;
[0011]其中,任一微透镜阵列层均由若干个等距的微透镜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的棱角均设有一个微透镜,
[0012]所述渐进离焦区上下两侧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之间为像散区。
[0013]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渐进离焦区中自内而外的第n层微透镜阵列层具有 16+8n个微透镜。
[0014]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渐进离焦区中共有11层微透镜阵列层。
[0015]在一些方式中,微透镜的直径为0.14mm,相邻两个微透镜阵列层的直径相差1.4mm。
[0016]在一些方式中,所述中心区为8边形,且其直径为10mm;所述中心区的外缘与所述渐进离焦区内缘重合。
[0017]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微透镜为非球面微透镜,所述非球面微透镜的包络面为自由曲面;任意两微透镜阵列层间微透镜分别采用两种型号。
[0018]在一些方式中,多个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均为正8边形,且同心设置。
[0019]在一些方式中,通过多个外直径线将所述渐进离焦区分为8个梯形功能区;任一梯形功能区中的多个微透镜阵列层棱边相互平行。
[0020]在一些方式中,所有两侧梯形功能区分别为像散区,上部3个梯形功能区组成远用透镜区、下部3个梯形功能区组成近用透镜区。
[0021]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平底镜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中心区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平底镜片高度小于36mm、宽度小于50mm;所述渐进离焦区外径24mm。
[0022]前述多边形直径、外径均以其两个对角位置的顶点间距为准,当为正多边形时,则为其外切圆直径。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易于加工制造、易于镀膜、易于佩戴时的瞳孔校准。此外,每个微透镜均采用非球面设计,且每圈微透镜的设计不同,整体微透镜的非球面的包络面呈自由曲面分布,渐进离焦度精细。该渐进式离焦平底镜片对于目前的近视防控行业是个很好的补充,有助于近视防控行业进行全方位、精准防控服务水平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示例的中平底式的渐进离焦镜片;
[0026]图2展示两层微透镜阵列层的微透镜布局图。
[0027]图中:
[0028]1中心区,2渐进离焦区,3微透镜,4平底镜片,5微透镜阵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包括设置于平底镜片4的
[0030]中心区1,
[0031]渐进离焦区2,环绕所述中心区1设置;
[0032]所述渐进离焦区2由若干层微透镜阵列层5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5为8 边形;
[0033]其中,任一微透镜阵列层5均由若干个等距的微透镜3组成,微透镜阵列层5的任一顶角均设有一个微透镜3,微透镜3等距设置以两个相邻的微透镜间距为准,并且依次排列形成一个8边形,
[0034]所述渐进离焦区2上下两侧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之间为像散区。不严格限定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上下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换;
[0035]以按序排列的微透镜3组成一层层微透镜阵列层5。
[0036]其中,所述渐进离焦区2中自内而外的第n层微透镜阵列层5具有(16+8n) 个微透镜3。
[0037]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渐进离焦区2中共有十一层微透镜阵列层5。
[0038]任一微透镜3的直径为0.14mm,相邻两个微透镜阵列层5的直径相差1.4mm,相邻两个微透镜阵列层5的半径为0.7mm。
[0039]所述中心区1为8边形,且其直径为10mm;所述中心区1的外缘与所述渐进离焦区2内缘重合。中心区1中不设置微透镜。
[0040]如图2中展示了一实例中第一、第二层的微透镜排布图。
[0041]任一层微透镜阵列层5中,以微透镜3中心连线作为该层的范围标引。
[0042]所述微透镜3为非球面微透镜,所述非球面微透镜的包络面为自由曲面;任意两微透镜阵列层5间微透镜3分别采用两种型号。每一圈的微透镜阵列层5 的微透镜均采用不同的设计,由此实现渐进离焦。
[0043]多个所述微透镜阵列层5均为正8边形,且同心设置。通过多个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平底镜片(4)的中心区(1),渐进离焦区(2),环绕所述中心区(1)设置;所述渐进离焦区(2)由若干层微透镜阵列层(5)组成,任一微透镜阵列层(5)为8边形;其中,任一微透镜阵列层(5)均由若干个等距排布的微透镜(3)组成,微透镜阵列层(5)的任一顶角均设有一个微透镜(3),所述渐进离焦区(2)上下两侧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远用透镜区、近用透镜区之间为像散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离焦区(2)中自内而外的第n层微透镜阵列层(5)具有16+8n个微透镜(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离焦区(2)中共有11层微透镜阵列层(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微透镜(3)的直径为0.14mm,相邻两个微透镜阵列层(5)的直径相差1.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底式渐进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1)为8边形,且其直径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贾晓轩朱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观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