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21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降温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包括保护罩,所述冷凝器安装于保护罩的上部,冷凝器的上方安装有风扇,其出风口竖直向上,保护罩位于风扇的上方留有散热腔,散热腔呈穹顶状,散热腔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压缩机水平横置于保护罩的中部,所述保护罩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均设置有进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降温系统中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制冷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很多职业依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作业,例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以及军人等。会导致人体缺氧、耐力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等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严重影响这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和身体健康,并大大降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告号为CN10545524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型制冷的穿戴式空调服,其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和蒸发器连接;微型压缩机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锂离子电池组与控制器连接;节流装置采用毛细管;穿戴组件由多层组成;从内到外依次设置舒适层、透气层、隔热层和表面层;蒸发器采用毛细管网;毛细管网设置在透气层和隔热层之间,毛细管网的结构为集分水式结构,在穿戴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圈收集管路;上下收集管路之间间隔设有多条直线型的软铜管,蒸发器进口位于蒸发器出口下方,蒸发器进口与节流装置连接,蒸发器出口与微型压缩机的进气管路连接。然而上述空调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压缩机和冷凝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上述空调服的散热结构较差,会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其能够提高降温系统中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性能。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降温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包括保护罩,所述冷凝器安装于保护罩的上部,冷凝器的上方安装有风扇,其出风口竖直向上,保护罩位于风扇的上方留有散热腔,散热腔呈穹顶状,散热腔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压缩机水平横置于保护罩的中部,所述保护罩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均设置有进风孔。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和进风孔均设置有若干个并且阵列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设置于保护罩的底部,所述保护罩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盒。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设置有三个。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散热腔的设计使得风扇排出的热风流动能够更加的顺畅平稳(提供一个缓冲空间,避免热风直接冲击保护罩而被保护罩内壁阻隔形成折流);2、进风孔和散热孔配合使用。当风扇将保护罩内的热空气排出时,保护罩内会形成负压,从而外界的空气将会从进风孔中被吸入保护罩,然后向上流动,并带走压缩机和冷凝器的一部分热量,最后再从散热孔排出;3、保护罩顶部穹顶状散热腔的设计也能够扩大散热孔的分布面积,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且两侧的散热孔斜向外设置,使得两侧的进风孔和两侧的散热孔在保护罩内形成两股双曲线型的气流,从而加速保护罩内的空气流动,并且流向清晰,不易发生紊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压缩机;20、冷凝器;210、风扇;30、节流器;40、蒸发器;410、加注接头;50、保护罩;510、散热腔;520、散热孔;530、进风孔;60、水箱;610、温度传感器;70、冷却管路;710、快速接头;80、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如图1所示,降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循环降温系统、保护罩、控制器和穿戴组件。制冷系统安置于保护罩内。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器30和蒸发器40,蒸发器40内填充有制冷剂。其中,冷凝器20水平且横向安置于保护罩50的上部,并且在冷凝器20的上方设置风扇210,保护罩50位于风扇210出风口的上方留有散热腔510,散热腔510呈穹顶状,散热腔510上设置有散热孔520。压缩机10横向设置于保护罩50的中部,该压缩机10采用对置式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蒸发器40设置于保护罩5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器40采用换热盘管。蒸发器40内的制冷剂采用氟利昂。蒸发器40的出口连接压缩机10的进口,另外,在蒸发器40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氟利昂的加注接头410。节流器30选用选用毛细管,连接于压缩机10出口和蒸发器40进口。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热交换组件、循环泵80和冷却管路70。其中,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组件为水箱60,并且蒸发器40设置于该水箱60内。水箱60内填充水,作为热交换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水箱60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10,用于监测水箱60温度。循环泵80设置于水箱60的一侧并与水箱60出口连接,循环泵80出口连接冷却管路70,冷却管路70的出口接入水箱60的入口。另外,为了方便冷却管路70与水箱60、循环泵80的连接,在保护罩50的侧壁安装一个双通道的快速接头710,一个用于冷却管路70和循环泵80的连接,另一个用于冷却管路70和水箱60的连接。快速接头710和冷却管路70、循环泵80之间可通过软管连接。控制器,设置于水箱60左侧的位置,固定于保护罩50底壁上(图中,控制器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7-200的PLC控制器。所述压缩机10、风扇210、循环泵80、温度传感器610均与控制器连接。在保护罩50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池盒,其内放置有电池,电池与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控制器供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保护罩50的散热结构以及降温系统在保护罩50内的位置布置,所形成的整体的散热结构。冷凝器20、压缩机10和蒸发器40均水平横置在保护罩50内,其结构紧凑,排布合理。其中,冷凝器20设置在保护罩50的上部,压缩机10设置在保护罩50中部位于冷凝器20下方的位置,而在冷凝器20的上方安装有3个风扇210且其出风口竖直向上,有利于通过风扇210将压缩机10以及冷凝器20中的热量向外排出。与此同时,保护罩50上也有与之相配合的散热设计:在保护罩50的上方留有呈穹顶状的散热腔510,散热腔510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散热孔520,而在保护罩50位于压缩机10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进风孔530。其作用在于:1、散热腔510的设计使得风扇210排出的热风流动能够更加的顺畅平稳(提供一个缓冲空间,避免热风直接冲击保护罩50而被保护罩50内壁阻隔形成折流)。2、进风孔530和散热孔520配合使用。当风扇210将保护罩50内的热空气排出时,保护罩50内会形成负压,从而外界的空气将会从进风孔530中被吸入保护罩50,然后向上流动,并带走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的一部分热量,最后再从散热孔520排出。3、保护罩50顶部穹顶状散热腔510的设计也能够扩大散热孔520的分布面积,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且两侧的散热孔520斜向外设置,使得两侧的进风孔530和两侧的散热孔520在保护罩50内形成两股双曲线型的气流,从而加速保护罩50内的空气流动,并且流向清晰,不易发生紊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降温系统包括冷凝器(20)、压缩机(10)和蒸发器(40),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50),所述冷凝器(20)安装于保护罩(50)的上部,冷凝器(20)的上方安装有风扇(210),其出风口竖直向上,保护罩(50)位于风扇(210)的上方留有散热腔(510),散热腔(510)呈穹顶状,散热腔(510)上设置有散热孔(520);所述压缩机(10)水平横置于保护罩(50)的中部,所述保护罩(50)位于压缩机(10)的两侧均设置有进风孔(5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降温系统包括冷凝器(20)、压缩机(10)和蒸发器(40),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50),所述冷凝器(20)安装于保护罩(50)的上部,冷凝器(20)的上方安装有风扇(210),其出风口竖直向上,保护罩(50)位于风扇(210)的上方留有散热腔(510),散热腔(510)呈穹顶状,散热腔(510)上设置有散热孔(520);所述压缩机(10)水平横置于保护罩(50)的中部,所述保护罩(50)位于压缩机(10)的两侧均设置有进风孔(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辉沈玉涛吴胜章张亦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