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4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4
一种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包括第一组模具和第二组模具;第一组模具包括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第一凸模设置有第一台阶凸起、其上设缝线顶块,第一凹模为内凹的设置有缝线纹理型腔;第二组模具包括第二凸模和第二凹模,第二凸模设第二台阶凸起、其上设缝线顶块;第二凹模上设置有缝线纹理凹陷和缝线纹理凸圈,缝线纹理凸圈位于缝线纹理凹陷相邻线段的连接处、该凸圈的凸起方向与第二凹模的凹陷方向相反,且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设置有供软质注塑材料填充的间隙。具有真实缝线的拉坠效果,缝线仿真效果理想、可以应用于高端车辆内饰、提升产品价值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内饰面加工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内饰面为了提高档次和用户体验效果,也为了提升产品的总体感官水平和耐久性使用以及产品附加值,往往采用真皮材料,然后进行缝制拼接;比如用的比较多的场合在汽车内饰面上,特别是一些高档车辆,其内饰面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往往采用真皮材料、各个位置的拼接缝合位置采用针线缝制;但是这种真皮材料一来价格昂贵,二来加工不方便,需要人工缝制生产效率低,而且还容易根据具体的内饰结构需要进行多次的裁剪,造成真皮的浪费。
[0003]目前也有采用直接注塑的方式仿制出缝线效果,但是目前的这种直接注塑制备的缝线一般都是直接硬质材料一体注塑出来,仿真效果非常不理想,而且注塑出来的缝线仅仅是简单的缝线纹理的呈现、直接的凸出于硬质材料的上表面,比较粗糙,没有真实缝线的拉坠效果,很难应用于高端汽车内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真实缝线的拉坠效果,缝线仿真效果理想、可以应用于高端车辆内饰、提升产品价值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组模具和第二组模具;所述的第一组模具包括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所述的第一凸模设置有第一台阶凸起,第一台阶凸起上设置有缝线顶块,所述的第一凹模为内凹的设置有缝线纹理型腔,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一凹模相互配合构成第一注塑型腔;所述的第二组模具包括第二凸模和第二凹模,所述的第二凸模设置有第二台阶凸起,第二台阶凸起上设置有缝线顶块,所述的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相互配合构成第二注塑型腔;所述的第二凹模上设置有缝线纹理凹陷和缝线纹理凸圈,所述的缝线纹理凸圈位于缝线纹理凹陷相邻线段的连接处、该凸圈的凸起方向与第二凹模的凹陷方向相反,且所述的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设置有供软质注塑材料填充的间隙。
[0006]采用上述结构,是一种双色模具结构,主要是用于制备一种非常逼真的缝线效果的、应用于汽车内饰面的模具,本申请通过第一组模具制备具有仿真缝线结构的内饰板材,其上的缝线直接通过注塑成型获得,纹理清晰,仿真效果好;然后将注塑好的内饰板材置于第二组模具内,此时的内饰板材上的缝线位置正好与第二组模具中的型腔中的缝线纹理凹槽配合,在第二组模具中,设置了所述的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有供软质注塑材料填充的间隙,这个间隙是当在第一组模具注塑完成之后的注塑品装配到第二组模具之后,注塑品的上表面与第二凹模所在模板的表面之间设置了间隙,这个间隙用
于注塑填充软质注塑材料形成仿真皮的材料层,而同时仿真皮的材料层上裸漏出仿真缝线,组成仿真缝线的一段段紧邻的线段相接处还设置了由缝线纹理凸圈形成的拉坠凹陷,从而进一步将缝线体现的更加真实,提高了仿真效果,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高端车辆中;此外,本申请的这种双色注塑模具,不但可以制备出与真实缝线特别逼真效果的注塑缝线、有效的提升汽车内饰的档次感,且注塑成型方式获得的逼真缝线效果的内饰比真皮缝制成本更低,产能更快,适用于大批量注塑生产,且适用于高中低端各档次车型的内饰、适用范围广泛;此外,本申请的这种模具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内饰环境和定制的要求灵活的调整缝线的不同颜色、搭配汽车整体的内饰设计,有效降低汽车厂商对汽车的制造成本。
[000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为同一凸模,或者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轮廓尺寸相同以使得所述的第一注塑型腔的注塑产品与第二凸模完全吻合;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组模具与第二组模具之间配合的紧密度,可以保证第一次注塑获得注塑品与第二凹膜结合的时候尺寸吻合度高、误差小,获得的最终注塑产品具有更加接近真实缝线的效果。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内的缝线纹理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一凹模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的间距(此处的间距是凸模和凹模所在的模板的内侧面的间距,因为第二组模具模板相对表面之间的间距不仅仅要容纳第一组注塑好的注塑品,还要预留注塑软质注塑材料的空间);采用该结构,既能保证第一组模具出来的注塑品与第二组模具的型腔能够很好贴合,还能够为缝线纹理凸圈和软质注塑材料预料好足够的空间,保证获得的注塑品具有非常逼真的缝线效果。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凸模与第一凹模之间的间距与第二凸模与第二凹模之间的间距相等(此处的间距仅仅是两组模具中对应的凸模与凹模的间距,不是凸模和凹模所在的模板的内侧面的间距;这样设定是保证第一组模具注塑获得的注塑品放置于第二组模具中可以正好卡合在第二组模具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限制两组模具的凸模和凹模的间距来实现注塑产品的稳定性,注塑品在两个模腔配合的没有误差。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模的缝线纹理型腔包括竖直部和弧形顶部,所述的弧形顶部由4

12股倾斜的弧形槽相互紧邻构成缝线纹理模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注塑出来的缝线纹理与真实的缝线更加的接近,呈现效果也更加的逼真。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弧形顶部由6

8股倾斜的弧形槽相互紧邻构成缝线纹理模腔。
[0012]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凹模的缝线纹理凹陷与第一凹模的缝线纹理型腔的弧形顶部轮廓尺寸相同;采用该结构,在第二次注塑的过程,第一次注塑获得的缝线纹理和缝线纹理凹陷完全的、高度的吻合固定,使得第二次注塑后获得的缝线纹理与二次注塑的软质材料相互结合,获得有真实真皮手感和真实缝线纹理呈现的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的缝线纹理凸圈的凸出高度与缝线纹理凹陷的粗细尺寸呈正比;即如果缝线纹理凹陷粗则对应的缝线纹理凸圈凸出高度就高,反之亦然;这样使得最终注塑出来的缝线越粗、对应的拉坠深度越深,也就更能体现真实缝线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台阶凸起的底部至第一凹模顶部之间的间距与第二台阶凸起的底部至第二凹模顶部之间的间距相等;采用该结构,方便第一组模具注塑后得到的注塑
品与第二组模具配合的更加紧实、尽量的减少的尺寸误差。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台阶凸起的底部至第一凹模顶部之间的间距为0.2

1.3mm;该尺寸的限定对注塑后得到的缝线的凸出高度做了限定,从而为缝线的逼真效果提供保障,太高或者太低均会导致逼真效果不理想。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凹模的顶部至其所在模板与第二凸模对应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3

0.6mm;采用该结构可以很好的限定缝线突出于软质注塑层的上表面的高度,保证缝线的仿真效果的理想。
[0017]优选的,所述的缝线纹理凸圈呈椭圆形,且缝线纹理凸圈为多个并相互紧邻;采用该结构,可以提供更加逼真的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第一组模具(1)和第二组模具(2);所述的第一组模具(1)包括第一凸模(11)和第一凹模(12),所述的第一凸模(11)设置有第一台阶凸起(111),第一台阶凸起(111)上设置有缝线顶块(3),所述的第一凹模(12)为内凹的设置有缝线纹理型腔(121),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一凹模(12)相互配合构成第一注塑型腔;所述的第二组模具(2)包括第二凸模(21)和第二凹模(22),所述的第二凸模(21)设置有第二台阶凸起(211),第二台阶凸起(211)上设置有缝线顶块(3),所述的第二凸模(21)与第二凹模(22)相互配合构成第二注塑型腔;所述的第二凹模(22)上设置有缝线纹理凹陷(221)和缝线纹理凸圈(4),所述的缝线纹理凸圈(4)位于缝线纹理凹陷(221)相邻线段的连接处、且该凸圈的凸起方向与第二凹模(22)的凹陷方向相反,且所述的第二凸模(21)与第二凹模(22)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设置有供软质注塑材料填充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二凸模(21)为同一凸模,或者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二凸模(21)尺寸轮廓相同以使得所述的第一注塑型腔的注塑产品与第二凸模完全吻合;所述的缝线纹理凸圈(4)的凸出高度与缝线纹理凹陷(221)的粗细尺寸呈正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二凸模(21)轮廓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凹模(12)与第二凹模(22)内的缝线纹理的轮廓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一凹模(12)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凸模(21)与第二凹模(22)所在模板的对应表面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模(11)与第一凹模(12)之间的间距和第二凸模(21)与第二凹模(2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的第一凹模(12)的缝线纹理型腔(121)包括竖直部(1211)和弧形顶部(1212),所述的弧形顶部(1212)由4

12股倾斜的弧形槽相互紧邻构成缝线纹理模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顶部(1212)由6

8股倾斜的弧形槽相互紧邻构成缝线纹理模腔。6.根据权利要求4

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生产汽车内饰面仿真缝线的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超模具蚀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