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和炉膛,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炉头,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炉膛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炉膛的中部设置有炉头安装孔,所述炉头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内,所述炉膛和/或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用于供给炉头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排烟通道口,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周侧设置有炉边,所述炉边为全包围的炉边,所述炉边上设置有观火孔;该燃烧炉即解决了排烟的问题,还使燃烧更充分,同时又减少了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炉
本技术涉及炉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炉。
技术介绍
商用煲汤炉与炒炉的作用与功能不同,煲汤炉的主要用来煲汤、煮面、熬粥等,即主要是煮多汤汁的食物,由于多汤汁类的食物一次性加工的量比较多,烧煮的时间也比较长,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烹饪效率,就需要火力较足、热利用率高的燃烧炉。但是,目前的煲汤炉大都采用敞口式的排烟方式排烟,燃烧过程中热量流失大、燃烧损耗高、无法聚热,最终导致该燃烧炉的热利用率和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利用率和热效率较高的燃烧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和炉膛,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炉头,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炉膛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炉膛的中部设置有炉头安装孔,所述炉头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内,所述炉膛和/或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用于供给炉头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排烟通道口,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周侧设置有炉边,所述炉边为全包围的炉边,所述炉边上设置有观火孔。优选地,所述炉膛包括炉膛本体和蓄热托盘,所述炉膛本体上设置有炉头安装孔和燃烧腔,所述蓄热托盘位于所述燃烧腔内,且所述炉头安装孔与所述火焰通孔重合。优选地,所述炉膛包括蓄热托盘,所述蓄热托盘包括托架和蓄热板,所述蓄热板固定在所述托架的上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置有火焰通孔,所述蓄热板环绕在所述火焰通孔的周侧;所述蓄热板和所述托架围成余火回流通道,所述余火回流通道位于所述蓄热板的下部;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蓄热板为蜂窝陶瓷蓄热板,所述蓄热板上设置蓄热通孔,所述蓄热通孔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炉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炉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皆为陶瓷支撑架。优选地,所述余火回流通道靠近所述炉边设置,所述托架上、位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的内侧还设置有减重孔;所述蓄热托盘还包括锅底托架,所述锅底托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锅底托架沿该蓄热托盘的周向分散设置。优选地,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托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托板靠近所述排烟通道口,所述第二托板远离所述排烟通道口设置。优选地,所述炉膛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和燃烧腔的周侧,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分割成曲折的气道;所述炉膛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至所述气道内,并通过所述出气孔排出所述气道。优选地,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分割成多个气道单元,多个所述气道单元相互连通;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分割成迷宫状;所述隔板包括竖向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沿所述炉头安装孔的轴向延伸,所述竖向隔板与所述换热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隔板沿所述换热腔的周向延伸,且所述横向隔板的内侧和外侧皆与所述换热腔的侧壁连接,所述横向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竖向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隔板相断开。优选地,所述竖向隔板包括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包括第一横向隔板和第二横向隔板,第一横向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的第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横向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横向隔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竖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隔板的第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横向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隔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二竖向隔板贯穿所述第一竖向隔板。优选地,所述炉膛本体包括内膛和外膛,所述外膛套设在所述内膛的外部,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内膛和所述外膛之间,所述换热腔呈环形;所述内膛包括内壁、上壁、内底壁和孔壁,所述外膛包括外壁和外底壁,所述外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孔壁配合的通孔,所述外膛套设在所述内膛上,所述内壁、上壁、外壁、内底壁和外底壁配合形成换热腔;所述孔壁和所述通孔配合形成炉头安装孔;所述内壁、上壁、内底壁和孔壁一体成型,所述外壁和底壁一体成型;所述内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凸出于所述内底壁,且所述延伸壁与所述外底壁相连接,所述延伸壁、外底壁和所述孔壁围成底部气腔,所述底部气腔内设置有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将所述底部气腔分割;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外底壁上,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皆靠近所述第二竖向隔板,所述延伸壁上设置有出气缺口,所述出气缺口位于所述第二竖向隔板的一侧,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为位于所述第二竖向隔板的另一侧;所述径向隔板靠近所述第二竖向隔板设置,所述径向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孔壁连接。本技术的燃烧炉采用全包围的炉边,减少热量损失,设置排烟通道口,使烟气能够从排烟通道口排出,设置进气口,使空气供应充足,燃烧更充分,该燃烧炉即解决了排烟的问题,还使燃烧更充分,同时又减少了热量损失。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燃烧炉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燃烧炉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燃烧炉的整体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炉膛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炉膛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托架的整体结构图;图7为图4中的第一蓄热板的整体结构图;图8为图4中的第二蓄热板的整体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炉膛的整体结构图;图10为图9中的炉膛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图11为图9中的炉膛去掉外膛后的整体结构图;图12为图9中的炉膛去掉外膛后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图13为图9中的炉膛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考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1-100和炉膛2-0,燃烧炉本体1-100上设置有炉头,燃烧炉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本体和炉膛,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炉头,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炉膛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炉膛的中部设置有炉头安装孔,所述炉头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内,所述炉膛和/或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用于供给炉头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排烟通道口,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周侧设置有炉边,所述炉边为全包围的炉边,所述炉边上设置有观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本体和炉膛,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炉头,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炉膛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炉膛的中部设置有炉头安装孔,所述炉头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内,所述炉膛和/或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用于供给炉头燃烧所需的氧气;所述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排烟通道口,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周侧设置有炉边,所述炉边为全包围的炉边,所述炉边上设置有观火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包括炉膛本体和蓄热托盘,所述炉膛本体上设置有炉头安装孔和燃烧腔,所述蓄热托盘位于所述燃烧腔内,且所述炉头安装孔与火焰通孔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包括蓄热托盘,所述蓄热托盘包括托架和蓄热板,所述蓄热板固定在所述托架的上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置有火焰通孔,所述蓄热板环绕在所述火焰通孔的周侧;所述蓄热板和所述托架围成余火回流通道,所述余火回流通道位于所述蓄热板的下部;所述排烟通道口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蓄热板为蜂窝陶瓷蓄热板,所述蓄热板上设置蓄热通孔,所述蓄热通孔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炉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炉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皆为陶瓷支撑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靠近所述炉边设置,所述托架上、位于所述余火回流通道的内侧还设置有减重孔;所述蓄热托盘还包括锅底托架,所述锅底托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锅底托架沿该蓄热托盘的周向分散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托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托板靠近所述排烟通道口,所述第二托板远离所述排烟通道口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炉头安装孔和燃烧腔的周侧,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换热腔分割成曲折的气道;所述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