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96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包括安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液口处的排液支管,多根排液支管连通排液总管,排液总管包括总管本体,总管本体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总管本体的排液末端设有排液池。该装置通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液口处安装排液支管,再将每根排液支管连通排液总管,并在排液总管的排液末端设置排液池,再对排液池内的废液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废液桶对转运人员造成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废液桶的使用,节省了废液桶对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在废液收集领域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液排放
,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每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废液都由一根排废管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引出,收集到废液桶,每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分别配有废液桶,导致废液桶数量多,所占面积大,废液桶装满后还要人工转运导入指定废水处理站,样本检测后的废液成分主要是化学试剂、酸碱性清洗液和病人血液,转运废液桶存在生物安全风险,而且很多台仪器和大量的检测废液排放也对工作造成诸多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该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结构巧妙,方便操作,通过将多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排液支管集中汇集到指定的排液总管,再对排液总管进行废液收集,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废液桶对转运人员造成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废液桶的使用,节省了废液桶对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在废液收集领域的推广及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包括安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液口处的排液支管,多根所述排液支管连通排液总管,所述排液总管包括总管本体,所述总管本体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所述总管本体的排液末端设有排液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管本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3°~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管本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液总管还包括总管弯管,所述总管弯管连通设于所述总管本体的输出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管弯管与所述总管本体一体成型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管弯管与所述总管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管弯管与所述排液池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液池顶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上平面低于所述排液池的上平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液支管与所述总管本体连接处的边角均呈圆角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液支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通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液口处安装排液支管,再将每根排液支管连通排液总管,并在排液总管的排液末端设置排液池,再对排液池内的废液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废液桶对转运人员造成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废液桶的使用,节省了废液桶对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在废液收集领域的推广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中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出液口;3、排液支管;4、总管本体;5、总管弯管;6、排液池;7、进液口;A、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包括安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的出液口2处的排液支管3,为了保证排液支管3与出液口2的密闭性,避免废液的流出,可在排液支管3与出液口2连接处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每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的出液口2处都连接有一根排液支管3,多根上述排液支管3连通排液总管,上述排液总管包括总管本体4,为了加快废液的流速,且避免废液回流,将上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呈倾斜角度A设置,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3°~15°,若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小于3°,则废液流速过缓,不能保证废液流速的增加;若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大于15°,则废液流速过快,且对安装在总管本体4的排液末端设有排液池6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长久而言,影响排液池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5°,能够有效保证废液流速的同时,避免废液对排液池6造成冲击。为了进一步保证废液池6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液对排液池6造成影响,上述排液总管还包括总管弯管5,上述总管弯管5连通设于上述总管本体4的输出端,上述总管弯管5与上述排液池6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为了保证排液总管的气密性,避免废液流出,且为了保证总管弯管5与上述总管本体4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降低连接处断裂的概率,上述总管弯管5与上述总管本体4一体成型设置。总管弯管5、上述总管本体4及排液支管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该装置更耐用更抗腐蚀,能够有效保证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在排液池6顶部开设有进液口7,上述进液口7的上平面低于上述排液池6的上平面,能够进一步避免废液流出。为了降低废液对管道造成冲击,以及避免废液中的有害物质侵蚀管道角落,将排液支管3与上述总管本体4连接处的边角均呈圆角设置。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通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的出液口2处安装排液支管3,再将每根排液支管3连通排液总管,并在排液总管的排液末端设置排液池6,再对排液池6内的废液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废液桶对转运人员造成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废液桶的使用,节省了废液桶对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在废液收集领域的推广及应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出液口;3、排液支管;4、总管本体;5、总管弯管;6、排液池;7、进液口;A、角度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的出液口(2)处的排液支管(3),多根所述排液支管(3)连通排液总管,所述排液总管包括总管本体(4),所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所述总管本体(4)的排液末端设有排液池(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的出液口(2)处的排液支管(3),多根所述排液支管(3)连通排液总管,所述排液总管包括总管本体(4),所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所述总管本体(4)的排液末端设有排液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本体(4)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总管还包括总管弯管(5),所述总管弯管(5)连通设于所述总管本体(4)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废液集中排放汇集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测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