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抗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82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T抗菌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与外管,且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且所述隔热层位于外管的内壁,所述隔热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腔,所述外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防爆薄膜,所述外管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连通外管与内管,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管体的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防尘盖,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的起到抗菌防爆的作用,同时能够方便两个管道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抗菌管
本技术涉及PET管
,具体为一种PET抗菌管。
技术介绍
PET做成的管体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PBT与PET分子链结构相似,大部分性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分子主链由两个亚甲基变成了四个,所以分子更加柔顺,加工性能更加优良,一般PET管在严冬引用供水使用中,由于防寒防冻措施不到位,致使PET管内积水部位上冻爆裂,且上冻处溶解速度相对较慢,PET管内壁清理不便,易滋生细菌,缺乏有效地抗菌结构附在PET管内壁上,且对失去活性的细菌不能够进行处理,失去活性的细菌依旧存在于管道中,且现有的管道在连接时易出现偏移,造成连接处易发生漏水,对位不准的情况,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连接,且能够有效起到抗菌的PET抗菌管,所以,如何设计一种PET抗菌管,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抗菌管,通过设置抗菌层,能够提高管体的抗菌效果,其中抗菌层中的银离子带有正电荷,能够对带有负电荷的细菌造成破坏,起到抗菌的效果,通过设置耐腐蚀层,能够对提高管体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隔热层,能够提高管体的隔热性能,其中保温层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加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管体的坚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连接腔与连接杆,能够方便两个管体之间的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在固定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连接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槽与密封垫,能够有效的增加两个管体连接处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限位卡块与连接杆,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杆在连接槽中的稳定性,提高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连接槽、存放腔与活性炭颗粒,能够对管道中的细菌进行吸附,进一步的提高灭菌抗菌的效果,使用更安全,且通过设置标记腔与标签,能够方便对活性炭颗粒更换的时间进行记录,使用更方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T抗菌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与外管,且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且所述隔热层位于外管的内壁,所述隔热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腔,所述外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防爆薄膜,所述外管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连通外管与内管,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管体的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防尘盖。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的内部设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连接腔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的内部设有银离子。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包括保温层与加固层,且所述保温层固定连接于加固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记腔,且所述标记腔内部设有标签。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与存放腔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PET抗菌管,通过设置抗菌层,能够提高管体的抗菌效果,其中抗菌层中的银离子带有正电荷,能够对带有负电荷的细菌造成破坏,起到抗菌的效果,通过设置耐腐蚀层,能够对提高管体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隔热层,能够提高管体的隔热性能,其中保温层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加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管体的坚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连接腔与连接杆,能够方便两个管体之间的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在固定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连接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槽与密封垫,能够有效的增加两个管体连接处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限位卡块与连接杆,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杆在连接槽中的稳定性,提高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连接槽、存放腔与活性炭颗粒,能够对管道中的细菌进行吸附,进一步的提高灭菌抗菌的效果,使用更安全,且通过设置标记腔与标签,能够方便对活性炭颗粒更换的时间进行记录,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管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槽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管体;2、内管;3、外管;4、抗菌层;5、耐腐蚀层;6、隔热层;7、连接腔;8、防爆薄膜;9、限位卡块;10、连接杆;11、固定槽;12、银离子;13、保温层;14、加固层;15、连接槽;16、密封垫;17、安装槽;18、存放腔;19、活性炭颗粒;20、防尘盖;21、标记腔;22、标签;23、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ET抗菌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2与外管3,且所述内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菌层4,起到抗菌的作用,所述内管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5,起到耐腐蚀层5,所述耐腐蚀层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起到隔热加固的作用,且所述隔热层6位于外管3的内壁,所述隔热层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腔7,用来连接连接杆10,所述外管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防爆薄膜8,起到防爆的作用,所述外管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7,用来放置存放腔18,且所述安装槽17连通外管3与内管2,所述安装槽17的内部设有存放腔18,用来放置活性炭颗粒19,所述存放腔18的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19,用来吸附细菌,所述管体1的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与安装槽17相匹配的防尘盖20。更具体而言,所述连接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9,用来与固定槽11相匹配,对连接杆10进行固定,所述连接腔7的内部设有连接杆10,方便两个管体1之间进行连接,且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槽11,与限位卡块9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0的长度为连接腔7的两倍,所述抗菌层4的内部设有银离子12,所述隔热层6包括保温层13与加固层14,分别起到了保温与加固的作用,且所述保温层13固定连接于加固层14之间,所述管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15,用来连接密封垫16,且所述连接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防尘盖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记腔21,用来放置标签22,且所述标记腔21内部设有标签22,用来标记信息,所述安装槽17与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T抗菌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2)与外管(3),且所述内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内管(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5),所述耐腐蚀层(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且所述隔热层(6)位于外管(3)的内壁,所述隔热层(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腔(7),所述外管(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防爆薄膜(8),所述外管(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7),且所述安装槽(17)连通外管(3)与内管(2),所述安装槽(17)的内部设有存放腔(18),所述存放腔(18)的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19),所述管体(1)的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与安装槽(17)相匹配的防尘盖(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抗菌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2)与外管(3),且所述内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内管(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5),所述耐腐蚀层(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且所述隔热层(6)位于外管(3)的内壁,所述隔热层(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腔(7),所述外管(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防爆薄膜(8),所述外管(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7),且所述安装槽(17)连通外管(3)与内管(2),所述安装槽(17)的内部设有存放腔(18),所述存放腔(18)的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19),所述管体(1)的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与安装槽(17)相匹配的防尘盖(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7)的内部设有连接杆(10),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娜张恵雯张彦玺张恵瑶张俊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康利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