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无积流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76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分布于两端的阀管,所述阀体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处于阀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有贯穿球体的贯穿槽,所述球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贯穿槽连通的流通槽,所述阀体设置有处于流通槽内的第一封闭电机,所述第一封闭电机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流通槽的开口契合,所述转动板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圈,所述阀体设置有处于阀体一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清理球体内部的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除球体内部积液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药无积流球阀
本技术涉及球阀
,具体涉及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球阀主要由阀体、阀杆、球体和手柄组成,其球体内只开有一个与贯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空腔,且上方开有一连接阀杆的凹槽,球体位于阀体内,因此在球体与阀体之间、阀杆和球体之间会形成空腔,在球阀开启的过程中,液体会从进水口流入空腔内,而在球阀全关时,该空腔会与进水口隔绝,形成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积液容易滋生细菌,需要清理空间内的液体,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其具有清除球体内部积液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分布于两端的阀管,所述阀体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处于阀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有贯穿球体的贯穿槽,所述球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贯穿槽连通的流通槽,所述阀体设置有处于流通槽内的第一封闭电机,所述第一封闭电机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流通槽的开口契合,所述转动板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圈,所述阀体设置有处于阀体一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清理球体内部的清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阀杆带动球体转动,当球体转动至贯穿槽的开口方向与阀管的长度方向垂直后,球体将起到阻挡阀管的作用,此时启动第一封闭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可带动转动板转动,随着转动板的转动,流通槽与贯穿槽之间的连通面积将会不断地增大,球体内的液体便能够从流通槽中流出,避免在球体内部蓄积,另外当球体转动至隔断阀管时,可启动清洁装置对球体内进行清洁,保持球体内的干燥和整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处于连接块内部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清洁筒,所述清洁筒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背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球体转动至贯穿槽的开口朝向清洁装置内时,启动驱动气缸带动驱动块朝球体的方向移动,驱动块的移动能够带动驱动电机移动进而带动清洁筒移动,另外驱动电机移动的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清洁筒绕着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当清洁筒移动至球体内部后,随着清洁筒的转动,清洁筒将会带动清洁棉转动进而让清洁棉对球体内部的侧壁进行清理。当清洁筒处于球体内时,清洁块受到弹簧的作用,具有向外移动的作用力,配合球体的内侧壁能够增强清洁棉的清洁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筒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绕着清洁筒的轴心线转动,所述保护套设置有贯穿保护套的连接槽,保护套可转动至连接槽与清洁槽连通,所述保护套设置有与连接槽连通的斜槽,所述斜槽的斜面朝向清洁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保护套绕着清洁筒的轴心线转动,当保护套转动至连接处与清洁槽连通后,清洁棉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而会有一部分处于保护套的外部,另外当不需要使用清洁棉时,可让保护套转动,随着保护套的转动,斜槽的槽壁将会挤压清洁块,从而让清洁块朝清洁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当斜槽与连接槽均不处于清洁槽的开口处时,清洁槽将会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清洁棉受到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块的侧面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贯穿清洁筒且L型杆的一部分处于清洁筒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型杆的设置让斜槽的槽壁挤压L型杆即可让清洁块朝清洁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减少对清洁棉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体的上方设置有冲刷管,所述冲刷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有与球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封闭电机,所述球体的内部设置有处于冲刷管上方的喷水器,所述喷水器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与喷水器之间设置有软管,所述喷嘴与微型气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球体的内侧壁进行冲刷时,可启动第二封闭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当第二转动轴转动至喷嘴的下方后,可启动微型气缸带动喷嘴朝第二转动轴的方向移动,当喷嘴移动至冲刷管的管口处后,喷嘴能够将喷水器内的水分通过冲刷管流入球体内,软管的设置能够避免喷嘴出现卡死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筒内设置有加热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块能够让清洁棉具有吸湿的作用,能够吸收球体内部的水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转阀杆带动球体转动,当球体转动至贯穿槽的开口方向与阀管的长度方向垂直后,球体将起到阻挡阀管的作用,此时启动第一封闭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可带动转动板转动,随着转动板的转动,流通槽与贯穿槽之间的连通面积将会不断地增大,球体内的液体便能够从流通槽中流出,避免在球体内部蓄积,另外当球体转动至隔断阀管时,可启动清洁装置对球体内进行清洁,保持球体内的干燥和整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去除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中阀杆、球体、连接块、驱动气缸、驱动块、驱动电机和清洁筒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清洁筒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第一封闭电机、第一转动轴、转动板和橡胶圈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微型气缸、冲刷管、第二转动轴、第二封闭电机、喷水器、喷嘴和软管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9、检测气缸;10、检测板;11、检测槽;12、检测仪器;13、稀释槽;14、隔膜;21、喷头;27、水箱;28、阀体;29、阀管;30、阀杆;31、球体;32、贯穿槽;33、流通槽;34、第一封闭电机;35、第一转动轴;36、转动板;37、橡胶圈;38、连接块;39、驱动气缸;40、驱动块;41、驱动电机;42、清洁筒;43、清洁槽;44、弹簧;45、清洁块;46、清洁棉;47、保护套;48、连接槽;49、斜槽;50、L型杆;51、冲刷管;52、第二转动轴;53、第二封闭电机;54、喷水器;55、喷嘴;56、软管;57、加热块;58、微型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包括阀体28,所述阀体28包括分布于两端的阀管29,所述阀体28穿设有阀杆30,所述阀杆30处于阀体2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31,所述球体31设置有贯穿球体31的贯穿槽32,所述球体31的底部设置有与贯穿槽32连通的流通槽33,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流通槽33内的第一封闭电机34,所述第一封闭电机34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5,所述第一转动轴35连接有转动板36,所述转动板36与流通槽33的开口契合,所述转动板36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圈37,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阀体28一侧的连接块38,所述连接块38内设置有用于清理球体31内部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处于连接块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包括阀体(28),所述阀体(28)包括分布于两端的阀管(2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8)穿设有阀杆(30),所述阀杆(30)处于阀体(2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31),所述球体(31)设置有贯穿球体(31)的贯穿槽(32),所述球体(31)的底部设置有与贯穿槽(32)连通的流通槽(33),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流通槽(33)内的第一封闭电机(34),所述第一封闭电机(34)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5),所述第一转动轴(35)连接有转动板(36),所述转动板(36)与流通槽(33)的开口契合,所述转动板(36)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圈(37),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阀体(28)一侧的连接块(38),所述连接块(38)内设置有用于清理球体(31)内部的清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包括阀体(28),所述阀体(28)包括分布于两端的阀管(2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8)穿设有阀杆(30),所述阀杆(30)处于阀体(2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31),所述球体(31)设置有贯穿球体(31)的贯穿槽(32),所述球体(31)的底部设置有与贯穿槽(32)连通的流通槽(33),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流通槽(33)内的第一封闭电机(34),所述第一封闭电机(34)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5),所述第一转动轴(35)连接有转动板(36),所述转动板(36)与流通槽(33)的开口契合,所述转动板(36)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圈(37),所述阀体(28)设置有处于阀体(28)一侧的连接块(38),所述连接块(38)内设置有用于清理球体(31)内部的清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无积流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处于连接块(38)内部的驱动气缸(39),所述驱动气缸(39)连接有驱动块(40),所述驱动块(40)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连接有清洁筒(42),所述清洁筒(4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清洁槽(43),所述清洁槽(43)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44),所述弹簧(44)连接有清洁块(45),所述清洁块(45)背离弹簧(44)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棉(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民君沈永礼沈民侠沈永增杨勇谢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联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