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0960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溶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绿色环保膜分离过程,扩散渗析受到越来越多膜科学工作者们的重视。传统的复合离子交换膜一般为塑料基体,如聚苯醚、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等,且受到聚合物基体稳定性的影响,膜在碱液中的耐受性不强,因此亟需拓展可使用膜材料的种类,并且通过引入无机组分的方式制备聚合物

无机材料复合膜。这些无机添加组分包括纳米级炭黑、微米级玻璃纤维、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多孔氧化硅等。其中,介孔氧化硅因其自身独特的孔道结构与对水溶液中离子良好的吸附分离能力,逐渐成为制备复合膜过程中的研究热点。《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4)3850

3857)报道了一种浸渍共沉淀法制备聚偏氟乙烯/有序介孔氧化硅复合膜(PVDF/OMS)的方法。介孔氧化硅的引入大大增加了复合膜的吸附能力,是纯聚偏氟乙烯膜的9.7倍,且将介孔氧化硅表面修饰了氨基以后,复合膜对水溶液中的Cu
2+
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吸附容量为1.5mg g
‑1。
[0003]橡胶基复合膜在气体分离、渗透汽化等膜分离领域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与应用,但因其离子化较为困难,因此橡胶基离子交换膜的研究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材料价格低廉,操作过程简单,通过改变无机相的添加量来调控复合膜的分离性能,从而获得最佳离子选择性的氢化丁腈橡胶基阳离子交换膜。
[0005]本专利技术选用价格便宜,易加工,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的氢化丁腈橡胶作为膜材料基体,通过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引入功能单体,同时引入表面磺酸基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作为无机组分,制备了聚合物

介孔氧化硅复合膜,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碱式扩散渗析过程中。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可以将两种或多种相容性不好的聚合物通过单体在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结合在一起,引入的介孔氧化硅可以增加膜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得到的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膜具有良好的反“tradeoff”选择分离性。
[0006]本专利技术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首先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超声分散后以不同比例加入到溶有氢化丁腈橡胶的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以及硫化剂,待溶剂完全挥发后进行热压硫化,最终获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阳离子交换膜。
[0007]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制备
[0009]将8g的P123加入到盐酸溶液(2mol/L,240mL)中,40℃下磁力搅拌溶解,然后匀速滴加10mL正硅酸四乙酯,用时约20min,90min后再加入3.2mL的KH

580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0h停止搅拌,升温至100℃,陈化24h,而后进行抽滤、干燥、索提,用30%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重复抽滤、干燥步骤。
[0010]步骤2:铸膜液的制备
[0011]称取0.085g

0.423g步骤1制备的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超声分散于N,N

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5mL)中,与溶有2g氢化丁腈橡胶的40mL DMF溶液共混,80℃、N2保护下机械搅拌,依次加入2g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功能单体、2g二乙烯基苯(DVB)交联剂和0.02g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3h后加入0.006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剂,再搅拌5min即停。
[0012]步骤3:复合膜的制备
[0013]将步骤2获得的铸膜液均匀倾倒在玻璃皿中,在60℃的加热板上挥发溶剂,10h后利用平板硫化机进行热压硫化,硫化条件为140℃、5MPa、10min,最终得到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膜。
[0014]步骤1中,所述干燥是于50℃下干燥16h。
[0015]步骤1中,所述索提时使用的索提液为无水乙醇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索提时以无水乙醇:盐酸:氧化硅=200mL:1.5g:1g进行。
[0016]步骤1中,所述氧化是以100mL的30%过氧化氢溶液与50mL去离子水混合,加入0.8g改性后的介孔氧化硅,70℃下磁力搅拌2h。
[0017]步骤2中,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不同比例是指按照除溶剂外所有物料量的2%

10%计算,具体为0.085g

0.423g。
[0018]本专利技术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应用,是在碱式扩散渗析的过程中进行废碱液的分离和回收。
[0019]本专利技术选用氢化丁腈橡胶作为离子交换膜的基体材料,通过添加少量的硫化剂和一定比例的介孔氧化硅,获得一系列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复合膜,为扩散渗析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制备的实施例1

5中氢化丁腈橡胶(HNBR)基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图片。
[0021]图2为实施例1

5中HNBR基阳离子交换膜(记为M1

M5)的质量损失率图片。
[0022]图3和图4为实施例1

5中膜M1

M5的扩散渗析性能图片。
[0023]图5和图6为实施例6

9中HNBR基阳离子交换膜(记为H1

H4))的扩散渗析性能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1、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制备
[0027]将8g的P123加入到盐酸溶液中,40℃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向其中匀速滴加10mL正硅酸四乙酯,用时约20min,90min后再加入3.2mL的KH

580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0h停止搅拌,升温至100℃,陈化24h,而后进行抽滤、干燥、索提,用30%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重复抽滤、干燥步骤。
[0028]2、铸膜液的制备
[0029]称量0.085g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进行超声分散,与溶有2g氢化丁腈橡胶的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40mL)共混,80℃、N2保护下机械搅拌,依次加入2g对苯乙烯磺酸钠功能单体、2g二乙烯基苯交联剂和0.02g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3h后加入0.006g过氧化二异丙苯硫化剂,再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利用半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介孔氧化硅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首先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超声分散后以不同比例加入到溶有氢化丁腈橡胶的溶液中,然后依次加入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以及硫化剂,待溶剂完全挥发后进行热压硫化,最终获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阳离子交换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制备将P123加入盐酸溶液中,40℃下搅拌溶解,然后匀速滴加正硅酸四乙酯,再加入KH

580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0h停止搅拌,升温至100℃陈化,而后进行抽滤、干燥、索提,氧化,重复抽滤、干燥步骤;步骤2:铸膜液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进行超声分散,与溶有氢化丁腈橡胶的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共混,80℃、N2保护下机械搅拌,依次加入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3h后加入硫化剂,再搅拌5min即停;步骤3:复合膜的制备将步骤2获得的铸膜液均匀倾倒在玻璃皿中,挥发溶剂,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进行热压硫化,最终得到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真黄晓楠程伟李化玉苗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星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