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42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门,包括座体、第一门扇、第二门扇,所述座体上铰接设有推动驱动机构,所述推动驱动机构的自由端与第一门扇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门扇上靠近第二门扇的一端处设有三角连接件,所述第二门扇上靠近第一门扇的一端处铰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座体上铰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三角连接件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一门扇、第一牵引杆的自由端、第二牵引杆的自由端铰接相连,当推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扇开启时,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连动以推动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其解决了现有两扇式平开折叠门的传动结构稳定性不强,开启时容易造成晃动,门扇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门
本技术涉及自动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门。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430576.1公开一种平开折叠门,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的平开折叠门。一种平开折叠门,包括门柱、主动门扇、折叠门扇、开门机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在开门机和主动门扇之间,所述折叠门扇活动安装在主动门扇上,还包括连杆滑块机构,所述连杆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拉杆的首端与连杆机构或门柱固定连接,末端与第二拉杆的首端活动连接;第二拉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主动门扇上,第二拉杆的末端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嵌设有与所述折叠门扇固定连接的滑块。其公开了两扇式平开折叠门的结构样式。但是这种两扇式平开折叠门的传动结构存在稳定性不强,在门扇开启时容易造成晃动,容易导致门扇间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折叠门,其解决了现有两扇式平开折叠门的传动结构稳定性不强,开启时容易造成晃动,门扇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门,包括座体、铰接设于座体上的第一门扇、与第一门扇铰接的第二门扇,所述座体上铰接设有推动驱动机构,所述推动驱动机构的自由端与第一门扇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门扇上靠近第二门扇的一端处设有三角连接件,所述第二门扇上靠近第一门扇的一端处铰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座体上铰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三角连接件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一门扇、第一牵引杆的自由端、第二牵引杆的自由端铰接相连,当推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扇开启时,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连动以推动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机构铰接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与座体通过螺栓锁紧的上夹板、下夹板及与推动驱动机构铰接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夹持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通过螺栓穿设的方式固定。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穿设孔,所述铰接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铰接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第二牵引杆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第一铰接座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为花兰螺丝或气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驱动机构与第二牵引杆分别设于第一门扇的上下两端。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采用推动驱动机构来实现第一门扇的开启或关闭,采用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的传动结构来实现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从而实现了对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的分别驱动,而第二门扇的驱动实际上也依赖于第一门扇的驱动,由此实现了两套不同的机构来实现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的分别驱动,从而有效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解决开启时容易造成晃动,门扇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2、现有的座体与第一门扇在安装时往往受限于环境,并无法实现有效的平行或垂直,这个是很第一铰接座的调节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安装时的便捷调节,其中,通过三个以上的穿设孔与两个以上的安装孔的设置,可以形成多种安装配合样式,本方案中的穿设孔设置为九个,安装孔设置为三个,且安装孔设置为条形孔,这样可以实现多样式的穿设配合,从而达到有效调节的目的,达到任意安装环境下的便捷安装。3、第二铰接座与第一铰接座结构相同,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两个铰接座在安装时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涉影响,便于任意安装环境下的安装。4、所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可以为直杆,这样对于每一个折叠门的加工的精度有所要求,相对来说不能便于安装。而利用花兰螺丝来实现时,可以有效调节其长短,从而便于任意安装环境下的安装。而利用气弹簧来实现时,与花兰螺丝的目的相似,更可以增加开关门时的缓冲。5、推动驱动机构与第二牵引杆分别设于第一门扇的上下两端,这样的设置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有效平衡,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第一门扇、第二门扇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门,包括座体1、铰接设于座体1上的第一门扇2、与第一门扇1铰接的第二门扇3,所述座体1上铰接设有推动驱动机构4,所述推动驱动机构4为电推杆,其也可以为气缸、油缸等能够实现直线推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推动驱动机构4的自由端与第一门扇2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门扇2上靠近第二门扇3的一端处设有三角连接件5,所述第二门扇3上靠近第一门扇2的一端处铰接有第一牵引杆6,所述座体1上铰接有第二牵引杆7,所述三角连接件5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一门扇2、第一牵引杆6的自由端、第二牵引杆7的自由端铰接相连,当推动驱动机构4驱动第一门扇2开启时,第二牵引杆7、三角连接件5、第一牵引杆6连动以推动第二门扇2向第一门扇2闭合。所述座体1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机构4铰接的第一铰接座8,所述第一铰接座8包括与座体1通过螺栓锁紧的上夹板81、下夹板82及与推动驱动机构4铰接的铰接板83,所述铰接板83夹持于上夹板81与下夹板82之间,且通过螺栓穿设的方式固定。所述上夹板81与下夹板82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穿设孔84,所述铰接板8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铰接安装孔85,本方案中穿设孔84的数量为九个,铰接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量、位置、形状的设置。所述座体1上设有用于第二牵引杆7铰接的第二铰接座9,所述第二铰接座9与第一铰接座8结构相同。所述推动驱动机构4与第二牵引杆7分别设于第一门扇2的上下两端。上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为花兰螺丝或气弹簧。图2中虚线所展示的为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在开启过程中的状态,其中2’为第一门扇的位置状态,3’为第二门扇的位置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采用推动驱动机构来实现第一门扇的开启或关闭,采用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的传动结构来实现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从而实现了对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的分别驱动,而第二门扇的驱动实际上也依赖于第一门扇的驱动,由此实现了两套不同的机构来实现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的分别驱动,从而有效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解决开启时容易造成晃动,门扇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2、现有的座体与第一门扇在安装时往往受限于环境,并无法实现有效的平行或垂直,这个是很第一铰接座的调节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安装时的便捷调节,其中,通过三个以上的穿设孔与两个以上的安装孔的设置,可以形成多种安装配合样式,本方案中的穿设孔设置为九个,安装孔设置为三个,且安装孔设置为条形孔,这样可以实现多样式的穿设配合,从而达到有效调节的目的,达到任意安装环境下的便捷安装。3、第二铰接座与第一铰接座结构相同,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两个铰接座在安装时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涉影响,便于任意安装环境下的安装。4、所述第一牵引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铰接设于座体上的第一门扇、与第一门扇铰接的第二门扇,所述座体上铰接设有推动驱动机构,所述推动驱动机构的自由端与第一门扇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门扇上靠近第二门扇的一端处设有三角连接件,所述第二门扇上靠近第一门扇的一端处铰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座体上铰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三角连接件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一门扇、第一牵引杆的自由端、第二牵引杆的自由端铰接相连,当推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扇开启时,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连动以推动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铰接设于座体上的第一门扇、与第一门扇铰接的第二门扇,所述座体上铰接设有推动驱动机构,所述推动驱动机构的自由端与第一门扇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门扇上靠近第二门扇的一端处设有三角连接件,所述第二门扇上靠近第一门扇的一端处铰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座体上铰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三角连接件的三个角分别与第一门扇、第一牵引杆的自由端、第二牵引杆的自由端铰接相连,当推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门扇开启时,第二牵引杆、三角连接件、第一牵引杆连动以推动第二门扇向第一门扇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推动驱动机构铰接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良益潘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巨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