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934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保证更换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把带套管暗装旧软管更换为新软管,提前准备好和旧软管同规格,且等长度的新软管,把旧软管的两端从管接头上卸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切割搭接处新软管、旧软管的端部形状;第二步,使新软管、旧软管的搭接处对齐并紧密贴合;第三步,宽胶带均匀缠绕搭接处三层以上,均匀涂抹洗衣液;第四步,用旧软管把新软管通过套管拉出;第五步、把搭接处的新软管端部修整平齐;第六步、新软管的两端安装到对应的管接头;其特点是能够保证更换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配置与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工作生活休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居家、办公、工厂车间都要进行装修,各种管线大都布置在硬质塑料套管内,硬质塑料套管预埋在墙体或地板里,一旦出现故障,更换十分麻烦,甚至无法更换。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换方法,对提高更换效率,保证更换质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保证更换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0004]把带套管暗装旧软管更换为新软管,提前准备好和旧软管同规格,且等长度的新软管,把旧软管的两端从管接头上卸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用电工刀垂直旧软管的一端端面,过中心切割成均等的两半,长度大于60毫米,然后垂直旧软管轴线切掉其中一半,形成与软管轴线成90度的端部接合面;同样的切割出新软管的90度的端部接合面。
[0005]第二步、使旧软管和新软管同轴,旧软管的90度的端部接合面和新软管的90度的端部接合面对齐并紧密贴合在一起。
[0006]第三步、用宽胶带均匀缠绕在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处,至少三层,并且保证宽胶带缠绕后的表面平滑,然后用洗衣液均匀涂抹搭接外表面,减小摩擦阻力。
[0007]第四步、两人配合工作,一人在套管的另一端抓住旧软管的另一端逐渐加力向外拉,另一人把第三步缠绕好的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送进埋入墙体的套管,阻力较大时可适量反向拉伸,然后再继续正向向外拉,直到把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从套管另一端拉出。
[0008]第五步、把拉出的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用剪刀剪掉缠绕的胶带,用剪刀和电工刀把搭接处的新软管端部修整平齐。
[0009]第六步、把新软管的两端安装到对应的管接头上,完成软管更换。
[0010]针对上述技术方案,把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形式加工成圆弧连接。
[0011]针对上述技术方案,把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形式加工45度平面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设计可靠的软管搭接形式,用宽胶带均匀平滑缠绕在旧软管和新软管的搭接处,并涂抹洗衣液减小摩擦,保证光滑,摩擦阻力小;胶带均匀平滑缠绕三层以上,保证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工艺规程施工,能够保证更换质量,提高更换效率,解决软管老化后的更换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方法专利技术的带套管暗装软管示意图。
[0015]图2为90度角搭接连接前示意图。
[0016]图3为90度角搭接连接后示意图。
[0017]图4为圆弧搭接连接前示意图。
[0018]图5为圆弧搭接连接后示意图。
[0019]图6为45度角搭接连接前示意图。
[0020]图7为45度角搭接连接后示意图。
[0021]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中,1.旧软管,2.新软管,3.套管。(各图中只示意画出了新软管、旧软管靠近搭接处的局部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把图1、图2、图3中的带套管(3)的暗装旧软管(1)更换为新软管(2),提前准备好和旧软管(1)同规格,且等长度的新软管(2),把旧软管(1)的两端从管接头上卸下(旧软管两端的管接头未示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用电工刀垂直旧软管(1)的一端端面,过中心切割成均等的两半,长度大于60毫米,然后垂直旧软管(1)轴线切掉其中一半,切割出图2中旧软管(1)的截面11、12、13;同样的切割出图2中新软管(2)的截面21、22、23。
[0023]第二步、使旧软管(1)和新软管(2)同轴,旧软管(1)的截面11、12、13和新软管(2)的截面21、22、23对齐并紧密贴合在一起,如图3。
[0024]第三步、用宽胶带均匀缠绕在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处,至少三层,并且保证宽胶带缠绕后的表面平滑,然后用洗衣液均匀涂抹搭接外表面,减小摩擦阻力。
[0025]第四步、两人配合工作,一人在套管(3)的另一端抓住旧软管(1)的另一端逐渐加力向外拉,另一人把第三步缠绕好的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送进埋入墙体的套管(3),阻力较大时可适量反向拉伸,然后再继续正向向外拉,直到把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从套管(3)另一端拉出。
[0026]第五步、把拉出的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用剪刀剪掉缠绕的胶带,用剪刀和电工刀把搭接处的新软管(2)端部修整平齐。
[0027]第六步、把新软管(2)的两端安装到对应的管接头上,完成软管更换。
[0028]实施例2,如实施例1,其特征是,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形式为圆弧连接,如图4,图5。
[0029]实施例3,如实施例1,其特征是,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形式为45度平面连接,如图6,图7。
[0030]以上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套管暗装软管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用电工刀垂直旧软管(1)的一端端面,过中心切割成均等的两半,长度大于60毫米,然后垂直旧软管(1)轴线切掉其中一半,切割出旧软管(1)的截面11、12、13;同样的切割出新软管(2)的截面21、22、23;第二步、使旧软管(1)和新软管(2)同轴,旧软管(1)的截面11、12、13和新软管(2)的截面21、22、23对齐并紧密贴合在一起;第三步、用宽胶带均匀缠绕在旧软管(1)和新软管(2)的搭接处,至少三层,并且保证宽胶带缠绕后的表面平滑,然后用洗衣液均匀涂抹搭接外表面,减小摩擦阻力;第四步、两人配合工作,一人在套管(3)的另一端抓住旧软管(1)的另一端逐渐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广振彭仁杰吴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