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3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包括两个匚型杆,两个所述匚型杆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第二连接杆和多个第三连接杆,所述匚型杆内侧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匚型杆内设置好与定位块之间相卡接的齿板,齿板在匚型杆上的焊接位置已经经过精准预算,使工人在装配次桁架的时候,之后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帽旋合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帽之间旋合将定位块与梯形槽之间位置进行初步固定,节省人工定位焊接的时间,同时减少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夹持第一连接杆的操作,使次桁架的拼接更加精准,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
技术介绍
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装配式建筑所用的次桁架构件,可以采用拼接法在施工场地拼接,但工人在拼接过程中,需要对两根横杆之间的连接斜杆的连接位置进行调试,还要可能将两根横杆用夹具固定等,操作比较复杂,拼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通过在匚型杆内设置好与定位块之间相卡接的齿板,齿板在匚型杆上的焊接位置已经经过精准预算,使工人在装配次桁架的时候,之后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帽旋合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帽之间旋合将定位块与梯形槽之间位置进行初步固定,节省人工定位焊接的时间,同时减少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夹持第一连接杆的操作,使次桁架的拼接更加精准,操作便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包括两个匚型杆,两个所述匚型杆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第二连接杆和多个第三连接杆,所述匚型杆内侧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所述匚型杆沿长度方向一侧壁的中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梯形槽,两个所述匚型杆的内侧对应均匀滑动卡接有多个定位块,多个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且位于两个匚型杆两端的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位于两个匚型杆中间位置处的定位块之间均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三连接杆,其中,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的两端,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的两端,且多个第二连接杆与多个第三连接杆交错布置;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螺帽,两个所述匚型杆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块相邻梯形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定位块相邻第二螺杆一端的两侧与匚型杆两侧的齿板活动卡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处定位块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贯穿相邻梯形槽并旋合连接有第二螺帽,在匚型杆内设置好与定位块之间相卡接的齿板,齿板在匚型杆上的焊接位置已经经过精准预算,使工人在装配次桁架的时候,省去人工定位焊接的时间,同时免去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夹持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螺杆、第一螺帽、第二螺杆、第二螺帽进行初步固定,也可根据建筑需求进行焊接等二次固定操作。进一步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宽度与匚型杆两内壁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定位块完全卡接到匚型杆的内部。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匚型杆上开设的梯形槽的大端相背离,所述第二螺帽的一侧与相邻梯形槽大端的内侧壁相接触,使第二螺帽能够与第二螺杆旋合连接在梯形槽的内部,避免匚型杆外侧与其他构件连接时受到第二螺帽的影响。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匚型杆的两端位置处的相对应定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匚型杆之间夹角为直角,装配时,先将两个匚型杆的两端的第一连接杆固定好,使两个匚型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进一步在于:所述匚型杆中部的多个定位块与另一个匚型杆中部的多个定位块的位置相互交错。进一步在于:所述梯形槽为条型槽,所述梯形槽小端的长度为第二螺杆直径的五倍,使卡接在匚型杆上的定位块位置能在梯形槽小端的长度范围内进行微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匚型杆内设置好与定位块之间相卡接的齿板,齿板在匚型杆上的焊接位置已经经过精准预算,使工人在装配次桁架的时候,之后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帽旋合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帽之间旋合将定位块与梯形槽之间位置进行初步固定,节省人工定位焊接的时间,同时减少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夹持第一连接杆的操作,使次桁架的拼接更加精准,操作便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定位块与匚型杆、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中匚型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匚型杆;110、梯形槽;120、齿板;200、第一连接杆;210、第一螺杆;220、第一螺帽;300、定位块;310、第二螺杆;320、第二螺帽;330、连接块;400、第二连接杆;500、第三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包括两个匚型杆100,两个匚型杆10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200、多个第二连接杆400和多个第三连接杆500,匚型杆100内侧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120,匚型杆100沿长度方向一侧壁的中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梯形槽110,两个匚型杆100的内侧对应均匀滑动卡接有多个定位块300,多个定位块30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0,连接块33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10,且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两端的相邻两个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0,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中间位置处的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连接杆400,位于第二连接杆400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三连接杆500,其中,第二连接杆4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第三连接杆5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且多个第二连接杆400与多个第三连接杆500交错布置;第一螺杆210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螺帽220,两个匚型杆100位于同一平面内,定位块300相邻梯形槽1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10,定位块300相邻第二螺杆310一端的两侧与匚型杆100两侧的齿板120活动卡接,第二螺杆310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处定位块300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贯穿相邻梯形槽110并旋合连接有第二螺帽320,在匚型杆100内设置好与定位块300之间相卡接的齿板120,齿板120在匚型杆100上的焊接位置已经经过精准预算,使工人在装配次桁架的时候,省去人工定位焊接的时间,同时免去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夹持第一连接杆200、第二连接杆400和第三连接杆500的操作,之后通过第一螺杆210、第一螺帽220、第二螺杆310、第二螺帽320进行初步固定,也可根据建筑需求进行焊接等二次固定操作。定位块300的宽度与匚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包括两个匚型杆(10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200)、多个第二连接杆(400)和多个第三连接杆(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杆(100)内侧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120),所述匚型杆(100)沿长度方向一侧壁的中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梯形槽(11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的内侧对应均匀滑动卡接有多个定位块(300),多个所述定位块(30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0),连接块(33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10),且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两端的相邻两个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0),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中间位置处的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连接杆(400),位于第二连接杆(400)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三连接杆(500),其中,第二连接杆(4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第三连接杆(5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且多个第二连接杆(400)与多个第三连接杆(500)交错布置;/n所述第一螺杆(210)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螺帽(22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块(300)相邻梯形槽(1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10),所述定位块(300)相邻第二螺杆(310)一端的两侧与匚型杆(100)两侧的齿板(120)活动卡接,所述第二螺杆(310)的一端与对应位置处定位块(300)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贯穿相邻梯形槽(110)并旋合连接有第二螺帽(3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次桁架构件,包括两个匚型杆(10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200)、多个第二连接杆(400)和多个第三连接杆(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型杆(100)内侧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120),所述匚型杆(100)沿长度方向一侧壁的中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梯形槽(11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的内侧对应均匀滑动卡接有多个定位块(300),多个所述定位块(30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0),连接块(33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10),且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两端的相邻两个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00),位于两个匚型杆(100)中间位置处的定位块(300)之间均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连接杆(400),位于第二连接杆(400)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三连接杆(500),其中,第二连接杆(4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第三连接杆(500)的两端均转动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第一螺杆(210)的两端,且多个第二连接杆(400)与多个第三连接杆(500)交错布置;
所述第一螺杆(210)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螺帽(220),两个所述匚型杆(100)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块(300)相邻梯形槽(1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唐民振林德桂钟锦祯何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