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7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包括包括钢柱、钢梁一、钢梁二和斜钢板,所述钢柱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所述钢柱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钢柱构件的侧壁开设有方槽,而于方槽中插入连接有加固板的钢梁一,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钢梁一和钢柱栓接,在钢柱的侧壁上又通过固定板一和钢梁一用高强度螺栓栓接,在钢柱构件的侧边设置有斜钢板,通过将钢梁二与两个斜钢板之间插接,并通过螺栓将钢梁二与钢柱固定,从而能使得钢梁构件和钢柱之间保持牢固的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钢构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
技术介绍
钢构件是指用钢板、角钢、槽钢、工字钢、焊接或热轧H型钢冷弯或焊接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钢结构组合构件,钢构件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构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钢柱构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钢柱和钢梁的连接点松弛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整个钢构件框架的不稳定,会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钢柱构件承载能力不够大,容易造成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通过通过将钢柱构件的侧壁开设有方槽,而于方槽中插入连接有加固板的钢梁一,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钢梁一和钢柱栓接,在钢柱的侧壁上又通过固定板一和钢梁一用高强度螺栓栓接,在钢柱构件的侧边设置有斜钢板,通过将钢梁二与两个斜钢板之间插接,并通过螺栓将钢梁二与钢柱固定,从而能使得钢梁构件和钢柱之间保持牢固的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钢构件的稳定性;通过将钢柱构件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一,而于通孔一的侧壁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层的钢丝网,又于加固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二,从而能于通孔一中浇筑混凝土,从而能提高钢柱构件的承载力度,使之不容易弯曲。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包括钢柱、钢梁一、钢梁二和斜钢板,所述钢柱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所述钢柱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四个所述固定板一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一,同侧壁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一之间夹持连接有钢梁一,所述钢梁一沿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一,且螺栓一与螺栓连接孔一旋合连接,所述钢柱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方槽,两个所述钢梁一相对应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且加固板与方槽滑动嵌入连接,所述加固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二,所述螺栓连接孔二中旋合连接有螺栓四,且螺栓四与钢柱旋合连接,所述钢柱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且两个侧板上的固定板二处于相异的平面,四个所述固定板二上均旋合连接有四个螺栓二,所述斜钢板与固定板二相贴靠,所述斜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四,且螺栓二与螺栓连接孔四旋合连接,所述钢柱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三,两个固定板三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三,所述钢梁二的顶板和底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三,所述钢梁二的端部与固定板三相贴靠,且螺栓三与螺栓连接孔三旋合连接,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三分别是用于钢柱连接钢梁一和钢梁二,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加大钢梁的水平承载力度。进一步在于,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三个通孔二,于加固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二能够使得通孔一中的混凝土流入钢柱的下方,从而能将通孔一填满,从而能提高钢柱的承载力度。进一步在于,所述加固板的长度与通孔一的长度相等,所述加固板的宽度与通孔一的宽度相等,这样能使加固板能正好于方槽中嵌入,从而可以提高钢梁一与钢柱的连接点牢固程度。进一步在于,所述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均为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用于搭建钢构件框架,一般的螺栓不能够承受这样强大的扭转力和压力。进一步在于,所述钢梁一为H型钢梁,所述钢梁二为Z字型钢梁,所述钢梁一和钢梁二的顶板和底板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钢筋,Z字型的钢梁二能与两个斜钢板进行插接,从而能提高钢梁二连接点的牢固程度,从而可以使得钢构件的框架能进一步稳定。进一步在于,所述通孔一内部的侧壁上等距离设置有钢丝网,设置有钢丝网是可以起到模块作用,从而便于第二次浇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钢柱构件的侧壁开设有方槽,而于方槽中插入连接有加固板的钢梁一,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钢梁一和钢柱栓接,在钢柱的侧壁上又通过固定板一和钢梁一用高强度螺栓栓接,在钢柱构件的侧边设置有斜钢板,通过将钢梁二与两个斜钢板之间插接,并通过螺栓将钢梁二与钢柱固定,从而能使得钢梁构件和钢柱之间保持牢固的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钢构件的稳定性;2、通过将钢柱构件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一,而于通孔一的侧壁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层的钢丝网,又于加固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二,从而能于通孔一中浇筑混凝土,从而能提高钢柱构件的承载力度,使之不容易弯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中钢梁二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斜钢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钢柱;101、通孔一;102、固定板一;103、螺栓一;104、固定板二;105、螺栓二;106、固定板三;107、螺栓三;108、螺栓四;109、方槽;200、钢梁一;201、螺栓连接孔一;202、加固板;203、螺栓连接孔二;204、通孔二;300、钢梁二;301、螺栓连接孔三;400、斜钢板;401、螺栓连接孔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包括钢柱100、钢梁一200、钢梁二300和斜钢板400,钢柱100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101,钢柱100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102,四个固定板一102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一103,同侧壁的两个固定板一102之间夹持连接有钢梁一200,钢梁一200沿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一201,且螺栓一103与螺栓连接孔一201旋合连接,钢柱100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方槽109,两个钢梁一200相对应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02,且加固板202与方槽109滑动嵌入连接,加固板2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二203,螺栓连接孔二203中旋合连接有螺栓四108,且螺栓四108与钢柱100旋合连接,钢柱100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104,且两个侧板上的固定板二104处于相异的平面,四个固定板二104上均旋合连接有四个螺栓二105,斜钢板400与固定板二104相贴靠,斜钢板400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四401,且螺栓二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00)、钢梁一(200)、钢梁二(300)和斜钢板(400),所述钢柱(100)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101),所述钢柱(100)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102),四个所述固定板一(102)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一(103),同侧壁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一(102)之间夹持连接有钢梁一(200),所述钢梁一(200)沿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一(201),且螺栓一(103)与螺栓连接孔一(201)旋合连接,所述钢柱(100)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方槽(109),两个所述钢梁一(200)相对应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02),且加固板(202)与方槽(109)滑动嵌入连接,所述加固板(2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二(203),所述螺栓连接孔二(203)中旋合连接有螺栓四(108),且螺栓四(108)与钢柱(100)旋合连接,所述钢柱(100)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104),且两个侧板上的固定板二(104)处于相异的平面,四个所述固定板二(104)上均旋合连接有四个螺栓二(105),所述斜钢板(400)与固定板二(104)相贴靠,所述斜钢板(400)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四(401),且螺栓二(105)与螺栓连接孔四(401)旋合连接,所述钢柱(100)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三(106),两个固定板三(106)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三(107),所述钢梁二(300)的顶板和底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三(301),所述钢梁二(300)的端部与固定板三(106)相贴靠,且螺栓三(107)与螺栓连接孔三(301)旋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抗弯曲钢柱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00)、钢梁一(200)、钢梁二(300)和斜钢板(400),所述钢柱(100)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101),所述钢柱(100)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102),四个所述固定板一(102)上均旋合连接有多个螺栓一(103),同侧壁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一(102)之间夹持连接有钢梁一(200),所述钢梁一(200)沿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一(201),且螺栓一(103)与螺栓连接孔一(201)旋合连接,所述钢柱(100)的两个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方槽(109),两个所述钢梁一(200)相对应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02),且加固板(202)与方槽(109)滑动嵌入连接,所述加固板(2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二(203),所述螺栓连接孔二(203)中旋合连接有螺栓四(108),且螺栓四(108)与钢柱(100)旋合连接,所述钢柱(100)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104),且两个侧板上的固定板二(104)处于相异的平面,四个所述固定板二(104)上均旋合连接有四个螺栓二(105),所述斜钢板(400)与固定板二(104)相贴靠,所述斜钢板(400)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螺栓连接孔四(401),且螺栓二(105)与螺栓连接孔四(401)旋合连接,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江平唐民振林德桂韦海东黄承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