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分子量6-O-PGA-L-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927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分子量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


技术介绍

[0002]我们在研究中通常是采用硫酸酯化法合成L

抗坏血酸衍生物,而相比于化学合成法,生物酶法合成则比较温和且环境友好。
[0003]酶催化具有高选择性、反应专一性、温和性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脂肪酶具有稳定、廉价的特点,能够催化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反应,在大多数的有机合成反应中,脂肪酶在高温、极端pH和有机溶剂中稳定性较好,可以重复使用,方便回收,足以满足工业化连续生产的要求。目前常见的商品化脂肪酶主要有Immobilized CALB、Novozym 435、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黑曲霉脂肪酶(ASL)、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SL)、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FL)等。
[0004]脂肪酶可以催化酯的水解反应和酯的合成反应,其中酯的合成反应主要涉及酯化、酯交换、酸解和醇解反应。当体系中含有微量水或为无水的有机溶剂中时,称之为非水相体系,当脂肪酶处于非水相体系中时,脂肪酶催化酯的合成反应,当脂肪酶处于疏水溶剂和水的界面上时,受界面能的作用,脂肪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中心被暴露出来,此时脂肪酶具有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脂肪酶催化L

抗坏血酸6位羟基和γ

聚谷氨酸的羧基反应,从而生成6

O

PGA

L

抗坏血酸。
[0006]一种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取叔丁醇、吡啶、脂肪酶、分子筛充分混合溶解,加入L

抗坏血酸4

5g、聚谷氨酸4

5g,置于45

50℃水浴锅中,震荡反应48h,获得反应液;
[0008](2)步骤(1)获得的反应液静置后过滤,保留滤液A;
[0009](3)步骤(2)保留的滤液A经旋转蒸发获得粗品;
[0010](4)步骤(3)中获得的粗品中加入纯化水溶解,静置分层后保留水相,水相过滤保留滤液B;
[0011](5)滤液B中加入乙醇获得沉淀,保留沉淀,将获得沉淀进行干燥,获得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
[0012]进一步的,上述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中所述的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相对分子量为0.5

41kDa。
[0013]进一步的,上述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中所述的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结构如下所示:
[0014][0015]a≥0的自然数,c≥0的自然数,b≥1的自然数。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叔丁醇和吡啶按照体积比1:1添加;所述脂肪酶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0.5

1%;所述分子筛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4

10%;所述抗坏血酸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1.5

3%L

;所述聚谷氨酸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1.5

3%。
[0017]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脂肪酶为Immobilized CALB、Novozym 435、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黑曲霉脂肪酶(ASL)、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SL)、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FL)中的一种。
[0018]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聚谷氨酸为γ

聚谷氨酸,分子量为0.5

20kDa。
[0019]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乙醇的添加的体积为2倍体积的滤液B。
[0020]利用上述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制备的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在制备保湿美白产品中的应用。
[0021]一种利用上述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制备的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配制的保湿美白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按重量份计:
[0022]透明质酸钠0.1~5份、6

O

PGA

L

抗坏血酸0.1~5份、荷荷巴油0.1~10份、甘油0.1~10份、积雪草提取物0.1~3份、甘草提取物0.1~3份、水杨酸0.1~2份、乳化剂1~5份、表面活性剂0.1~3份、增溶剂1~5份、流变调节剂1~4份、香精0.1

1份、防腐剂0.5

3份、余量为水,上述的积雪草提取物与上述甘草提取物均购自宜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23]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酶法相比于化学合成法,生物酶法合成则比较温和且环境友好。
[0025](2)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酶法所制得的6

O

PGA

L

抗坏血酸相对分子量较化学合成法低,且相对分子量分布范围集中。
[0026](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但不局限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0028]实施例1 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制备
[002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叔丁醇、吡啶、脂肪酶、分子筛充分混合溶解,加入L

抗坏血酸、聚谷氨酸,置于45

50℃水浴锅中,震荡反应48h,获得反应液;(2)步骤(1)获得的反应液静置后过滤,保留滤液A;(3)步骤(2)保留的滤液A经旋转蒸发获得粗品;(4)步骤(3)中获得的粗品中加入纯化水溶解,静置分层后保留水相,水相过滤保留滤液B;(5)滤液B中加入乙醇获得沉淀,保留沉淀,将获得沉淀进行干燥,获得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6

O

PGA

L

抗坏血酸的相对分子量为0.5

41kD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相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叔丁醇和吡啶按照体积比1:1添加;所述脂肪酶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0.5

1%;所述分子筛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4

10%;所述抗坏血酸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1.5

3%L

;所述聚谷氨酸添加的质量体积比为叔丁醇和吡啶混合溶液体积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倩苏移山朱希强张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