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脑倒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97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电脑倒毛机,该高速电脑倒毛机包括有机架主体、工作部、卷筒、转动轴、转向支架、聚线杆、加蜡部、切割部和第二弹性部。多根毛线从毛线筒上经过第一弹性部后进入到转向部后转向,之后一起进入到聚线杆中聚集起来。聚集起来的多根毛线一起通过加蜡部进行加蜡,之后通过切割部和第二弹性部。切割部可以切断经过到的毛线。毛线经过第二弹性部后即进入到卷筒处附近,卷筒通过转动将毛线卷到卷筒上。通过如此设置,加快高速电脑倒毛机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电脑倒毛机
本技术涉及倒毛机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电脑倒毛机。
技术介绍
毛线在进机器加工前通常会重新倒毛再绕一次,在倒毛绕线过程中,线会通过一个蜡筒,线筒会给毛线加次蜡,这样绕过的毛线就是加过蜡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绒线比较滑更易于加工。但是现在的倒毛机生产效率都不高,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速电脑倒毛机,所述高速电脑倒毛机可以高速的对毛线进行倒毛打蜡,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速电脑倒毛机,包括有机架主体、工作部、卷筒、转动轴、转向支架、聚线杆、加蜡部、切割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机架主体顶部设置有转动杆,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用于放置毛线筒;所述工作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工作部包括有连接端、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端两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连接端转动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端;所述卷筒用于卷线,所述卷筒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端的自由端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转动端的自由端上;所述卷筒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之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机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转动轴可带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滚筒与所述卷筒相抵接,所述滚筒可带动所述卷筒转动;所述转向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主体上,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所述转向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和转向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开设有穿线槽或穿线孔,所述毛线经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的穿线槽或穿线孔后进入所述转向部;所述转向部用于使毛线转向;所述第一弹性部和转向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聚线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向支架上,另一端呈螺旋状,各个所述转向部上穿出的毛线经过所述聚线杆的螺旋部位的中心聚集在一起穿出;所述加蜡部位于所述聚线杆上方,用于对毛线加蜡;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加蜡部上方,用于切割毛线;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切割部上方,所述第二弹性部设置有穿线槽或穿线孔,穿线孔和穿线槽用于使毛线穿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速电脑倒毛机可以高速的将多个毛线筒上的毛线聚集在一起,使多根毛线可以同时进入加蜡部进行加蜡,毛线加蜡后即可进入到卷筒中被收集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所述转动轴转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部包括有转向轴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包括有切割垫板和切割刀,毛线从所述切割垫板和切割刀中穿过,所述切割刀向所述切割垫板移动切断毛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通过气缸带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速电脑倒毛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切割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聚线杆和转向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机架主体100、转动杆110、固定杆120、毛线筒130、毛线131、连接端210、固定端220、转动端230、卷筒300、转动轴400、滚筒410、转向支架500、第一弹性部510、转向部520、聚线杆600、加蜡部700、切割部800、切割刀810、切割垫板820、第二弹性部9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速电脑倒毛机。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速电脑倒毛机包括有机架主体100、工作部、卷筒300、转动轴400、转向支架500、聚线杆600、加蜡部700、切割部800和第二弹性部900。机架主体100顶部设置有转动杆110,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120,固定杆120用于放置毛线筒130;工作部转动连接在转动杆110上,工作部包括有连接端210、固定端220和转动端230;连接端210与转动杆110转动连接,固定端220与转动端230分别位于连接端210两端,固定端220与连接端210固定连接,转动端230与连接端210转动连接,转动端230相对连接端210转动可远离或者靠近固定端220;卷筒300用于卷线,卷筒300一端套在固定端220的自由端上,另一端套在转动端230的自由端上,卷筒300可转动的位于固定端220与转动端230之间;转动轴400与机架主体100转动连接,转动轴400上设置有滚筒410,转动轴400可带动滚筒410转动;滚筒410与卷筒300相抵接,滚筒410可带动卷筒300转动;转向支架500固定于机架主体100上,位于固定杆120上方;转向支架50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510和转向部520,第一弹性部510上开设有穿线槽或穿线孔,毛线131穿过第一弹性部510的穿线槽或穿线孔后进入转向部520;转向部520用于使毛线131转向;第一弹性部510和转向部520一一对应设置;聚线杆600位于转向支架500上方,一端固定在转向支架500上,另一端呈螺旋状。各个转向部520上穿出的毛线131穿过聚线杆600的螺旋部位的中心穿出聚集在一起;加蜡部700位于聚线杆600上方,用于对毛线131加蜡;切割部800位于加蜡部700上方,用于切割毛线131;第二弹性部900,第二弹性部900位于切割部800上方,第二弹性部900设置有穿线槽或穿线孔,穿线槽和穿线孔用于使毛线131穿过。通过如此设置,可以高速的同时对多根毛线131进行倒毛加蜡,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图1所示,机架主体100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杆120,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电脑倒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顶部设置有转动杆,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用于放置毛线筒;/n工作部,所述工作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工作部包括有连接端、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端两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连接端转动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端;/n卷筒,所述卷筒用于卷线,所述卷筒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端的自由端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转动端的自由端上;所述卷筒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之间;/n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机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转动轴可带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滚筒与所述卷筒相抵接,所述滚筒可带动所述卷筒转动;/n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主体上,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所述转向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和转向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开设有穿线槽或穿线孔,所述毛线经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的穿线槽或穿线孔后进入所述转向部;所述转向部用于使毛线转向;所述第一弹性部和转向部一一对应设置;/n聚线杆,所述聚线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向支架上,另一端呈螺旋状,各个所述转向部上穿出的毛线经过所述聚线杆的螺旋部位的中心聚集在一起穿出;/n加蜡部,所述加蜡部位于所述聚线杆上方,用于对毛线加蜡;/n切割部,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加蜡部上方,用于切割毛线;/n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切割部上方,所述第二弹性部设置有穿线槽或穿线孔,穿线孔和穿线槽用于使毛线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脑倒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顶部设置有转动杆,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用于放置毛线筒;
工作部,所述工作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工作部包括有连接端、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端两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连接端转动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端;
卷筒,所述卷筒用于卷线,所述卷筒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端的自由端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转动端的自由端上;所述卷筒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固定端与转动端之间;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机架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转动轴可带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滚筒与所述卷筒相抵接,所述滚筒可带动所述卷筒转动;
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主体上,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所述转向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和转向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开设有穿线槽或穿线孔,所述毛线经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的穿线槽或穿线孔后进入所述转向部;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立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晶富编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