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96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5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包括层流冷却工序、带钢卷取工序,还包括强制风冷工序,强制风冷工序由设置在层流冷却工序与第一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一区,和设置在第一卷取机、第二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二区组成,风机一区设置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钢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热轧带钢生产冷却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层流冷却19是热轧带钢厂布置在精轧机组18和卷取之间的控冷装置,主要由上喷装置、下喷装置、侧喷装置和控制阀组等组成,通过水冷来控制带钢的温度,目的是保证带钢的组织和性能。自第一套层流冷却系统应用于热轧带钢生产以来,轧后控制冷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一是工艺技术的发展,体现在冷却工艺和层流冷却装置的进步;二是控制技术的发展,体现在控制模型、控制策略的进步。出现的先进的技术如在普通层流冷却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强型层流冷却段;层流冷却装置采用细化精调段,可以实现单独控制一排鹅颈管,使热轧带钢卷曲温度控制在
±
2℃;层流冷却装置采用水塔供水加机旁高位水箱的结构方式,稳定了喷嘴处压力,达到了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的目的。近年来尽管轧后冷却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层流冷却仍是目前的主要冷却手段。国内外在层流冷却对带钢长度和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各种冷却模型。但这些模型通常都假设带钢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带钢在宽度方向上存在边部温度低、中部温度高的情况,层流冷却使温度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大,在带钢厚度方向上,层流冷却使上表面的温降幅度大于下表面。带钢越厚,上下表面温差越大。这种带钢宽度和厚度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带钢微观组织的不均匀分布,同时会导致带钢硬度、氧化铁皮厚度等分布不均,还会导致带钢表面存在色差、带钢内部残余应力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所述方法改变传统层流冷却来实现带钢冷却的工艺方法,以层流冷却+强制风冷的模式实现对带钢组织的精细控制。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包括层流冷却工序、带钢卷取工序,带钢卷取工序顺序设置第一卷取机、第二卷取机,还包括强制风冷工序,强制风冷工序由设置在层流冷却工序与第一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一区,和设置在第一卷取机、第二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二区组成,风机一区设置4

6台轴流风机,风机二区设置2

3台轴流风机,各轴流风机位于辊道下方,对运行在其上部的带钢进行强制风冷,各台轴流风机设有强制风宽度调整装置,根据不同规格带钢调整强制风宽度调整装置的侧挡板开口宽度和风量。
[0006]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带钢层流冷却后经风机一区强制风冷,并经第一卷取机卷取;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带钢层流冷却后经风机一区及风机二区强制风冷,经第二卷取机卷取。
[0007]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强制风冷工序控制参数如下:
[0008]侧挡板开口宽度:D=(0.085
×
W
strip
)
×
10

10
ꢀꢀ
(公式1)
[0009]公式1中:D为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
[0010]W
strip
为带钢公称宽度,单位mm;
[0011]单台轴流风机风量:F=(T
strip
×
V
finish
×
D)
×
100
ꢀꢀ
(公式2)
[0012]公式2中:F为风机风量,单位m3/h;
[0013]T
strip
:带钢公称厚度,单位mm;
[0014]V
finish
:带钢终轧速度,单位m/h;
[0015]D: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
[0016]对于厚度尺寸>5.0mm的带钢,强制风冷工艺控制参数如下:
[0017]侧挡板开口宽度:D=(0.065
×
W
strip
)
×
10

10
ꢀꢀ
(公式3)
[0018]公式3中:D: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
[0019]W
strip
:带钢公称宽度,单位mm;
[0020]单台轴流风机风量:F=(T
strip
×
v
finish
×
D)
×
100
ꢀꢀ
(公式4)
[0021]公式4中:F:风机风量,单位m3/h;
[0022]T
strip
:带钢公称厚度,单位mm;
[0023]v
finish
:带钢终轧速度,单位m/h;
[0024]D: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
[0025]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层流冷却工序采用每组间隔1排冷却水管的稀疏冷却模式;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层流冷却工序采用密集冷却+每组间隔1排冷却水管的稀疏冷却模式。
[0026]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所述强制风宽度调整装置设置在辊道下部的地沟中,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两块可调侧挡板、两块固定侧挡板、风机箱体和调整机构,风机箱体固定在地沟底部,轴流风机位于风机箱体内,风机箱体两侧封闭,风机箱体上口经连接板连接固定侧板,固定侧板经伸缩挡板连接可调侧板,两块可调侧板的顶部设有滚轮;地沟顶部两侧地基处分别设置支撑架,两支撑架间设有导轨,滚轮位于导轨上,各滚轮分别经连接杆连接固定块,固定块连接调整机构。
[0027]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调整机构设有电机、减速器、带轮和皮带,两个带轮分别安装在各支撑架上,电机经减速器传动连接主动带轮,皮带套装在两个带轮上,两连接块分别固接在皮带上侧边和皮带下侧边。
[0028]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两调整侧板的最大间距与带钢宽度匹配,两调整侧板的最小间距为带钢宽度尺寸的0.5

0.6倍。
[0029]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导轨上安装刻度尺。
[0030]上述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轴流风机距带钢的距离为1.3

1.8米。
[0031]本专利技术基于长期现场生产经验,在不断摸索、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层流冷却+强制风冷的冷却方法,从而实现了对带钢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的组织精细调整和控制;对于薄规格带钢(≤5mm),通过适当关闭层流水和开启风机,可改善层流冷却冷速过
大的问题;对于厚规格带钢(>5mm),通过开启风机可增强冷却效果,弥补层流冷却系统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改善并消除带钢经层流冷却后上表面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包括层流冷却工序、带钢卷取工序,带钢卷取工序顺序设置第一卷取机、第二卷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制风冷工序,强制风冷工序由设置在层流冷却工序与第一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一区,和设置在第一卷取机、第二卷取机之间的风机二区组成,风机一区设置4

6台轴流风机,风机二区设置2

3台轴流风机,各轴流风机位于辊道下方,对运行在其上部的带钢进行强制风冷,各台轴流风机设有强制风宽度调整装置,根据不同规格带钢调整强制风宽度调整装置的侧挡板开口宽度和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带钢层流冷却后经风机一区强制风冷,并经第一卷取机卷取;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带钢层流冷却后经风机一区及风机二区强制风冷,经第二卷取机卷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轧带钢微观组织精细控制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厚度尺寸≤5mm的带钢强制风冷工序控制参数如下:侧挡板开口宽度:D=(0.085
×
W
strip
)
×
10

10
ꢀꢀꢀꢀꢀꢀꢀꢀꢀꢀꢀꢀꢀ
(公式1)公式1中:D为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W
strip
为带钢公称宽度,单位mm;单台轴流风机风量:F=(T
strip
×
V
finish
×
D)
×
100
ꢀꢀꢀꢀꢀꢀꢀꢀꢀꢀꢀꢀꢀ
(公式2)公式2中:F为风机风量,单位m3/h;T
strip
:带钢公称厚度,单位mm;V
finish
:带钢终轧速度,单位m/h;D:侧挡板开口宽度,单位mm;对于厚度尺寸>5.0mm的带钢,强制风冷工艺控制参数如下:侧挡板开口宽度:D=(0.065
×
W
strip
)
×
10

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跃威杨志刚朱云杰陈四平黄伟丽徐子谦东根来王信威陈娟豆艳苹张海朝易耀云陈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