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80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粉碎管内设有第一管腔,粉碎管的上端设有进料管,粉碎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管,过滤管与粉碎管连通设置,过滤罐内设有第一滤网安装板和第二滤网安装板,第一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滤网,第一滤网与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二管腔,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三管腔,过滤管的一侧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第一管腔的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第二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研磨球,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对下水道污水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下水道内的污水而言,现有的处理一般需要将污水抽出进行处理,不便在下水道内部就完成对污水的净化,从而增加了处理成本,有的是在下水道内部投放化学物质来进行净化处理,但是比较浪费资源,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将下水道污水抽出时水体内存在很多大颗粒的杂质,如果不进行粉碎会损坏污水处理装置,故此亟需开发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能够实现对吸水到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进行粉碎,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包括粉碎管,所述粉碎管内设有第一管腔,所述粉碎管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粉碎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与粉碎管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管内设有第一滤网安装板和第二滤网安装板,所述第一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二管腔,所述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三管腔,所述过滤管的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研磨球,所述研磨球的外壁与粉碎管的内壁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粉碎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粉碎管上端设有安装轴套,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安装轴套且在第一管腔内安装有多个搅拌叶。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的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二管腔内壁上安装有多个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导电杆。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上设有与第一管腔连通的第一操作口,所述过滤管上还铰接有位于第一操作口上方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把手。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上设有与第三管腔连通的第二操作口,所述过滤管上铰接有位于第二操作口上方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把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污水由进料管进入,然后通过进料阀控制污水进入的流速,接着在第一管腔内,由第一电机驱动研磨球旋转,研磨球与第一管腔内壁摩擦实现对污水大颗粒的粉碎操作,实现对污水中大颗粒物料的粉碎,避免了大颗粒物料对污水处理装置的损坏,接着污水在第二管腔和第三管腔内,由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进行过滤操作,最后由出料管排出,出料阀对出料管内的污水出料速度进行控制,保证污水处理保证一定的流速下进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包括粉碎管1,粉碎管1内设有第一管腔2,粉碎管1的上端设有进料管3,进料管3上设有进料阀4,粉碎管1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管15,过滤管15与粉碎管1连通设置,过滤管15内设有第一滤网安装板24和第二滤网安装板28,第一滤网安装板24上设有第一滤网25,第二滤网安装板28上设有第二滤网27,第一滤网25与过滤管15之间形成第二管腔16,第二滤网27、第一滤网25和过滤管15之间形成第三管腔26,过滤管15的一侧设有出料管29,出料管29上设有出料阀30,第一管腔2的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10,所述第二电机支架10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上安装有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上安装有研磨球11,研磨球11的外壁与粉碎管1的内壁接触布置,第一滤网25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27的孔径。当本技术投入使用时,污水由进料管3进入,然后通过进料阀4控制污水进入的流速,接着在第一管腔2内,由第一电机7驱动研磨球11旋转,研磨球11与第一管腔2内壁摩擦实现对污水大颗粒的粉碎操作,实现对污水中大颗粒物料的粉碎,避免了大颗粒物料对污水处理装置的损坏,接着污水在第二管腔16和第三管腔26内,由第一滤网25和第二滤网27进行过滤操作,最后由出料管29排出,出料阀30对出料管29内的污水出料速度进行控制,保证污水处理保证一定的流速下进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粉碎管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架7,第一电机支架7上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靠近粉碎管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6,粉碎管1上端设有安装轴套8,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轴套8且在第一管腔2内安装有多个搅拌叶9。通过在粉碎管1的上端安装第一电机5,并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位于第一管腔2内的搅拌叶9旋转,实现了对第一管腔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第一管腔2内污水废料粉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管15的一侧设有蓄电池14,第二管腔16内壁上安装有多个与蓄电池14电连接的导电杆17。通过在过滤管15一侧设蓄电池14,并在第二官腔16内壁安装多个与蓄电池14电连接的导电杆17,导电杆17在通电的情况下可对第二管腔16内的一些金属杂质进行吸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管15上设有与第一管腔16连通的第一操作口18,过滤管15上还铰接有位于第一操作口18上方的第一盖板19,第一盖板19上设有第一把手20,过滤管15上设有与第三管腔26连通的第二操作口21,过滤管15上铰接有位于第二操作口21上方的第二盖板23,第二盖板23上设有第二把手22。通过第一盖板19和第二盖板23的可开启设置,实现了在打开了第一盖板19和第二盖板23时,可对第一管腔16和第三管腔26内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了该污水处理装置堵塞,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如图2所示,研磨球11的外壁和粉碎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L,0<L<2cm,通过设置研磨球11的外壁和粉碎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0-2cm的范围,在保证粉碎管1贯通的前提下,能够对细小的杂质物料进行粉碎操作,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具体到本实施例,L为0.5c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管,所述粉碎管内设有第一管腔,所述粉碎管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粉碎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与粉碎管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管内设有第一滤网安装板和第二滤网安装板,所述第一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二管腔,所述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三管腔,所述过滤管的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研磨球,所述研磨球的外壁与粉碎管的内壁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管,所述粉碎管内设有第一管腔,所述粉碎管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粉碎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与粉碎管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管内设有第一滤网安装板和第二滤网安装板,所述第一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二管腔,所述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过滤管之间形成第三管腔,所述过滤管的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研磨球,所述研磨球的外壁与粉碎管的内壁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传高史方敏柏昌顺孙月新戴冬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