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α-碘代-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68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
α

碘代

β
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缩醛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是一类新型香料,对格氏试剂、氧化试剂、溴化试剂、氢化试剂、酯化试剂、金属氢化物、碱等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常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羰基保护或多官能团的有机分子控制反应。因此,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在有机化学研究以及相关产业方面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缩醛合成方法一般是简单的醛和醇在酸性条件下缩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使用钯、铜等过渡金属或碘等非金属催化剂催化醛和醇反应合成缩醛化合物的方法。如何实现具有多功能结构的缩醛,如含额外的羰基、碳

卤键等反应活性位点的缩醛合成,可望发现新的多用途有机合成子,开发新的有机合成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官能结构的缩醛,即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
[0005]一种合成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含N,N

二取代结构的烯胺酮和碘单质1:2摩尔当量投料,再加入醇作为溶剂和反应物,50℃加热6~12小时,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目标产物。
[0006]具体为:将烯胺酮0.2mmol,碘0.4mmol和2mL醇置于15mL密封管,油浴加热至50℃,搅拌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反应剩余的醇,残余物以石油醚和乙酸乙脂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通过硅胶柱色谱进行提纯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结构经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以及代表性产物的单晶衍射测试等确证无误。
[0007]其中,所述目标产物即缩醛产物的结构特征是α

位具有碘取代以及β

位具有酮羰基。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旨在报道一种采用N,N

二取代结构的烯胺酮、碘和醇为起始原料,通过简单加热,一步串联反应合成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合成含不同取代结构的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其操作是分别采用含有不同取代结构的烯胺酮和不同的醇分别在碘单质存在下进行反应。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易得的原料,提供一种具有多官能结构和潜在反应活性位点的缩醛衍生物合成方法,以其作为原料能够为多样结构的有机分子合成提供途径;实验操作过程简便,合成方法兼容于含多种不同取代的烯胺酮和不同的醇,对同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高通用性;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放大,有良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a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b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c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c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d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e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19]图11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f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f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21]图13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g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22]图14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g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23]图15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h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24]图16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3h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将烯胺酮1(0.2mmol),碘(0.4mmol)和醇2(2mL)置于15mL密封管,油浴加热至50℃,搅拌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醇,残余物以石油醚和乙酸乙脂(V/V=10:1或V/V=5:1)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通过硅胶柱色谱进行提纯得到目标产物缩醛3。产物结构经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以及代表性产物的单晶衍射测试等确证无误。
[0027]反应通式如下:
[0028][0029]产物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中的任一种。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进行阐述。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如式3a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0033][0034]其制备步骤如下:将N,N

二甲基烯胺酮(0.2mmol),碘(0.4mmol)和甲醇(2mL)置于15mL密封管,油浴加热至50℃,搅拌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醇,残余物以石油醚和乙酸乙脂(V/V=10:1)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通过硅胶柱色谱进行提纯得到目标产物。
[0035]本实施例产率为78%。式3a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如下:黄色液体;1H NMR(400MHz,CDCl3)δ7.97(d,J=8.4Hz,2H),7.59(t,J=7.4Hz,1H),7.48(t,J=7.7Hz,2H),5.40(d,J=8.4Hz,1H),5.04(d,J=8.4Hz,1H),3.51(s,3H),3.44(s,3H);
13
C NMR(100MHz,CDCl3)δ193.4,134.3,133.7,128.8,128.7,105.0,56.8,54.4,23.9.ESI

HRMS Calcd for C
11
H
14
IO3[M+H]+
320.9982,found 320.9994.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中提供了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α

碘代

β酮基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N,N

二取代结构的烯胺酮和碘单质1:2摩尔当量投料,再加入醇作为溶剂和反应物,50℃加热6~12小时,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目标产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结平刘云云郑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