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49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邻苯二酚(化合物1)和对氟苯丙酮(化合物2)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异木兰花碱属于天然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由两分子的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它也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具有抗真菌、免疫抑制活性。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3][0004]最初该化合物是由Kouno I等人从八角茴香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但是分离步骤复杂,且产率低。
[0005]随后,Panda A K等人报道了一种的合成方法(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02,41B:181-183),其合成路线如下:
[0006](1)在多聚磷酸存在下,通过苯甲醚和丙酸的缩合得到对甲氧基苯丙酮(化合物7):
[0007][0008](2)用10g的Py-HBr、1g的化合物7为原料,用溴吡啶去甲基化得到4-羟基苯丙酮(8),产率为60%。
[0009](3)用不同的溶剂和碱,对化合物8与2-氯硝基苯的缩合反应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尝试了各种溶剂-碱组合,反应均不成功。在NaH/DMF组合的加热条件下,反应虽在12h内完成,但产物2-硝苯基-4
’-
丙酰基苯基醚(9)量极少,因此没有进一步研究。在MeOH/KOH条件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吡啶既做溶剂有做碱时,几乎不反应,但当反应混合物与Et3N或K2CO3或KOH在吡啶中回流时,反应进行得慢,底物消失的也慢。当用DMF和KOH进行反应时,在1h内,经薄层色谱检测,仍然存在起始原料,但产物2-硝基苯基-4
’-
丙酰基苯基醚(9)有大量生成,反应时间对化合物9的产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反应时间应该限制在2h内,并以75%的收率获得所需的化合物9。化合物9按下图所示的反应顺序转化为2-烯丙基苯基-4
’-
丙酰基苯基醚(12)。然后在N,N-二甲基苯胺下,对化合物12进行克莱森重排,得到目标化合物异木兰花碱(6)。虽然得到目标化合物,但是该合成方法的步骤繁琐,且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试剂并且产率低下,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0]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全新合成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收率高,质量好,便于工业化生产。
[0012]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邻苯二酚(化合物1)和对氟苯丙酮(化合物2)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1-[4-(2-羟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化合物3);
[0015](2)在化合物3的溶液中加入碱性试剂,然后滴加3-溴丙烯(化合物4),反应生成1-(4-(2-(烯丙氧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化合物5);
[0016](3)将化合物5溶解,加热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异木兰花碱(化合物6);
(烯丙氧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5)。
[0028][0029](3)用适量的N,N-二甲基苯胺溶解化合物5,19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盐酸调PH至5,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异木兰花碱(6)。
[0030][0031]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较于KounoI等人的提取分离方法,本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产率高,适于大量生产;2、较于之前Panda AK等人报道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使全合成步骤简化,做到节约时间,财力,物力,并且使产率大大提高。化合物3作为异木兰花碱全合成中的一个必需中间体,之前的方案需要三步才能得到,而本专利技术只需一步便可获得。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使用的试剂,溶剂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异木兰花碱的1H-NMR图谱。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异木兰花碱的
13
C-NMR图谱。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异木兰花碱的单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6]实施例:
[0037]本实施例中异木兰花碱(Isomagnolone)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1)分别称取邻苯二酚(54.5mmol,6000mg),对氟苯丙酮(13.6mmol,2074mg),叔丁醇钾(54.5mmol,6118mg)于100mL圆底烧瓶中,向其加入30mL二甲基亚砜溶液搅拌使之溶解,140℃反应,TLC检测直至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乙酸乙酯(3
×
100mL)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5:1:1)分离得到1-[4-(2-羟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3)(白色固体),产率为40%。
[0039](2)将化合物3用适量的丙酮溶解,加入无水碳酸钾(10.9mmol,1505mg),缓慢地滴加0.6mL的3-溴丙烯(6.5mmol),50℃下反应,TLC检测至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分离得到白色固体的1-(4-(2-(烯丙氧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5),产率为97%。
[0040](3)用适量的N,N-二甲基苯胺溶解化合物5,190℃反应,TLC检测至反应结束,用2mol/L的稀盐酸溶液调节PH至5,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石油醚:乙
酸乙酯=10:1)分离得到异木兰花碱(1570mg,66.2%)。
[0041]异木兰花碱(Isomagnolone)的谱图数据:白色固体,1H NMR(400MHz,CDCl3)δ:7.94-7.96(m,2H,-Ph),6.98-7.04(m,3H,-Ph),6.83-6.84(d,J=4.8Hz,2H,-Ph),6.00-6.07(m,1H,-CH=CH2),5.09-5.14(m,2H,-CH2=CH),3.46-3.47(d,J=6.4Hz,2H,-CH
2-CH3),2.93-2.99(m,2H,-CH2-CH=CH2),1.20-1.23(t,J=7.2Hz,3H,-CH
2-CH3)(图1);
13
C NMR(100MHz CDCl3)δ:199.34,160.99,145.70,142.00,136.18,132.21,130.32,128.15,126.37,120.24,117.93,116.91,116.00,34.08,31.61,8.32(图2)。其单晶图,如图3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邻苯二酚(化合物1)和对氟苯丙酮(化合物2)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1-[4-(2-羟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化合物3);(2)在化合物3的溶液中加入碱性试剂,然后滴加3-溴丙烯(化合物4),反应生成1-(4-(2-(烯丙氧基)苯氧基)苯基)-1-丙酮(化合物5);(3)将化合物5溶解,加热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异木兰花碱(化合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木兰花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所述碱性条件是加入叔丁醇钾,反应的温度为130-150℃,TLC检测反应是否结束。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侯恩华闫小婷程晚晴韩美悦马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