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36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包括有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面的四个车轮,车体前进方向为前端,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淤泥传输单元,车体内设置有过滤单元、烘干单元、存储单元、投药单元、淤泥处理单元、动力单元;它可以迅速对池塘进行清淤,同时可选择的对淤泥进行不同处理方式,既可以进行土质改善后储存,作为下一周期鱼塘养殖的底泥,也可以将淤泥固化后用来修复鱼塘的塘基堤围,高效环保,应用范围更广。应用范围更广。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质决定水质,所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如果池塘土壤处理的不够合理,将导致池塘土壤在养殖期间逐年退化导致“连作障碍”,效果一年不如一年。池塘的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大量的水体溶氧,导致土壤底层环境缺氧,缺乏的氧气被称为“氧债”,当遇到恶劣天气、阳光辐射强、水体热分层等情况,导致池塘水体上下对流,有害物质遍布整个池塘水体,可造成大面积鱼类浮头,甚至翻塘。所以想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需要每年定期将池塘的水排干,使用设备将淤泥彻底清理干净,对淤泥进行处理,让池底曝晒或者冰冻、施放生石灰、清除氧债等等。
[0003]淤泥的处理方式包括有干化、焚烧、填埋、制作建材等,不同的处理方式所需要的成本、时间和后续影响均不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淤泥固化,淤泥固化处理以其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价格合理等优点,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淤泥中加入固化材料后,其物理性能将发生改变,这是因为淤泥与固化材料比重不同,有的固化材料比重大于淤泥,有的则相反,两者混合后,改变了淤泥比重;固化材料的加入往往消耗部分水份及有机质,生成新的物质,从而改变淤泥含水率、流变性和强度。淤泥固化土可作为工程填料使用。
[0004]农村鱼塘塘基堤围多为土制且长期被水浸泡,天长日久,堤围极易松散垮塌,土壤落入鱼塘形成淤泥,因此定期需要将淤泥清理,同时对塘基堤围进行加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面的四个车轮,车体前进方向为前端,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淤泥传输单元,车体内设置有过滤单元、烘干单元、存储单元、投药单元、淤泥处理单元、动力单元;
[0007]所述淤泥传输单元的出口端连通过滤单元的入口端,过滤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烘干单元的入口端,投药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烘干单元的入口端,烘干单元的出口端连通存储单元,淤泥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连通存储单元,动力单元为烘干单元和淤泥处理单元提供动力;
[0008]所述投药单元包括储药箱,储药箱分为装有土壤固化剂的第一隔间和装有土壤修复药剂的第二隔间;
[0009]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存储用于修护塘基堤围的淤泥的第一存储箱和存储作为池塘底泥的第二存储箱,第一存储箱可与第一隔间连通,第二存储箱可与第二隔间连通;
[0010]所述淤泥处理单元包括有曲轴,曲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车体内侧壁上,曲轴的轴线
方向与车体前进方向一致,曲轴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一凸起上铰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凸起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三凸起上铰接有第三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车体侧壁伸出车体外并铰接有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固接有若干圆锥凸块,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铰接,第五连杆另一端与活塞隔膜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活塞隔膜组件固接在车体内侧壁上且垂直于地面,活塞隔膜组件的入口端与第一存储箱连通,出口端车体外部连通,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铰接,第六连杆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车体侧壁伸到车体外并铰接有第二平板,曲轴上还固接有第七齿轮,第七齿轮与动力单元传动连接;
[0011]所述活塞隔膜组件包括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固接在车体内侧壁上且垂直于地面,第一通道一端连通第一存储箱,另一端连通车体外部,第五连杆可滑动的穿过第一通道侧壁且固接有隔膜,隔膜活动的位于隔膜腔室内,隔膜腔室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单向球阀。
[0012]作为优选,所述淤泥传输单元包括有中空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车体前端并与水平面成夹角,第一筒体一端朝向地面并开设有第一开口,另一端封闭,第一筒体靠近封闭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过滤单元,第一筒体封闭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筒体内且与第一筒体处于同一轴线,第一转轴上固接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转轴一端伸出第一筒体封闭的顶壁且固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车体内前端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一筒体的轴线方向垂直,第一筒体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一安装座的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另一端穿过第一滑槽伸入第一腔室并固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位于第一滑块两侧,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齿面朝向相反且均与第一滑槽平行,第一齿条与第一不完全齿轮啮合,第一不完全齿轮固接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第一传动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条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第二不完全齿轮固接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腔室侧壁上,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齿轮;
[0014]第一腔室还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有过滤箱,过滤箱安装于车体顶面,过滤箱顶面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第二开口下方,过滤箱底面设置有过滤板,过滤箱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与位于过滤箱下方的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位于第一腔室后方,过滤箱的侧壁或底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烘干单元连通。
[0016]作为优选,所述烘干单元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空心外筒体,空心外筒体的轴线方向与车体前进方向一致,空心外筒体安装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装置安装在车体底端面且位于空心外筒体下方为空心外筒体提供热量,两端开口的空心内筒体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空心外筒体内且与空心外筒体处于同一轴线上,空心内筒体内固接有螺旋线状的凸块,空心内筒体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的一端为第二进料口,另一端为第二出料口,空心内筒体的第二出料口的筒沿上固接有齿圈,加热装置侧壁上固接有接料斗,接料斗位于第二出料口下方,接料斗内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位于接料斗面向存储单元
方向的侧壁上,第三开口位于第四开口上方,接料斗内还设置有挡板,挡板可滑动的位于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的第二滑槽内,挡板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连通第三开口,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穿过第二滑槽伸出接料斗并固接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与第七连杆铰接,第七连杆可转动的铰接在车体顶壁的第二安装座上,第七连杆另一端伸出车体顶壁并固接有第一把手。
[0017]作为优选,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有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第二存储箱固接在车体底端面,第一存储箱位于第二存储箱上方且位于淤泥处理单元下方,第二通道一端连通第一存储箱,另一端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三开口连通的一端水平高度高于连通第一存储箱的一端,第三通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包括有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底面的四个车轮(2),车体(1)前进方向为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置有淤泥传输单元,车体内设置有过滤单元、烘干单元、存储单元、投药单元、淤泥处理单元、动力单元;所述淤泥传输单元的出口端连通过滤单元的入口端,过滤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烘干单元的入口端,投药单元的出口端连通烘干单元的入口端,烘干单元的出口端连通存储单元,淤泥处理单元的入口端连通存储单元,动力单元为烘干单元和淤泥处理单元提供动力;所述投药单元包括储药箱(66),储药箱(66)分为装有土壤固化剂的第一隔间(69)和装有土壤修复药剂的第二隔间(70);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存储用于修护塘基堤围的淤泥的第一存储箱(62)和存储作为池塘底泥的第二存储箱(63),第一存储箱(62)可与第一隔间(69)连通,第二存储箱(63)可与第二隔间(70)连通;所述淤泥处理单元包括有曲轴(3),曲轴(3)可转动的安装在车体(1)内侧壁上,曲轴(3)的轴线方向与车体(1)前进方向一致,曲轴(3)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98)、第二凸起(99)、第三凸起(100),第一凸起(98)上铰接有第一连杆(4)的一端、第二凸起(99)上铰接有第二连杆(5)的一端、第三凸起(100)上铰接有第三连杆(6)的一端,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7)铰接,第四连杆(7)的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车体(1)侧壁伸出车体(1)外并铰接有第一平板(8),第一平板(8)上固接有若干圆锥凸块(9),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10)铰接,第五连杆(10)另一端与活塞隔膜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活塞隔膜组件固接在车体(1)内侧壁上且垂直于地面,活塞隔膜组件的入口端与第一存储箱连通,出口端车体外部连通,与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铰接,第六连杆(11)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过车体(1)侧壁伸到车体(1)外并铰接有第二平板(12),曲轴(3)上还固接有第七齿轮(13),第七齿轮(13)与动力单元传动连接;所述活塞隔膜组件包括有第一通道(14),第一通道(14)固接在车体(1)内侧壁上且垂直于地面,第一通道(14)一端连通第一存储箱(62),另一端连通车体(1)外部,第五连杆(10)可滑动的穿过第一通道(14)侧壁且固接有隔膜(15),隔膜(15)活动的位于隔膜腔室(16)内,隔膜腔室(1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单向球阀(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传输单元包括有中空的第一筒体(18),第一筒体(18)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车体(1)前端并与水平面成夹角,第一筒体(18)一端朝向地面并开设有第一开口(19),另一端封闭,第一筒体(18)靠近封闭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0),第二开口(20)连通过滤单元,第一筒体(18)封闭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22),第一转轴(23)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筒体(18)内且与第一筒体(18)处于同一轴线,第一转轴(23)上固接有第一螺旋叶片(24),第一转轴(23)一端伸出第一筒体(18)封闭的顶壁且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2)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前端设置有第一腔室(26),第一腔室(26)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7),第一滑槽(27)与第一筒体(18)的轴线方向垂直,第一筒体(18)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8)上,第一安装座(28)的第一滑块(29)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滑槽(27)内,第一滑块(29)另一端穿过第一滑
槽(27)伸入第一腔室(26)并固接有第一齿条(30)和第二齿条(31),第一齿条(30)和第二齿条(31)分别位于第一滑块(29)两侧,第一齿条(30)和第二齿条(31)齿面朝向相反且均与第一滑槽(27)平行,第一齿条(30)与第一不完全齿轮(32)啮合,第一不完全齿轮(32)固接在第一传动轴(33)上,第一传动轴(33)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腔室(26)侧壁上,第一传动轴(33)另一端固接有第一齿轮(34),第二齿条(3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35)啮合,第二不完全齿轮(35)固接在第二传动轴(36)上,第二传动轴(36)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腔室(26)侧壁上,第二传动轴(36)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齿轮(37);第一腔室(26)还安装有第二电机(38),第二电机(38)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三齿轮(39),第三齿轮(39)同时与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7)啮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有过滤箱(40),过滤箱(40)安装于车体(1)顶面,过滤箱(40)顶面开设有第一进料口(41),第一进料口(41)位于第二开口(20)下方,过滤箱(40)底面设置有过滤板(42),过滤箱(40)通过过滤板(42)上的过滤孔(43)与位于过滤箱(40)下方的储水箱(44)连通,储水箱(44)位于第一腔室(26)后方,过滤箱(40)的侧壁或底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5),第一出料口(45)与烘干单元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启红夏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