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35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子载波,根据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子载波对所有用户按照子载波进行分组;获取系统的信道增益误差,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增益误差计算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采用差分凸优化方法获得每个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获取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获得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并对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进行更新,获得每个用户的实际分配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行的非正交多址性能优化方案相比考虑了非理想CSI的影响,采用中断概率的方式衡量弱用户QoS需求,同时在保证系统总吞吐量的前提下,使得用户公平性有较大提升。得用户公平性有较大提升。得用户公平性有较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正交多址(Non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被认为是5G和后5G时代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多址接入方式。其中,功率域NOMA技术由于较低的实现复杂度和高兼容性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功率域NOMA的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利用叠加编码给不同用户信号分配不同大小的功率,同时在接收端采用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消除用户间干扰并检测出多用户信息。
[0003]在下行NOMA系统中如何进行用户分组复用,以及用户之间的功率分配成为了性能优化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对于NOMA方案的优化以及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现有的NOMA方案大多基于理想CSI的假设,然而在现实中,一味地提高CSI的估计精度而发送的长导频信号会带来巨大的系统开销,尤其是在用户数量较大的无线网络中,极大的降低了频谱效率以及能量效率,严重影响NOMA系统的性能。在导频传输资源的限制下,系统很难得到理想的CSI。随着5G时代的发展,高移动性以及大规模接入的情境下,对移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理想的CSI越来越难以实现。而非理想CSI不可避免地对NOMA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现状下,研究非理想CSI下的NOMA性能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非正交多址系统性能优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导致用户公平性下降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1、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获取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有子载波,根据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子载波对所有用户按照子载波进行分组,获得每个子载波与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子载波上的强用户和弱用户;
[0008]步骤2:获取系统的信道增益误差,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增益误差计算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采用差分凸优化方法对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进行迭代,迭代结束后,获得每个强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和每个弱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
[0009]步骤3:获取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根据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每个强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和每个弱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获得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并对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进行更新,获得每个用户的实际分配功率;
[0010]步骤3.1:将每个子载波上的最大的用户的信道增益作为该子载波的增益,根据每
个子载波的增益对子载波进行注水,得到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根据注水功率对子载波进行降序排列;
[0011]步骤3.2:根据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和每个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获得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
[0012]步骤3.3:计算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并判断,n∈[1,N],N为子载波的总数,若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大于最小吞吐量,则更新该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并对排序在该子载波前的所有子载波上的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进行等比例缩减,令n=n

1,返回步骤3.3;
[0013]若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小于等于最小吞吐量,则终止迭代,将此时所有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作为实际分配功率。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采用式Ⅰ计算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
[0015][0016]其中,a
n
表示子载波n中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P
n
为n个子载波平均分得的功率,表示信道估计误差的方差,表示高斯白噪声功率,R
min
表示用户最小吞吐量约束,ε表示用户中断概率。
[0017]进一步的,步骤1包括如下子步骤:
[0018]步骤1.1:获取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有子载波,将各个用户在子载波上的信道状态信息初始化为信道增益矩阵,将信道增益矩阵中每一个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增益替换为每个用户占该子载波信道增益和的比例,得到等效信道增益矩阵。
[0019]步骤1.2:选出所有用户等效增益最大的子载波,其中,对于任意一个用户,选出该用户在等效信道增益矩阵中的等效增益最大的子载波;
[0020]步骤1.3:统计出每个子载波被选择的次数,获取被选择的次数超过子载波复用用户数m的子载波;按照等效增益的大小,为被选择的次数超过子载波复用用户数m的每个子载波分配等效增益最大的m个用户,将其他用户在该子载波上的等效增益修正为0;
[0021]步骤1.4:返回步骤1.2且步骤1.3中被分配过的用户则不继续返回,至所有子载波都被分配了m个用户后,停止循环。
[0022]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子载波最大复用数m=2。
[0023]进一步的,步骤3.2中采用式Ⅱ来计算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
[0024]p
n
=1/(λln 2)

1/H
n
ꢀꢀꢀ
式Ⅱ[0025]其中,λ表示拉格朗日算子,H
n
指子载波n上的等效信道增益。
[0026]更进一步的,步骤3.3中采用式Ⅲ来计算弱用户的吞吐量R
w

[0027][0028]其中,ρ是引入额外信道误差的系数,表示高斯白噪声功率,弱用户的信道
增益,p
i,n
表示用户i的当前分配功率,表示用户i的信道增益,表示信道估计误差的方差。
[002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基于贪婪准则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分组算法。利用等效估计信道增益矩阵,通过在同一子载波上复用等效信道增益最好的用户组,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总吞吐量。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中断概率衡量非理想CSI下的弱用户QoS需求,并将含概率约束条件的非凸优化转换为简单不等式约束的凸优化。并提出一种简单的差分凸优化迭代算法,求解子载波内功率分配因子。
[0032](3)本专利技术基于注水算法对子载波间进行功率分配,并提出一种新的功率调整算法,进一步保证系统公平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基于非理想CSI的下行NOMA

OFDM系统通信模型;
[0034]图2为实施例中差分凸优化方法的收敛性能示意图;
[0035]图3为不同信道估计误差下的公平性调整性能示意图;
[0036]图4为不同信道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所有子载波,根据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子载波对所有用户按照子载波进行分组,获得每个子载波与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子载波上的强用户和弱用户;步骤2:获取系统的信道增益误差,根据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增益误差计算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采用差分凸优化方法对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进行迭代,迭代结束后,获得每个强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和每个弱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步骤3:获取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根据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每个强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和每个弱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获得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并对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进行更新,获得每个用户的实际分配功率;步骤3.1:将每个子载波上的最大的用户的信道增益作为该子载波的增益,根据每个子载波的增益对子载波进行注水,得到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根据注水功率对子载波进行降序排列;步骤3.2:根据每个子载波的注水功率和每个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获得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步骤3.3:计算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并判断,n∈[1,N],N为子载波的总数,若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大于最小吞吐量,则更新该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并对排序在该子载波前的所有子载波上的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进行等比例缩减,令n=n

1,返回步骤3.3;若当前第n个子载波上弱用户的吞吐量小于等于最小吞吐量,则终止迭代,将此时所有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当前分配功率作为实际分配功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NOMA下行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式Ⅰ计算每个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其中,a
n
表示子载波n中强用户的初始功率分配因子,P
n
为n个子载波平均分得的功率,表示信道估计误差的方差,表示高斯白噪声功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毓辰孙德春刘佳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