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20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箱体,工作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工作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翻动杆,转轴的右端连接有电机,工作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台,两组滑台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支承板,两组支承板与工作箱体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工作箱体的内腔底部四周开设有料槽口,工作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承料槽,承料槽的底部开设有出口,承料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堵塞的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包装机是把产品包装起来的机器,起着保护、美观的作用,包装过程中不影响包装物的品质,而能收缩快速完美,包装后的产品能密封、防潮、防撞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方便食品、药物的需求也随之大增,这近一步拉动了我国包装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技术中,在茶叶加工完成后会通过下料装置将茶叶放入包装袋中进行包装,由于茶叶成堆放置在下料机构中,容易导致在下料过程中茶叶发生堵塞,导致下料中断。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由于茶叶成堆放置在下料机构中,容易导致在下料过程中茶叶发生堵塞,导致下料中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工作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翻动杆,所述转轴的右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工作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台,两组所述滑台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支承板,两组所述支承板与工作箱体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工作箱体的内腔底部四周开设有料槽口,所述工作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承料槽,所述承料槽的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承料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脚。优选的,多组所述翻动杆相互交错设置,且翻动杆的长度向两侧依次变短。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箱体底部的支承台,所述支承台的四周均设置有下料斜板,所述支承台的内腔滑动设置有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顶部设置有与两组支承板滑动连接有阻料台,所述支承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工作箱体的外侧壁四周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多组所述出料口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料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1.本技术设置有下料装置,通过阻料台和限位弹簧的配合,实现阶段性的下料,防止茶叶堆积,造成堵塞,提高了茶叶下料的速度;2.本技术通过交错设置且长短不一的翻动杆对茶叶进行搅动,防止茶叶成堆放置于工作箱体中,不便于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通过下料斜板和辅助料槽,提高了茶叶出料的便捷,保证下料的速度;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堵塞的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作箱体,2-进料口,3-进料斗,4-转轴,5-翻动杆,6-电机,7-滑台,8-支承板,9-下料装置,91-支承台,92-下料斜板,93-支承杆,94-阻料台,95-限位弹簧,10-料槽口,11-承料槽,12-出口,13-支撑脚,14-出料口,15-辅助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箱体1,其特征在于:工作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翻动杆5,转轴4的右端连接有电机6,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台7,两组滑台7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支承板8,两组支承板8与工作箱体1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9,工作箱体1的内腔底部四周开设有料槽口10,工作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承料槽11,承料槽1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12,承料槽1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脚13。其中,多组翻动杆5相互交错设置,且翻动杆5的长度向两侧依次变短,用于下料。其中,下料装置9包括设置于工作箱体1底部的支承台91,支承台91的四周均设置有下料斜板92,支承台91的内腔滑动设置有支承杆93,支承杆93的顶部设置有与两组支承板8滑动连接有阻料台94,支承杆93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弹簧95,防止堵塞。其中,工作箱体1的外侧壁四周底部均开设有出料口14,多组出料口14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料槽15,便于下料。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主要适用于茶叶下料,使用时,通过进料斗3使茶叶经过进料口2进入工作箱体1中,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转轴4转动,使交错设置且长短不一的翻动杆5对茶叶进行翻动,当中间位置最长的翻动杆5向下转动时,带动阻料台94挤压限位弹簧95向下移动,同时支承杆93向支承台91内腔滑动,使茶叶经过支承台91的顶部表面滑入下料斜板92内,通过下料斜板92到达出料口14,在辅助料槽15的作用下实现茶叶的下料,操作简便,且在翻动杆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茶叶实现阶段性的下料,提高下料速度的同时防止茶叶堆积发生堵塞,部分茶叶经过料槽口10进入承料槽11中,从出口12进行下料,防止部分茶叶残留于工作箱体1内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翻动杆(5),所述转轴(4)的右端连接有电机(6),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台(7),两组所述滑台(7)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支承板(8),两组所述支承板(8)与工作箱体(1)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9),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底部四周开设有料槽口(10),所述工作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承料槽(11),所述承料槽(1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12),所述承料槽(1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脚(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包装机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顶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翻动杆(5),所述转轴(4)的右端连接有电机(6),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台(7),两组所述滑台(7)的外侧壁均滑动设置有支承板(8),两组所述支承板(8)与工作箱体(1)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9),所述工作箱体(1)的内腔底部四周开设有料槽口(10),所述工作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承料槽(11),所述承料槽(1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12),所述承料槽(1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脚(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岛龚国伟陈友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冠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