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08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编码器,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与电脑鼠标等配套的数字脉冲编码器。包括端子、本体、刷子、轴芯、弹片,所述端子为三片各自独立的位于三等分象限的同一圆周的金属片,其中两个端子的上表面至少开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位于同一圆周的通孔穿过金属片;端子设置于本体上侧面的凹陷并包塑于本体,其端子的引出端伸出本体,其端子的上表面外露与设置于本体上表面凹陷的刷子的刷爪接触,形成端子间导通回路以输出信号;所述轴芯为其中心部位呈凸台的圆盘,轴芯的中心部位的凸台具有轴孔通过,该轴孔与被安装对象的转轴匹配,轴芯的上侧面的外周连续等间距分布波轮以构成波轮圈,所述弹片具有一向轴芯上侧面的波轮突出的凸起。结构牢固,输出信号的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与电脑鼠标等配套的数字脉冲编码器。
技术介绍
根据市场的具体需要设计并生产编码器,是编码器设计与生产的主要方向之一。电脑鼠标等使用的编码器要求体积小,灵敏度高、可靠、使用寿命长,并且能与鼠标的中轮轴配套。现有技术的编码器同鼠标等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技术编码器就是为替代传统电位器而配套研发,以便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鼠标等产品的新要求,旨在推出一种灵敏度高、可靠、使用寿命长的适宜鼠标等使用的编码器,它的旋转部分能输出一组有相位时差的脉冲信号,其轴芯设计有与鼠标的中轮轴配套的安装轴孔,或者与其它产品配套的安装轴孔,使之能方便地与鼠标等产品配套。除了鼠标之外,还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仪器等产品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编码器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端子、本体、刷子、轴芯、弹片,所述端子为三片各自独立的位于三等分象限的同一圆周的金属片,其中一个端子为公共端子,为整片的金属体,另外两个端子的上表面至少开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位于同一圆周的通孔穿过金属片;三个端子设置于本体上侧面的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编码器,结构中包括端子(1)、本体(2)、刷子(3)、轴芯(4)、弹片(5);其特征是:所述端子(1)为三片各自独立的位于三等分象限的同一圆周的金属片,其中一个端子为公共端子(1),为整片的金属体,另外两个端子的上表面至少开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位于同一圆周的通孔(11)穿过金属片;三个端子(1)设置于本体(2)上侧面的凹陷(22)并包塑于本体(2),其端子(1)的引出端伸出本体(2),其端子(1)的上表面外露与设置于本体(2)上表面凹陷(22)的刷子(3)的刷爪(31)接触,形成端子(1)间导通回路以输出信号;本体(2)的上下侧面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孔通过;所述刷子(3)为环状金属片,其上压制有三个...

【技术特征摘要】
1、编码器,结构中包括端子(1)、本体(2)、刷子(3)、轴芯(4)、弹片(5);其特征是:所述端子(1)为三片各自独立的位于三等分象限的同一圆周的金属片,其中一个端子为公共端子(1),为整片的金属体,另外两个端子的上表面至少开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位于同一圆周的通孔(11)穿过金属片;三个端子(1)设置于本体(2)上侧面的凹陷(22)并包塑于本体(2),其端子(1)的引出端伸出本体(2),其端子(1)的上表面外露与设置于本体(2)上表面凹陷(22)的刷子(3)的刷爪(31)接触,形成端子(1)间导通回路以输出信号;本体(2)的上下侧面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孔通过;所述刷子(3)为环状金属片,其上压制有三个等间距分布于同一圆周的向端子(1)的上表面翘弯的弹性刷爪(31),刷子(3)的上表面紧贴轴芯(4)的下表面安装,刷子(3)定位于轴芯(4)并一同设置本体(2)上侧面中心部位的凹陷(22)中;所述轴芯(4)为其中心部位呈凸台的圆盘,轴芯(4)的中心部位的凸台具有轴孔(41)通过,该轴孔(41)与被安装对象的转轴匹配;轴芯(4)的上侧面的外周连续等间距分布波轮(42)以构成波轮圈;定位于本体(2)上侧面的环状弹片(5)套圈于轴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