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包括框架部件、冷却部件和显示部件;所述冷却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内侧;所述显示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底部,且密封连接;多层设置的冷却盘管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铝制品或铜制品制成的冷却盘管有助于提高导热效率,将框架部件处的热量往外排出,降低整个储液器的温度,避免高温对储液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精准的打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精度3D打印机的储液器。
技术介绍
光固化树脂成型3D打印机的储液器是一个专门用于存储液态树脂的,专利号为:201420600750.8,专利名称为:一种高精度光固化树脂成型的3D打印机的储液槽,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储液槽底板为塑料薄膜材质,并且绷紧,在储液槽底板上帖覆一层高透光的离型膜,上述方案作用是为了便于剥离打印后的固态树脂,由于储液槽底板的存在,会降低透光率,影响树脂的固态成型效率;另外,长时间存储高温液态树脂以及光线照射,会导致底板受热变形,升降底座对储液槽位置控制误差变大,导致打印误差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3D打印机的储液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包括框架部件、冷却部件和显示部件;所述冷却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内侧;所述显示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底部,且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部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构成一容纳腔体;所述冷却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一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倾斜倒液口。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部件有铝制品或铜制品制成的冷却盘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盘管圈数至少两圈。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部件包括夹持部件、显示屏和偏振膜;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夹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偏振膜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显示屏上下两个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液晶屏。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由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多层设置的冷却盘管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铝制品或铜制品制成的冷却盘管有助于提高导热效率,将框架部件处的热量往外排出,降低整个储液器的温度,避免高温对储液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精准的打印;2)利用夹持部件对显示屏进行固定,显示屏被夹持在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有助于将显示屏的处产生的热量导向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再将热量导向冷却盘管,通过冷却盘管圈将热量往外排出,从而实现对显示屏进行散热,避免高温对偏振膜造成影响,进而提高打印精准性,提高打印质量;3)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巧妙合理,有助于降低储液器的温度,以提高整体的打印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标注说明:框架部件1;冷却部件2;显示部件3;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容纳腔体13;密封槽121;倾斜倒液口111;夹持部件31;显示屏32;偏振膜33;上夹板311;下夹板31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包括框架部件1、冷却部件2和显示部件3;所述冷却部件2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内侧;所述显示部件3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底部,且密封连接。所述框架部件1包括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1与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与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构成一容纳腔体13;所述冷却部件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13内侧;所述第二框架12上设有一密封槽121,该密封槽121内密封条;从而使得第一框架11与第二框架12的连接处形成密封状态,避免液体沿着第一框架11与第二框架12的连接处往外渗透,使得整个储液器使用安全稳定;所述第一框架11上设有倾斜倒液口111,通过倒液口,将打印用的液体导入框架部件1内;所述冷却部件2有铝制品或铜制品制成的冷却盘管21;所述冷却盘管21圈数至少两圈;多层设置的冷却盘管21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铝制品或铜制品制成的冷却盘管21有助于提高导热效率,将框架部件1处的热量往外排出,降低整个储液器的温度,避免高温对储液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精准的打印。所述显示部件3包括夹持部件31、显示屏32和偏振膜33;所述显示屏32与所述夹持部件31固定连接;所述偏振膜33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显示屏32上下两个面上;所述显示屏32为液晶屏;所述夹持部件31包括由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所述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利用夹持部件31对显示屏32进行固定,显示屏32被夹持在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之间,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有助于将显示屏32的处产生的热量导向第二框架12,第二框架12再将热量导向冷却盘管21,通过冷却盘管21圈将热量往外排出,从而实现对显示屏32进行散热,避免高温对偏振膜33造成影响,进而提高打印精准性,提高打印质量。本技术的使用原理:通过倒液口,将打印用的液体导入框架部件1内;对显示屏32处进行散热处理;铜制品制成的上夹板311和下夹板312将显示屏32处产生的热量导向第二框架12,第二框架12再将热量导向冷却盘管21,通过冷却盘管21圈将热量往外排出,实现对显示屏32进行散热;对框架部件1内液体进行散热过程,热量从高往低处移动,第一框架11与液体接触面将热量导向冷却盘管21,借助多层设置的冷却盘管21将热量往外导出,将框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部件(1)、冷却部件(2)和显示部件(3);所述冷却部件(2)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内侧;所述显示部件(3)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底部,且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部件(1)、冷却部件(2)和显示部件(3);所述冷却部件(2)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内侧;所述显示部件(3)设置于所述框架部件(1)底部,且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件(1)包括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1)与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与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构成一容纳腔体(13);所述冷却部件(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13)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12)上设有一密封槽(121),该密封槽(121)内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1)上设有倾斜倒液口(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念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宽畅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