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管道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地上由于用水量较大,因而需要铺设废水管道,将废水排出,但建设工地用的管道中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漂浮物和泥沙等沉积物,其中漂浮物漂浮在水面并随污水漂流,泥沙等沉积物沿管底移动或淤积在管壁上,都会对管道造成堵塞,严重情况下会发生爆管。
[0003]另外,建筑工地上的废水中含有部分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入环境中,需要先排入废水回收管道中,最终进入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而当管道中存在大量漂浮物和泥沙等沉积物时,进入废水处理厂后会增加污水处理的工作量,大颗粒杂质进入污水处理环节中,还会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磨损,严重的甚至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包括:多个水平管、第一U型管、第二U型管和多个水管架;第一U型管的U形结构开口向上,第二U型管的U形结构开口向下,第一U型管的一端通过水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水平管(1)、第一U型管(2)、第二U型管(3)和多个水管架(6);其中,所述第一U型管(2)的U形结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U型管(3)的U形结构开口向下,所述第一U型管(2)的一端通过水平管(1)与废水管道的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2)的另一端通过水平管(1)与所述第二U型管(3)的一端连接连接,所述第二U型管(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水平管(1)与废水管道的出水管连接,所述水管架(6)设置在所述水平管(1)的下方;所述第一U型管(2)的底部设有第一槽口(8)和第一槽口盖(10),所述第一槽口盖(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槽口(8)上,所述第二U型管(3)的顶部设有第二槽口(9)和第二槽口盖(14),所述第二槽口盖(1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槽口(9)上,所述第二槽口盖(14)上设有过滤网(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盖(10)的外侧设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固定环(13)分别设置在第一槽口盖(10)的两端,每个所述固定环(13)均包括第一固定环(16)和第二固定环(17),所述第一固定环(16)和第二固定环(17)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环(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6)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废水中大颗粒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6)包括第一弹性件(19),所述第一固定环(16)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9)相匹配的第一弹性件凹槽(18),所述第一弹性件(19)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凹槽(18)内,所述第一弹性件(19)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凹槽(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9)另一端设有限位盘(21)和导向块(22),所述第一弹性件凹槽(18)内设有与所述导向块(22)相匹配的导向槽(20),所述第一弹性件(19)通过所述导向块(22)和导向槽(20)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凹槽(18)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9)通过所述限位盘(21)与所述第二固定环(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16)的端部设有卡环(23),所述第二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韩萧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