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东专利>正文

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92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依次贯通的介质进口、中空的介质通过腔以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为一个,所述介质出口为至少两个,使得介质通过腔分岔形成多个介质分腔。可转动过滤板,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可以中心位置进行周向旋转,该可转动过滤板设置于所述介质分腔内,覆盖所在腔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包括多个周向均匀设置的过滤叶片,每个所述过滤叶片与介质分腔的走向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结垢问题广泛发生于石油、热电及其他工业和民用领域,因此,一直在寻求一种除垢方案。目前,通常采用的除垢方案有:1、化学除垢;2、电磁场处理;3、物理过滤。化学除垢是通过添加药剂的方法改变水体的成分、酸碱度和离子浓度来产生除垢效果,由于其要改变水体的成分,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其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约束;电磁场处理为利用电能产生磁场,通过磁场吸附水体中的铁磁性单质、化合物,而不能被磁场吸附的其他杂质不能处理,因此,除垢效果低,同时由于其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电能,造成除垢费用的增加;物理过滤是通常采用一定目数的过滤网,大于该目数的水垢被截留,小于该目数的水垢仍然存在水体中,过滤效果也不理想,另,如果进一步追求过滤效果,势必要采用目数更小的过滤网,然而此时,会对水体流动形成较大阻力,过滤速度慢,同时,由于过滤网目数小极易堵塞,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清洗过滤网,操作性差。另外,如果管路本身带有分支管路的情况下,通常先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再采用三通、四通或多通(有分支管路的数量决定)进行分流,该方案结构复杂,占用管线长度大,制造、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顾过滤效果、运行成本和过滤效率并且能够将过滤与分支管路集成为一体的一种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包括:
[0005]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依次贯通的介质进口、中空的介质通过腔以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为一个,所述介质出口为至少两个,使得介质通过腔分岔形成多个介质分腔。
[0006]可转动过滤板,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可以中心位置进行周向旋转,该可转动过滤板设置于所述介质分腔内,覆盖所在腔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包括多个周向均匀设置的过滤叶片,每个所述过滤叶片与介质分腔的走向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
°
,每个所述过滤叶片上均开设第一介质通过孔。
[0007]由于过滤叶片与介质分腔的走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即二者之间保持夹角,迎面来的水体对过滤叶片的冲击力可分解为可转动过滤板的轴向分力和驱动过滤叶片转动的转动分力,可转动过滤板的转动减小了对水体的阻力,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在介质分腔内轴向均匀间隔布设多个,且覆盖该腔体的任一横截面,轴向延伸布设的所述过滤叶片上的第一介质通过孔同轴,并与所在介质分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包括中心安装部,所述中心安装部上开设安装孔,所述过滤叶片均匀分布于中心安装部的外周边,所述过滤叶片外圈通过滤板外环环绕。
[0010]考虑到水体流动,所述过滤叶片的形状为平板状或弯曲螺旋状,弯曲螺旋状的效果更加。
[0011]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在介质分腔的固定方式具体为:
[0012]在所述介质分腔的内壁设有滚子轴承,所述滤板外环固定于滚子轴承的内圈,实现可转动过滤板与介质分腔的连接,此方式下,可转动过滤板可以直接在水流的冲击下进行转动,此时可转动过滤板中心的安装孔即做为介质通过孔。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介质进口栓接的快接管头以及导流环,所述快接管头的口径小于所述介质通过腔的口径,所述导流环的口径大于快接管头的口径,所述导流环固定于所述介质进口,所述导流环贴在所述快接管头朝向所述介质通过腔的端面,所述导流环朝向所述介质通过腔的侧面到所述介质通过腔的内壁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快接管头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4]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本体在靠近所述介质出口的一端形成收颈部,所述管道本体在所述介质出口处向外延伸形成对接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本体自介质进口向介质出口的方向逐渐外扩。
[0016]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固定式过滤板,所述固定式过滤板固定于介质通过腔的任一横截面或者介质分腔的任一横截面,所述固定式过滤板上周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二介质通过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和固定式过滤板分别设置多个,从介质进口的端部至介质出口的端部依次排布,可通过调整可转动过滤板角度使得第一介质通过孔和第二介质通过孔在一条直线上。
[0018]其中,所述可转动过滤板和固定式过滤板均采用具有防垢功能的铜基触媒合金制成。
[0019]该铜基触媒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Cu:40%-70%、Ni:5%-20%、Zn: 10%-35%、Sn:5%-30%、Ag:0.5%-20%、Fe:0.1-8%、Sb:0.01%-2%、Mn:0.05%-5%,各组份经化合形成沿S100晶轴定向生长的柱状晶体合金。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材料,原材料纯度为99.9%以上的块状物,其体积小于或等于2cm3;(2)在感应炉坩埚内铺入1cm~3cm厚的木炭,按重量计将Cu 料的一半均匀铺在木炭上,然后在Cu料上均匀铺入全部Ni块,再铺入1cm~3cm厚的木炭,开炉升温至900℃-1100℃,待全部金属熔化后,加入全部Fe、Sb块体,搅拌至金属全部溶化后再加入全部Mn块体,保温3分钟~8分钟,使熔体金属脱气;(3)然后按照Zn、Sn、Ag和剩余的Cu顺序加入,慢速搅拌,待金属全部熔化后,去浮渣,使熔体温度降低至1150℃~1280℃,将熔体金属注入浇筑型模具中,冷却5分钟~15 分钟至金属表面结壳形成金属锭,然后水冷至室温,取出金属锭,即得到铜基触媒合金。
[002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首先,本过滤装置不改变水体的成分,不添加化学药剂,运行不需要消耗能源,过滤效率高,节能环保;其次,由于过滤叶片与介质通过腔的走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即二者之间保持夹角,迎面来的水体对过滤叶片的冲击力可分解为可转动过滤板的轴向的轴向分力和驱动过滤叶片转动的转动分力,可转动过滤板的转动减小了对水体的阻力,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通过每个过滤叶片上的第一介质通过孔进一步减小了对水体的阻力,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增大了与水体的接触面
积,更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效率;再而,兼顾过滤效果、运行成本和过滤效率的前提下又能够将过滤后的水体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分支管路,水体输送管线长度小,制造、运行维护成本低,便于安装施工;最后,管道本体沿自介质进口向介质出口的方向逐渐外扩,过滤叶片随可转动过滤板转动的同时对水体产生离心力作用,在该离心力作用下水体向外(远离管道本体的轴线的方向)流动,该逐渐外扩的设计,尽可能减小了对具有向外流动的水体的阻力,并且同一组第一介质通过孔的各个第一介质通过孔同轴并且均与管道本体的外扩方向相同,进一步利于水体流动,保证了水体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包括依次贯通的介质进口(101)、中空的介质通过腔(102)以及介质出口(103);所述介质进口(101)为一个,所述介质出口(103)为至少两个,使得介质通过腔(102)分岔形成多个介质分腔(112);可转动过滤板(2),所述可转动过滤板(2)可以中心位置进行周向旋转,该可转动过滤板(2)设置于所述介质分腔(112)内,覆盖所在腔体的整个横截面,所述可转动过滤板(2)包括多个周向均匀设置的过滤叶片(201),每个所述过滤叶片(201)与介质分腔(112)的走向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
°
,每个所述过滤叶片(201)上均开设第一介质通过孔(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过滤板(2)在介质分腔(112)内轴向均匀间隔布设多个,且覆盖该腔体的任一横截面,轴向延伸布设的所述过滤叶片(201)上的第一介质通过孔(202)同轴,并与所在介质分腔(112)的延伸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过滤板(2)包括中心安装部(203),所述中心安装部(203)上开设安装孔(204),所述过滤叶片(201)均匀分布于中心安装部(203)的外周边,所述过滤叶片(201)外圈通过滤板外环(205)环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叶片(201)的形状为平板状或弯曲螺旋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分支管路的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过滤板(2)在介质分腔(112)内的设置方式具体为:所述介质分腔(112)的内壁设有滚子轴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亮李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