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66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立座、驱动组件、检测组件和固定螺母;立座:右侧面固定有座板,所述座板中部右侧安装有锁定机构,所述座板的右端铰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两侧相对固定有槽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端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左端上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所述端板的右端下表面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端板和延伸板的相对端面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本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可以自动连通站台和车厢,避免行人乘车时不慎踏入缝隙内,同时对车厢附近进行检测,反馈是否有人员滞留,保证复位和安全启动。复位和安全启动。复位和安全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设备
,具体为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但是现有的火车、高铁、地铁等等轨道交通工具在到站停靠时,车厢与站台之间留有一道空隙,乘客需要跨过去才可以上车,对于一些老年人和腿脚不方便的人群,就比较麻烦了,在上车时可能会摔倒或者发生意外,很不安全;通过普通的垫板进行连接时,占用空间大,同时需要人工进行协助;同时人在垫板上滞留时,距离车厢过近,同样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人工一一排除时,将耗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可以自动连通站台和车厢,避免行人乘车时不慎踏入缝隙内,同时对车厢附近进行检测,反馈是否有人员滞留,保证复位和安全启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立座、驱动组件、检测组件和固定螺母;
[0005]立座:右侧面固定有座板,所述座板中部右侧安装有锁定机构,所述座板的右端铰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两侧相对固定有槽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端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左端上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所述端板的右端下表面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端板和延伸板的相对端面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0006]驱动组件:包括拉杆、槽板、撑杆、第一电机、轮盘、连杆、滑块和插接座,所述拉杆的下端铰接在立座下端的右侧面,所述拉杆的中部固定有槽板,所述槽板的中部设有条形槽,所述撑杆的左端与拉杆的右端铰接,所述撑杆的右端与侧架的端部铰接,所述撑杆的中部固定有插接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立座下端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盘,所述轮盘的偏心处与连杆的下侧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上侧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槽板中部的条形槽滑动配合;
[0007]检测组件:包括座盒、从动齿轮、红外探头、导向杆、齿板、复位弹簧、第二电机和半齿轮,所述座盒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右端,且座盒处在延伸板和端板之间,所述座盒的中部横向等距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后侧端面固定有红外探头,所述座盒的内腔两端相对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齿板对应端的导向孔插接配合,所述齿板外侧的导向杆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座盒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上固定有半齿轮,所述齿板分别与从动齿轮和半齿轮啮合;
[0008]固定螺母: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延伸板下表面的左端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固定螺母中部的螺纹孔;
[0009]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座板右侧面的中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和红外探头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导向座和锁定杆,所述定位气缸横向固定在座板中部的右侧面,所述导向座固定在座板上端的下侧面,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臂上固定有横向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中部穿过导向座中部的导向孔,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锁定机构能够对延伸板进行锁定,提高延伸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的右端面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腔底部横向等距安装有第一导轮,所述钢化玻璃的左端延伸至收纳腔的内侧,且钢化玻璃的底面与第一导轮滚动接触。钢化玻璃对延伸板和端板的间隙进行封闭,保证上侧的平整度,收纳腔为钢化玻璃提供收纳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架的下端等距固定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处在槽轨的下侧槽内,两侧的侧架通过槽钢固定相连。第二导轮对槽轨和底板滚动支撑,保证底板横移时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端罩,所述端罩固定在插接座的侧面,且端罩的中部设有贯穿插接座的锥形扩张槽。锥形扩张槽有利于锁定杆进入,降低震动造成的误差,有利于实现快速锁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齿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有从动齿轮啮合的长齿槽,所述齿板的下表面设有与半齿轮配合的短齿槽,所述半齿轮有齿部分的圆周角小于一百八十度。通过长齿槽带动从动齿轮和红外探头进行往复摆动,形成较为全面的动态检测光幕,有利于全面识别,降低检测的误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座、转轴和胶板,所述顶座固定在端板的下表面,所述顶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与胶板的中部一侧固定相连。通过支撑组件与站台的边缘位置接触,提高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座、斜杆、固定座和滑槽,所述滑座有两个且两端均铰接有斜杆,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且固定在延伸板和端板的相对面,所述斜杆的端部与对应侧的固定座铰接,且四根斜杆呈菱形设置,所述滑槽设有底板的上表面,两个滑座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延伸板、端板和滑板的动态链接,提高连接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的上表面等距分布有防滑槽,所述延伸板上表面的安装槽内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防滑槽能够提高行走的安全性,指示灯呈箭头形状,用来指示方向。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快装板、状态灯和扬声器,所述快装板安装在座板上端面的安装槽内,所述快装板的中部安装有状态灯和扬声器,所述状态灯和扬声器的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状态灯和扬声器进行提醒,使在延伸板上的乘客快速撤离。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0020]1、本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通过延伸板、底板和端板构成连续的实体,用来连接站台和车厢,填补站台和车厢之间的空隙,避免乘客的脚部或者其他携带的物品落入到空隙内,提高乘客使用轨道交通时的安全性;延伸板能够进行自动翻转,不占用空间;
[0021]2、延伸板的外侧端设置端板,可将端板搭在站台上,支撑组件靠在站台的边缘位置,通过外部的站台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延伸板、端板和底板的动态链接,可根据站台和车厢的距离调整整体的长度,适应不同的需求,同时提高连接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0022]3、延伸板和端板之间设置检测组件,通过设置多个红外探头对延伸板的上侧空间进行扫描,通过第二电机、半齿轮和齿板的驱动能够带动红外探头进行摆动,形成动态的光幕,减少红外探头的布置数量,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座(1)、驱动组件(6)、检测组件(7)和固定螺母(14);立座(1):右侧面固定有座板(2),所述座板(2)中部右侧安装有锁定机构(3),所述座板(2)的右端铰接有延伸板(4),所述延伸板(4)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侧架(5),所述侧架(5)的上表面固定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下表面的两侧相对固定有槽轨(11),所述底板(10)上表面的右端固定有端板(12),所述端板(12)的左端上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13),所述端板(12)的右端下表面安装有支撑组件(8),所述端板(12)和延伸板(4)的相对端面通过连接机构(9)连接;驱动组件(6):包括拉杆(601)、槽板(602)、撑杆(603)、第一电机(604)、轮盘(605)、连杆(606)、滑块(607)和插接座(608),所述拉杆(601)的下端铰接在立座(1)下端的右侧面,所述拉杆(601)的中部固定有槽板(602),所述槽板(602)的中部设有条形槽,所述撑杆(603)的左端与拉杆(601)的右端铰接,所述撑杆(603)的右端与侧架(5)的端部铰接,所述撑杆(603)的中部固定有插接座(608),所述第一电机(604)固定在立座(1)下端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电机(60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盘(605),所述轮盘(605)的偏心处与连杆(606)的下侧端铰接,所述连杆(606)的上侧端铰接有滑块(607),所述滑块(607)与槽板(602)中部的条形槽滑动配合;检测组件(7):包括座盒(701)、从动齿轮(702)、红外探头(703)、导向杆(704)、齿板(705)、复位弹簧(706)、第二电机(707)和半齿轮(708),所述座盒(701)固定在底板(10)上表面的右端,且座盒(701)处在延伸板(4)和端板(12)之间,所述座盒(7)的中部横向等距安装有从动齿轮(702),所述从动齿轮(702)的后侧端面固定有红外探头(703),所述座盒(701)的内腔两端相对固定有导向杆(704),所述导向杆(704)与齿板(705)对应端的导向孔插接配合,所述齿板(705)外侧的导向杆(704)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706),所述第二电机(707)安装在座盒(701)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电机(707)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半齿轮(708),所述齿板(705)分别与从动齿轮(702)和半齿轮(708)啮合;固定螺母(14):固定在底板(10)的下表面,所述延伸板(4)下表面的左端固定有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穿过固定螺母(14)中部的螺纹孔;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22),所述PLC控制器(22)安装在座板(2)右侧面的中部,所述PLC控制器(22)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和红外探头(70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604)、第二电机(707)和第三电机(15)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轨道交通用安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定位气缸(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暴唐修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