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52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支杆、固定杆、驱动机构、捋直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捋直机构设置在支杆和固定杆之间,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底座上,该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通过捋直机构实现工件的捋直,通过切割机构实现工件的切割,与现有的切割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工件的捋直传送和切割,节省了能源,同时捋直机构和切割机构采用联动,实现了工件的在线捋直切割,提高了效率,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与现有的捋直机构相比,该机构采用柔性夹持,避免刚性夹持划花工件,对工件实现保护,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与航空、建筑、汽车等重要工业生产中。
[0003]铝条是条状的金属铝,为了适应需求,经常需要对铝条进行切割,由于铝具有易形变的特性,从而对于铝条进行切割时,需要对工件进行捋直,才能保证切割精度,而现有的铝条切割装置一般没有设置较好的捋直装置,从而造成切割精度不够,影响切割效果,同时现有的切割装置对于铝条的传送和切割一般需要多个输出端进行驱动,能源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支杆、固定杆、驱动机构、捋直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支柱有两个,两个支柱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支杆和固定杆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捋直机构设置在支杆和固定杆之间,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底座上;
[000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电机上;
[0007]所述捋直机构包括捋直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捋直组件有若干,各捋直组件均匀设置在固定杆上,所述捋直组件包括固定轴、滚筒、限位轴、压筒和限位单元,所述固定轴设置在固定杆上,所述滚筒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滚筒与固定轴键连接,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支杆上,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槽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轴设置在限位块上,所述压筒套设在限位轴上,所述压筒与限位轴键连接,所述压筒位于滚筒的正对设置,所述压筒与滚筒抵靠,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大齿轮、小齿轮、第一转轴和转轮,所述大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大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驱动轴的一侧,所述小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小齿轮与第一转轴键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转轮有两个,其中一个转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另一个转轮套设在其中一个限位轴上,两个转轮分别与第一转轴和限位轴键连接,两个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单元有若干,各连接单元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捋直组件之间,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连接轮,两个连接轮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限位轴上,两个连接轮分别与两个限位轴键连接,两个连接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08]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传动轮和凸轮,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传动轮有两个,两个传动轮分别套设在驱动轴和第二转轴上,两个传动轮分别与驱动轴和第二转轴键连接,两个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二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轴穿过底座,所述第二伞齿轮套设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三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凸轮有两个,两个凸轮均套设在第三转轴上,两个凸轮关于第三转轴对称设置,所述凸轮位于底座远离电机的一侧,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第三移动杆、套管、连杆、第二弹簧和刀片,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分别设置在凸轮的两侧,两个凸轮分别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抵靠,所述套管设置在第一移动杆上,所述套管位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之间,所述套管远离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与第二移动杆抵靠,所述连杆设置在第二移动杆上,所述连杆穿过套管和第一移动杆,所述连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位于连杆远离第一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连杆上,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三移动杆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刀片有两个,两个刀片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杆和第三移动杆上,两个刀片正对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口,两个刀片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和第三移动杆上均设有滑块,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为了对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和第三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连杆有两个,两个连杆分别设置在第二移动杆的两端,所述套管有两个,两个套管分别设置在第一移动杆的两端,两个连杆分别穿过两个套管,所述第二弹簧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杆上。
[0010]为了对限位轴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限位单元有两个,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限位轴的两端。
[0011]为了对滑块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上设有定位块,所述滑槽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滑动连接。
[0012]为了对滑块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定位块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滑块的两侧,所述定位槽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槽内。
[0013]为了减小摩擦,所述定位块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定位槽滚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通过捋直机构实现工件的捋直,通过切割机构实现工件的切割,与现有的切割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实现工件的捋直传送和切割,节省了能源,同时捋直机构和切割机构采用联动,实现了工件的在线捋直切割,提高了效率,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与现有的捋直机构相比,该机构采用柔性夹持,避免刚性夹持划花工件,对工件实现保护,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的捋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的滑块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支柱,3.支杆,4.固定杆,5.电机,6.驱动轴,7.固定轴,8.滚筒,9.限位轴,10.压筒,11.限位杆,12.限位块,13.第一弹簧,14.大齿轮,15.小齿轮,16.第一转轴,17.转轮,18.连接轮,19.第一伞齿轮,20.第二伞齿轮,21.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3.传动轮,24.凸轮,25.第一移动杆,26.第二移动杆,27.第三移动杆,28.套管,29.连杆,30.第二弹簧,31.刀片,32.滑块,33.定位块,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捋直功能的铝条自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柱(2)、支杆(3)、固定杆(4)、驱动机构、捋直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支柱(2)有两个,两个支柱(2)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端,所述支杆(3)和固定杆(4)均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捋直机构设置在支杆(3)和固定杆(4)之间,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和驱动轴(6),所述电机(5)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驱动轴(6)安装在电机(5)上;所述捋直机构包括捋直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捋直组件有若干,各捋直组件均匀设置在固定杆(4)上,所述捋直组件包括固定轴(7)、滚筒(8)、限位轴(9)、压筒(10)和限位单元,所述固定轴(7)设置在固定杆(4)上,所述滚筒(8)套设在固定轴(7)上,所述滚筒(8)与固定轴(7)键连接,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1)、限位块(12)和第一弹簧(13),所述限位杆(11)设置在支杆(3)上,所述限位杆(11)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2)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12)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限位槽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轴(9)设置在限位块(12)上,所述压筒(10)套设在限位轴(9)上,所述压筒(10)与限位轴(9)键连接,所述压筒(10)位于滚筒(8)的正对设置,所述压筒(10)与滚筒(8)抵靠,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大齿轮(14)、小齿轮(15)、第一转轴(16)和转轮(17),所述大齿轮(14)套设在驱动轴(6)上,所述大齿轮(14)与驱动轴(6)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6)设置在驱动轴(6)的一侧,所述小齿轮(15)套设在第一转轴(16)上,所述小齿轮(15)与第一转轴(16)键连接,所述小齿轮(15)与大齿轮(14)啮合,所述转轮(17)有两个,其中一个转轮(17)套设在第一转轴(16)上,另一个转轮(17)套设在其中一个限位轴(9)上,两个转轮(17)分别与第一转轴(16)和限位轴(9)键连接,两个转轮(1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单元有若干,各连接单元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捋直组件之间,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连接轮(18),两个连接轮(18)分别套设在相邻的两个限位轴(9)上,两个连接轮(18)分别与两个限位轴(9)键连接,两个连接轮(1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伞齿轮(19)、第二伞齿轮(20)、第二转轴(21)、第三转轴(22)、传动轮(23)和凸轮(24),所述第二转轴(21)设置在第一转轴(16)的一侧,所述传动轮(23)有两个,两个传动轮(23)分别套设在驱动轴(6)和第二转轴(21)上,两个传动轮(23)分别与驱动轴(6)和第二转轴(21)键连接,两个传动轮(2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19)套设在第二转轴(21)上,所述第一伞齿轮(19)与第二转轴(21)键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2)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宏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群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