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换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24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换式散热结构,包括一抽取盒及多个散热风扇,该抽取盒的盒体内有数条信道形成容置室,并有供插接的电性连接端口装置其中,容置室开口设置于抽取盒体的两侧,以方便散热风扇的拆装,其可应用于主机或服务系统的散热装置中,可使散热风扇的更换拆装简易,并可于系统运作过程中直接拆装、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换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换式散热结构,可应用于系统主机或服务器的散热系中,尤指一种在系统持续运作下,可热插拔作散热风扇的更换或拆装的抽换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资料的处理亦随之信息化,信息系统除可用来处理大量的资料外,亦可应用于许多管理、制造上,如大型主机、服务器等等,然欲处理大量的资料,则需有相当的配备及高容量的资料储存设备,一般,工业用的计算机主机系统或大型机房专用的服务系统,其建置的方式为一主机体内,配置有多部单机的硬件设备,如各种不同作用的适配卡、主机板、CPU、硬盘等等,而大量的硬件设备集中于一机体内且开始运转后,其所产生的热能相当大,如“硬盘”,它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它的“步近马达”,硬盘运作的原理是借由步近马达高速的旋转带动磁盘,读取头作弧线的移动来读取磁盘上的资料,而硬盘为了求取效能的提升,转速也越来越快(5400→7200→),如果忽略它的热量问题的话,轻者资料存取错误或资料流失,重者硬盘则会产生损坏,其它如CPU、主机板上的各种芯片都会在计算机系统运作后,产生热能,而各种硬件所产生的热能会使机体内的温度不断的升高,伴随而来的热量越大,这个因素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所谓的电子迁移现象(Electromigration),导致系统运作不正常,甚至死机的情形发生。一般针对机体内散热的方式,是利用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将热量迅速的带离机体内,由于机体内略呈密闭,且硬件众多,再加上各机板及导线的配置,所以效果通常不会太好,再者,各硬件都在机壳里,若未能顺畅且迅速将其热量散去,则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将使系统的正常运作发生错误。而且,大型主机或服务器的运用,通常持续不间断,亦即非因系统损坏-->或故障,则系统的运作应是不中断的,然而不间断的运作意味着机体的热能也不间断的产生,所以,良好的散热系统则必需满足散热效能良好,运转正常的需求,然而,产品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周期,再加上长时间的运转,则难免会故障或损坏的情况,而欲更换散热系统内的散热风扇时,如何兼顾系统保持的正常运作,及同时能达到更换或维修的目的,实为一重要的课题。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系统,其散热方式是通过一具或一具以上的散热风扇的运转,借以将机体内的热气排出,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83663号“工业计算机散热装置的改良”,其是将散热风扇以锁固的方式,装置于主机的后方或机体内的风扇支架上,以形成一排风的风道,其虽已达散热的效果,然其中的一具散热风扇故障或损坏时,其更换的程序相当繁杂,且不易进行,如,需先拆解机壳后,以工具卸下锁固散热风扇的螺丝,然后再进行散热风扇的拆卸,组装时,则需先将散热风扇先行以螺丝锁固于风扇固定位置的支架上,并作电性的连结,完成后再加机壳装回,此繁杂的步骤,降低工作效率,为求资料的安全储存,维修人员甚至必需迫使系统暂时停止运作,而将系统暂时关闭,然而,许多系统的运作是不可中断的,如此一来,现有的散热系统散热风扇的装置结构及方法不实用。为解决此问题,有许多创新的结构装置产生,如台湾专利公报第484719号“计算机机壳的散热结构”,台湾第479938号“一种插拔式散热装置”及第364623号“计算机主机的散热风扇组装结构”,其中,已揭露可供插置的方式更换或拆装散热风扇,然而,其技术仍脱离不了其装置于机体内的方式,故,作更换或拆装时,虽不需再以锁固的方式,但仍需将机壳先行拆解,才能进行更换或拆装的工作,而且,该技术所揭露的装置方式是以单具、单排的方式装置散热风扇,若系统需更大风量以提供散热时,则不适用。本技术涉及抽取式散热风扇抽取盒,提供了一种可使散热风扇在不改变其风向的情形下,可作多颗散热风扇的风向串联及并联,尤以应用于大型主机或服务器中最为适用,因大型主机或服务器不似一般个人用计算机可四面拆装机壳,其装置硬件设备的容许方向通常均为由系统主机的前端或后端或上方进行装设,然散热系统系装置于系统主机的后方,现有的装置是以锁固的方式固定,且锁固前需逐颗将各散热风扇以连接线和主机内的电性连接端口作连结,若系统需多颗风扇作串联的方式连接时,则其装设的程序相-->当麻烦,尤其最靠内侧的风扇装设时,因主机的空间有限,其装设上亦困难重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散热风扇于系统保持运作下执行拆装或更换的抽换式散热结构,可使多个散热风扇装置其中,再插置联结于一电子装置,以提供散热,其还包括有:一抽取盒,内部有一容置室穿透至该抽取盒后侧,该抽取盒两侧并有插入口可与该容置室相通,可供该散热风扇由该插入口装设于该容置室中;一风扇电性连接端口,装置该抽取盒的容置室中,可使该散热风扇装入后作电性连接;以及一电性连接接口,装设于该抽取盒与该电子装置相对应的插接位置,并与该风扇电性连接接口作电性联结;该抽取盒于插置入该电子装置后可完成电性联结。本技术涉及的抽换式散热结构,可搭配计算机主机或服务器等需大风量或高速散热的机型使用,包括一抽取盒及多个散热风扇,该抽取盒的盒体内有数道信道形成容置室,并有供插接的电性连接端口装置其中,容置室开口设置于抽取盒体的两侧,以方便散热风扇的拆装,可使散热风扇的更换拆装简易,并可在系统运作中直接作拆装更换,以维持系统的持续运转。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现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立体外观图。图3,为机板装置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四)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抽取盒,11-容置室,111-插入口,112-扣孔,12-面板,121-透气孔,-->13-把手,14-卡扣,15-轨道式滑槽,16-卡扣,17-电性连接接口,18-机板,181-风扇电性连接接口,20-主机系统,21-组合部信道口,22-扣孔,30-散热风扇,31-卡扣,32-电性连接插头,33-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关一种抽换式散热结构,可应用于主机或服务系统的散热装置中,可使散热风扇的拆装简易,并可在系统运作中直接作拆装更换;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抽换式散热结构主要包括一抽取盒10,其盒体内部隔出数道横向容置室11,每一道容置室11分别有两个插入口111各开设于抽取盒10的两侧,其大小恰可供一散热风扇30置入,相对应的上平面设置有扣孔112以对应散热风扇30上的卡扣31,并可在散热风扇30装入后达到卡置定位的作用;抽取盒10前方为一面板12,该面板12的平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21以供透气,另,有一把手13装置于其该平面上,以方便供抽出抽取盒10时所使用,又,该平面12上缘设置有一个卡扣14,应用于抽取盒10插置入相对应的主机系统20的壳体内时,可以将该卡扣12扣置于相对应的卡槽22内;另抽取盒10两侧后端未开口处,设置有供对合的轨道式滑槽15,可确保抽取盒10于置入相对应的主机系统20机体内的位置;其上平面亦设置一微凸且略具弹性的卡扣16,当抽取盒10完全置入相对应的主机系统机体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换式散热结构,可插置联结于一电子装置,包括有多个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抽取盒,内部有一容置室穿透至该抽取盒后侧,该抽取盒两侧并有可供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容室的插入口; 一风扇电性连接接口,装置于该抽取盒的容置室中,与该散热风扇作电性连接;以及 一电性连接接口,装设于该抽取盒与该电子装置相对应的插接位置,与该风扇电性连接接口作电性联结,该抽取盒插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后与电子装置作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换式散热结构,可插置联结于一电子装置,包括有多个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抽取盒,内部有一容置室穿透至该抽取盒后侧,该抽取盒两侧并有可供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容室的插入口;一风扇电性连接接口,装置于该抽取盒的容置室中,与该散热风扇作电性连接;以及一电性连接接口,装设于该抽取盒与该电子装置相对应的插接位置,与该风扇电性连接接口作电性联结,该抽取盒插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后与电子装置作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换式散热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