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9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自动点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电控箱和支撑柱,电控箱正面设置有控制台,电控箱上方设置有工作滑槽,工作滑槽上活动连接有工作台,电控箱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安装架,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正面表面设置有滑槽,固定箱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点胶笔,点胶笔上端设置有固定环,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设置于活动箱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方便安装相关辅助设备,还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拆卸和改装,操作简单,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
本技术属于自动点胶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
技术介绍
点胶,是一种工艺,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全自动点胶机点胶自动点胶机是用气压在设定时间内,把胶液推出。由仪表控制每次注滴时间,确保每次注滴量一样。只要调节好气压、时间和选择适当的针嘴,便可轻易改变每次注滴量。自动点胶机是一种代替手工点胶的专业设备,在行业中的影响很广。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点胶,比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印刷电路板、彩色液晶屏、电子元器件(如继电器、扬声器)、电子部件、汽车部件等等。传统的点胶是靠工人手工操作实现的。点胶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点胶是靠工人手工操作的,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点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求而逐渐被自动点胶机替代。自动点胶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汽车部件、手袋、包装盒等。自动点胶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能够实现一些手动点胶无法完成的工艺。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自动点胶设备大多体积较大且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不方便拆卸和改装;其次,对于不同高度和不同宽度的工件加工时操作较为繁琐,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旨在解决自动点胶设备不易改装和加工不同工件时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电控箱和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正面设置有控制台,所述电控箱上方设置有工作滑槽,所述工作滑槽上活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电控箱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正面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箱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点胶笔,所述点胶笔上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设置于活动箱上;所述活动箱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所述活动箱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固定架,所述第一从动轮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设置有点胶笔固定架;所述固定箱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固定箱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上侧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活动架正面与所述活动箱下部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电控箱及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受电控箱控制。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箱正面外壳仅设置于所述点胶笔固定架上方,所述活动箱底面无外壳。更进一步地,所述点胶笔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点胶笔顶端设置有防滑帽。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点胶笔上端螺纹连接,且所述固定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直径。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采用步进电机。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后端面设置有散热口,所述电控箱内部设置有小风扇。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安装架、滑槽、第一固定架和活动架,不仅使得本技术方便安装相关辅助设备,还方便本技术进行拆卸和改装;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轨道板、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架,使得本技术可以根据工件不同高度、不同宽度进行加工,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活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活动箱内部传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箱内部传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固定箱后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6,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电控箱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电控箱1正面设置有控制台11,电控箱1上方设置有工作滑槽31,工作滑槽31上活动连接有工作台3,电控箱1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柱2,支撑柱2外侧设置有安装架21,支撑柱2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固定箱5正面表面设置有滑槽57,固定箱5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51,第一固定架51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6,第二固定架56上设置有点胶笔7,点胶笔7上端设置有固定环71,第一固定架51上设置有轨道板6,轨道板6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架42,活动架42设置于活动箱4上;活动箱4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44,第一电机44外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46,活动箱4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47,第一主动轮46与第一从动轮47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8,第一传送带48右侧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49,第一活动架49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5,活动板45上固定设置有点胶笔固定架41;固定箱5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主动轮53,固定箱5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轮54,第二主动轮53与第二从动轮5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带55,第二传送带55上侧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动架52,第二活动架52正面与活动箱4下部后端面固定连接,控制台11、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与电控箱1及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受电控箱1控制。活动箱4正面外壳仅设置于点胶笔固定架41上方,活动箱4底面无外壳,使得活动板45上下运动时能带动点胶笔固定架41运动。点胶笔7上设置有压力表72,点胶笔7顶端设置有防滑帽,便于操作点胶笔7完成工作。固定环71与点胶笔7上端螺纹连接,且固定环71直径大于第二固定架56直径,便于将点胶笔7固定于第二固定架56上。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均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在本技术工作环境下噪音和振动较小,能保证加工准确度。电控箱1后端面设置有散热口,电控箱1内部设置有小风扇,防止设备过热引发安全事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本技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着将待加工工件置于工作台3上,同时通过工作滑槽31调节位置,旋转固定环71将点胶笔7取下并安装于点胶笔固定架41,然后在控制台11输入指令,控制台11传达信号至电控箱1,电控箱1驱动第一电机44和第二电机开始工作,第一电机44带动第一主动轮46转动,第一主动轮46带动第一从动轮47和第一传送带48转动,第一传送带48通过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电控箱(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正面设置有控制台(11),所述电控箱(1)上方设置有工作滑槽(31),所述工作滑槽(31)上活动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电控箱(1)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外侧设置有安装架(21),所述支撑柱(2)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正面表面设置有滑槽(57),所述固定箱(5)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51),所述第一固定架(51)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6),所述第二固定架(56)上设置有点胶笔(7),所述点胶笔(7)上端设置有固定环(71),所述第一固定架(51)上设置有轨道板(6),所述轨道板(6)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架(42),所述活动架(42)设置于活动箱(4)上;/n所述活动箱(4)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44),所述第一电机(44)外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46),所述活动箱(4)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所述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47),所述第一主动轮(46)与所述第一从动轮(47)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8),所述第一传送带(48)右侧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49),所述第一活动架(49)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5),所述活动板(45)上固定设置有点胶笔固定架(41);/n所述固定箱(5)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主动轮(53),所述固定箱(5)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轮(54),所述第二主动轮(53)与所述第二从动轮(5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带(55),所述第二传送带(55)上侧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动架(52),所述第二活动架(52)正面与所述活动箱(4)下部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11)、所述第一电机(44)和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电控箱(1)及外部电源电连接,并受电控箱(1)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改装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电控箱(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正面设置有控制台(11),所述电控箱(1)上方设置有工作滑槽(31),所述工作滑槽(31)上活动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电控箱(1)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外侧设置有安装架(21),所述支撑柱(2)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正面表面设置有滑槽(57),所述固定箱(5)后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51),所述第一固定架(51)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6),所述第二固定架(56)上设置有点胶笔(7),所述点胶笔(7)上端设置有固定环(71),所述第一固定架(51)上设置有轨道板(6),所述轨道板(6)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架(42),所述活动架(42)设置于活动箱(4)上;
所述活动箱(4)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44),所述第一电机(44)外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46),所述活动箱(4)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所述第一从动轮固定架(471)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47),所述第一主动轮(46)与所述第一从动轮(47)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8),所述第一传送带(48)右侧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49),所述第一活动架(49)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5),所述活动板(45)上固定设置有点胶笔固定架(41);
所述固定箱(5)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羽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