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70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聚烯烃脱气仓,聚烯烃脱气仓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聚烯烃脱气仓与压缩冷却单元连通,压缩冷却单元上连接有重烃分离器,压缩冷却单元与重烃分离器连通,压缩冷却单元与重烃分离器之间设置有预冷段,重烃分离器上连接有液态乙烯储罐,重烃分离器与液态乙烯储罐连通,重烃分离器与液态乙烯储罐之间设置有液化深冷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聚烯烃脱气仓排放气进行有效的收集,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避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
本技术涉及聚烯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聚烯烃是烯烃的聚合物,是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聚烯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聚烯烃脱气仓排放气中含有一定的丙烯,乙烯等组分,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其具有能够将聚烯烃脱气仓排放气进行有效的收集,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避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聚烯烃脱气仓,所述聚烯烃脱气仓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聚烯烃脱气仓与压缩冷却单元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上连接有重烃分离器,压缩冷却单元与重烃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与重烃分离器之间设置有预冷段,所述重烃分离器上连接有液态乙烯储罐,重烃分离器与液态乙烯储罐连通,所述重烃分离器与液态乙烯储罐之间设置有液化深冷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烯烃脱气仓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并经过重烃分离器,能够将聚烯烃脱气仓排放气进行有效的收集,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避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化深冷段与液态乙烯储罐之间设置有液态乙烯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态乙烯控制阀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液化深冷段与液态乙烯储罐之间的通断的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态乙烯控制阀与液化深冷段之间设置有氮气输送管道,所述氮气输送管道经过液化深冷段和预冷段与聚烯烃脱气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乙烯控制阀与液化深冷段之间设置有氮气输送管道,能够将未被液化的氮气输送到聚烯烃脱气仓进行再次加工,更加节能环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冷段和液化深冷段上连接有混合冷剂压缩机组,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组与预冷段和液化深冷段均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合冷剂压缩机组的设置,能够提供给预冷段和液化深冷段工作时所需要的冷量,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组上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经过液化深冷段和预冷段与混合冷剂压缩机组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将节流膨胀释放的冷量再次进入液化深冷段和预冷段,并最终进入到混合冷剂压缩机组进行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节流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节流阀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回流管内的冷量的进入量的自由调节,操作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聚烯烃脱气仓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并经过重烃分离器,能够将聚烯烃脱气仓排放气进行有效的收集,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避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2、通过在液态乙烯控制阀与液化深冷段之间设置有氮气输送管道,能够将未被液化的氮气输送到聚烯烃脱气仓进行再次加工,更加节能环保;3、通过在预冷段和液化深冷段上连接有混合冷剂压缩机组,能够提供给预冷段和液化深冷段工作时所需要的冷量,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烯烃脱气仓;2、压缩冷却单元;3、混合冷剂压缩机组;4、预冷段;5、重烃分离器;6、液化深冷段;7、液态乙烯储罐;8、液态乙烯控制阀;9、节流阀;11、C4以上组分;12、液态丙烯;13、液态乙烯;14、循环氮气;15、尾气排放;16、氮气输送管道;17、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聚烯烃脱气仓1,聚烯烃脱气仓1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2,聚烯烃脱气仓1与压缩冷却单元2连通。聚烯烃脱气仓1的一端与聚烯烃粉料排放气连通,聚烯烃粉料排放气先经过聚烯烃脱气仓1用氮气进行脱气,随后产生的尾气进入到压缩冷却单元2内,压缩至2.0MPa左右,分离出C4以上组分去反应单元,剩余的气体继续进行输送。参照图1,压缩冷却单元2上连接有重烃分离器5,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连通,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之间设置有预冷段4。预冷段4上连接有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与预冷段4连通,通过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为预冷段4提供冷量。余下气体进入预冷段4进行冷却冷凝,C3组分被冷凝下来,在重烃分离器5中气液分离。重烃分离器5上连接有液态乙烯储罐7,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连通,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之间设置有液化深冷段6,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设置于液化深冷段6上,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与液化深冷段6连通。液化深冷段6与液态乙烯储罐7之间设置有液态乙烯控制阀8,打开液态乙烯控制阀8,气相组分进入液化深冷段6,C2组分被液化进入液态乙烯储罐7中,同时通过液态乙烯控制阀8实现对液态乙烯的产出。参照图1,液态乙烯控制阀8与液化深冷段6之间设置有氮气输送管道16,氮气输送管道16经过液化深冷段6和预冷段4与聚烯烃脱气仓1连通。未被液化的氮气经过氮气输送管道16返回液化深冷段6中进行复温,再进入预冷段4中进行复温至常温,部分做为循环氮气14返回聚烯烃脱气仓1内,部分做为尾气排放15进行排放。参照图1,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上设置有回流管17,回流管17经过液化深冷段6和预冷段4与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连通,回流管17上设置有节流阀9。工作过程中,混合冷剂自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依次进入预冷段4和液化深冷段6,然后由节流阀9控制节流膨胀释放冷量依次进入液化深冷段6和预冷段4,然后再由混合冷剂压缩机组3进行压缩。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聚烯烃粉料排放气先经过聚烯烃脱气仓1用氮气进行脱气出来,随后产生的尾气进入到压缩冷却单元2内,压缩至2.0MPa左右,分离出C4以上组分去反应单元,余下气体进入预冷段4进行冷却冷凝,C3组分被冷凝下来,在重烃分离器5中气液分离。打开液态乙烯控制阀8,气相组分进入液化深冷段6,C2组分被液化进入液态乙烯储罐7中。未被液化的氮气经过氮气输送管道16返回液化深冷段6中进行复温,再进入预冷段4中进行复温至常温,部分做为循环氮气14返回聚烯烃脱气仓1内,部分做为尾气排放15进行排放。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脱气仓(1),所述聚烯烃脱气仓(1)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2),聚烯烃脱气仓(1)与压缩冷却单元(2)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2)上连接有重烃分离器(5),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之间设置有预冷段(4),所述重烃分离器(5)上连接有液态乙烯储罐(7),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连通,所述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之间设置有液化深冷段(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脱气仓(1),所述聚烯烃脱气仓(1)上连接有压缩冷却单元(2),聚烯烃脱气仓(1)与压缩冷却单元(2)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2)上连接有重烃分离器(5),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连通,所述压缩冷却单元(2)与重烃分离器(5)之间设置有预冷段(4),所述重烃分离器(5)上连接有液态乙烯储罐(7),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连通,所述重烃分离器(5)与液态乙烯储罐(7)之间设置有液化深冷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深冷段(6)与液态乙烯储罐(7)之间设置有液态乙烯控制阀(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烯烃脱气仓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占强姚富强王晨晨姚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巨创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