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62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使用了非镀锡薄板(以下记载为TFS)、铝等金属容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出于防腐蚀的目的,广泛进行了通过涂装来被覆表面。而且,这样的涂装使用了环氧系树脂、酚系树脂等各种热固化性树脂。然而,对于使用了热固化性树脂的被覆方法,涂料的干燥需要长时间,因此,不仅生产率降低,而且还存在消耗大量的能量,排出大量的溶剂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众多在金属板层叠热塑性树脂进行被覆的方法。作为在金属板层叠热塑性树脂的方法,有对实施了镀覆处理等各种表面处理的金属板进行加热,使热塑性树脂膜热压接于该金属板并进行层压的方法。
[0003]在使热塑性树脂膜热压接于已加热的金属板时,存在暴露于高温气氛下的热塑性树脂膜发生热收缩的问题。此外,有时因热塑性树脂膜的热收缩而产生皱褶或者在与金属板之间混入气泡。由于热塑性树脂膜的热收缩,不仅产品宽度变小,生产率差,而且混入气泡、皱褶这之类的缺陷,从而导致品质降低。
[0004]作为抑制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热收缩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采用使用担负耐热性的结晶化温度高的树脂的层、使用担负耐冲击性、耐变形性的高熔点树脂的层以及使用担负与金属的密合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树脂的层这3层构成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2~4中还提出了通过规定层压辊的直径、橡胶衬里厚度的方法,对在层压辊附近行进的金属带喷吹气体的方法以及对层压部进行减压的方法之类的制造方法的设计来谋求抑制气泡的方法。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

29066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

833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

214724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

1863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设想了制罐时、制罐后的热处理时的耐热性,无法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高层压温度条件下的热收缩抑制。另外,专利文献2~4中记载的方法无法实质上抑制膜的热收缩,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高层压温度条件下没有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热压接层压法中,特别是高温下的热收缩小,因此能够制造广泛的产品,且也能够抑制皱褶的产生、气泡的混入的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
[0013]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MD
与宽度方向的杨氏
模量E
TD
的比(E
MD
/E
TD
)在1.1~4.0的范围内,利用热机械分析装置测定的200℃的热收缩率在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20%以下。
[0014]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MD
与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E
TD
的和(E
MD
+E
TD
)在3000MPa~12000MPa的范围内。
[0015]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存在于最低温侧的熔化峰温度T
m1
在210℃~280℃的范围内。
[0016]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聚酯树脂在总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80质量%以上。
[0017]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膜厚度在3.0μm~25μm的范围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专利技术中,用于容器的表面被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树脂被覆金属板的特征在于,至少在单面具备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在热压接层压法中,特别是高温下的热收缩小,因此能够制造广泛的产品,且也能够抑制皱褶的产生、气泡的混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和树脂被覆金属板进行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MD
与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E
TD
的比(E
MD
/E
TD
)在1.1~4.0的范围内。这里所谓的长边方向是指膜被制膜时的膜的行进方向,例如如果为卷状的膜,则是指卷的卷绕方向。另外,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当于宽度方向。从与金属板的热压接时的宽度方向热收缩和气泡、皱褶的混入抑制的观点考虑,比(E
MD
/E
TD
)如果在1.2~3.5的范围内,则更优选。如果在1.3~3.0的范围内,则更进一步优选,如果在1.5~2.5的范围内,则进一步特别优选。
[0023]比(E
MD
/E
TD
)小于1.1时,有时在热压接时的高温下,膜容易在宽度方向收缩,产品宽度变窄。另外,有时因该膜收缩而在膜与金属板之间混入气泡、皱褶。特别是比(E
MD
/E
TD
)为1.0时,膜的取向意味着各向同性、或者为无取向,任一情况从与金属板的热压接时的宽度方向热收缩和气泡、皱褶的混入的观点考虑均不优选。即使取向为各向同性,宽度方向的残留应力也残留很多,特别是无法完全抑制高温时的宽度方向热收缩。另外,在无取向膜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弹力,因此,在即将热压接之前因热而软化的膜容易产生气泡。应予说明,如果如上所述在树脂被覆金属板内大量混入气泡、皱褶,则有时例如在深拉深成型成2片罐的罐体时成为缺陷,耐腐蚀性差。
[0024]另一方面,比(E
MD
/E
TD
)超过4.0时,有时长边方向的取向过强,在热压接时的高温下,膜容易在长边方向收缩,根据情况,膜发生断裂。另外,也有时宽度方向的弹性变得过弱,导致产生皱褶。此外,在用于容器的表面被覆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各向异性高而无法成型出均匀的容器,耐腐蚀性差。使比(E
MD
/E
TD
)在上述的范围内如后所述可通过将无拉伸膜在长边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的方法或对双轴拉伸膜进行再纵拉伸的方法来实现。
[0025]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板被覆用膜的特征在于,利用热机械分析装置(TMA)测定的200℃的热收缩率在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20%以下。对于利用TMA测定的200℃的热收缩率,从
与金属板的热压接时的宽度方向热收缩和气泡、皱褶的混入抑制的观点考虑,如果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15%以下,则更优选。如果为13%以下,则进一步优选,如果为11%以下,则特别优选。长边方向的200℃的热收缩率超过20%时,有时在热压接时的高温下,膜在长边方向过于收缩,容易产生皱褶,根据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金属板被覆用膜,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MD
与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E
TD
的比即E
MD
/E
TD
在1.1~4.0的范围内,利用热机械分析装置测定的200℃的热收缩率在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为2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被覆用膜,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杨氏模量E
MD
与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E
TD
的和即E
MD
+E
TD
在3000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聪一大岛安秀小岛克己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