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春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53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通管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包括壳体、三通管、出液管和搅拌组件;所述三通管固接在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出液管固接在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直杆、套环、扇叶、细绳和漂浮球;所述直杆固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套环套接于直杆;所述扇叶固接在套环的侧壁;所述细绳的一端连接在扇叶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漂浮球;可以将进入壳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
本技术涉及三通管应用
,具体为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
技术介绍
医用输液三通管,由三通管、单向活瓣和弹性堵头组成,三通管的上、侧端各接有一个单向活瓣,三通管的上端制有单向活瓣的瓣下盖、三通管的侧端制有单向活瓣的瓣上盖,弹性堵头接在下端头,在临床工作中为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常需要为患者开通两条静脉通道,当工作中面对老年人、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且患者血管不好,短时间多次静脉穿刺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还会造成穿刺部位淤血,很多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不易留置,而又不能做深静脉置管,鉴于此临床上使用了三通管。目前重症医学科主要使用“T型三通管”,多数危重患者需同时输注(泵入)多重药物,在同一输液通道每接一个三通管能增加一个输注通道,但反复接通“T型三通管”使得患者感染风险增加,降低了医疗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以解决反复接通“T型三通管”使得患者感染风险增加,降低了医疗安全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包括壳体、三通管、出液管和搅拌组件;所述三通管固接在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出液管固接在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直杆、套环、扇叶、细绳和漂浮球;所述直杆固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套环套接于直杆;所述扇叶固接在套环的侧壁;所述细绳的一端连接在扇叶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漂浮球。进一步,所述三通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理线组件;所述理线组件包括支撑柱、通孔和盖板;所述支撑柱固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壁体内设置有通孔。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摩擦块、折形杆和工字形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工字形板,且工字形板贯穿设置在盖板的顶部;所述空腔的侧壁铰接有折形杆;所述折形杆的一端固接有摩擦块,另一端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工字形板。进一步,所述工字板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叠形布、底环、连接环和环状凹槽;所述叠形布固接在盖板的底部;所述叠形布的底部固接有底环;所述底环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对称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环状凹槽。进一步,所述出液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将三个三通管连接在壳体的顶部,使得一次性可以输送多种不同成分的药液,满足了危重患者需同时输注多重药物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设置了搅拌组件,通过直杆、套环、扇叶、细绳和漂浮球的配合使用,可以将进入壳体内部的不同成分的药液进行搅拌,有利于药液均匀进入人体内,通过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2、本技术中,设置理线组件,通过支撑柱、通孔和盖板的配合使用,将不同成分的输液管区分开来,方便了医护人员拔出已经注射完成的输液管,同时壳体和盖板之间的叠形布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污染输液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区域结构图;图5为图2中B区域结构图;图6为图2中C区域结构图;图例说明:1、壳体;2、三通管;21、第一输液管;3、出液管;31、第二输液管;4、搅拌组件;41、直杆;42、套环;43、扇叶;44、细绳;45、漂浮球;5、理线组件;51、支撑柱;52、盖板;521、空腔;53、通孔;6、防滑组件;61、摩擦块;62、折形杆;63、工字形板;631、支撑板;632、弹簧;7、防尘组件;71、叠形布;72、底环;73、连接环;731、橡胶层;74、环状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6,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包括壳体1、三通管2、出液管3和搅拌组件4;所述三通管2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出液管3固接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直杆41、套环42、扇叶43、细绳44和漂浮球45;所述直杆41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套环42套接于直杆41;所述扇叶43固接在套环42的侧壁;所述细绳44的一端连接在扇叶4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漂浮球45;工作时,药液从第一输液管21流入三通管2内,再从三通管2流进壳体1的内部,将会使得漂浮球45产生晃动,于是漂浮球45通过细绳44带动套环42侧壁上的扇叶43转动,对不同成分的药液具有搅拌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三通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2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理线组件5;所述理线组件5包括支撑柱51、盖板52和通孔53;所述支撑柱51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支撑柱51的顶部固接有盖板52,所述盖板52的壁体内设置有通孔53;工作时,由于第一输液管21数目较多,导致出现难以区分的现象,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理线组件5解决这个问题,先将第一输液管21穿过盖板52顶部的通孔53,再将第一输液管21连接在三通管2的端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轻松地区分不同成分的输液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板52的内部设置有防滑组件6;所述防滑组件6包括摩擦块61、折形杆62和工字形板63;所述盖板5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21;所述空腔521内设置有工字形板63,且工字形板63贯穿设置在盖板52的顶部;所述空腔521的侧壁铰接有折形杆62;所述折形杆62的一端固接有摩擦块61,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工字形板63;工作时,当医护人员将第一输液管21从三通管2拔出后,先将工字形板63向上拉动,使得折形杆62产生转动,使得摩擦块61离开第一输液管21的侧壁,于是就可以将第一输液管21从盖板52顶部的通孔53中取出来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字形板63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板631;所述支撑板631的顶部连接有弹簧632,且弹簧632的顶端连接在空腔521的内壁上;工作时,当医护人员将工字形板63向上拉动后,使得摩擦块61离开第一输液管21的侧壁,方便取出第一输液管21,由于弹簧632的弹力的作用,使得工字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三通管(2)、出液管(3)和搅拌组件(4);所述三通管(2)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出液管(3)固接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直杆(41)、套环(42)、扇叶(43)、细绳(44)和漂浮球(45);所述直杆(41)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套环(42)套接于直杆(41);所述扇叶(43)固接在套环(42)的侧壁;所述细绳(44)的一端连接在扇叶(4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漂浮球(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三通管(2)、出液管(3)和搅拌组件(4);所述三通管(2)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出液管(3)固接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内部呈连通状态;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直杆(41)、套环(42)、扇叶(43)、细绳(44)和漂浮球(45);所述直杆(41)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套环(42)套接于直杆(41);所述扇叶(43)固接在套环(42)的侧壁;所述细绳(44)的一端连接在扇叶(4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漂浮球(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2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理线组件(5);所述理线组件(5)包括支撑柱(51)、盖板(52)和通孔(53);所述支撑柱(51)固接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支撑柱(51)的顶部固接有盖板(52),所述盖板(52)的壁体内设置有通孔(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血流感染风险的多通道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2)的内部设置有防滑组件(6);所述防滑组件(6)包括摩擦块(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春蒋艳红李昌泽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